• 1、党和政府的发展思想是;党和政府的宗旨是;党的奋斗目标是
  • 2、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 3、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 4、面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对策是:

    面对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对策是:

  • 5、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经济已由转变。
  • 6、1.2 走向共同富裕

    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 7、人民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 8、创新是提高国民素养、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 9、拒绝盗版是保护知识产权,是尊重创造、保护创新。
  • 10、2024 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说明我国把教育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11、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 12、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成效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京津冀三地(   )

    ①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了共同富裕 ②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③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得到了改善 ④发挥国有经济主体作用,提高地区生产总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 13、“用 3 年时间把 30 多颗卫星发射升空的民营火箭,主动把热腾腾饭菜‘送’到产业园区的无人驾驶售货车,已经进入临床试验的全球首款 14 价 HPV 疫苗……”北京城内,手握这些“独门绝技”的企业都有一枚相同的标签:专精特新。历经多年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北京科技创新的排头兵、产业提升的生力军。截至 2023 年,本市已培育 7180 家专精特新企业。这段材料说明(   )

    ①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企业苦练内功,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③政策法规体系完善,提升企业的发展预期和信心 ④专精特新企业已成为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 “蹬羚企业”恰似非洲草原上的蹬羚,规模不大却爆发力惊人,既能实现技术创新的“高跳跃”,又能完成市场扩张的“快奔跑”。近年来,伴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我国的“瞪羚企业”迎来爆发式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由此可见(   )
    A、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B、企业要想获得发展,要坚持人才引领驱动 C、科技日新月异,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 D、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
  • 15、2024 年全国两会,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是依托低空空域进行飞行活动的经济形态,涵盖航空器研发制造、低空飞行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各产业。从直升机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从农用飞机到物流配送无人机,低空经济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低空经济,需要(   )

    ①坚持创新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动力 ②以低空经济发展为中心,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核心技术攻关 ④加快形成有利于低空经济发展的治理格局和协同机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6、在某社区警务站,刚刚从身份证自助申办机上办理完业务的牛先生深有感触,“只需要六步就补办完身份证了,什么材料都不用带,太方便了。”近年来,北京市公安局深化公安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持续打造北京公安智慧“金名片”。这一举措体现了 (   )
    A、政府拓宽办证方式,扩大了职能范围 B、
    科技创新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C、公安机关接受人民监督,坚持公正司法 D、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 17、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如图是 2023 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成绩单,由此可推断出(   )
    A、教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我国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C、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数量有所增加 D、我国已建成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
  • 18、我国近代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这说明(   )

    ①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②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需要创新

    ③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创新改变着我们对生活的惯常看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9、2024 年,“硬核国货”登上电商平台,有自主研发的超大直径“甬舟号”“定海号”盾构机套装、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等大国重器;还有石墨烯发热围巾、碳纤维自行车、歼-20 飞行员手表等“低调国货”。这说明(   )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增强了人民成就感②各领域都可以创新,制度的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③创新让生活更美好,生活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④技术的创新能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20、

    以上材料说明(   )

    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③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转变发展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上一页 20 21 22 23 2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