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探究盐水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A.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
B.可能与盐水的液柱横截面积有关。
C.可能与盐水的液柱长度有关。
他们利用玻璃管(管中带有接线柱的金属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电源、开关、小灯泡、导线等器材,组装成如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
(1)、兴趣小组同学通过注水口向玻璃管内注满盐水,闭合开关后灯泡发光;根据小灯泡的亮度可以判断盐水的电阻大小,下面实例中也是运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____。A、学习电流时,将电流比作水流 B、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压强 C、利用小车运动距离研究牛顿第一定律(2)、探究猜想A 时,为了增加盐水的浓度,可向玻璃管中添加(填“盐”或“清水”)并搅拌均匀。(3)、在探究猜想 B时用注射器缓慢地从玻璃管中抽取部分盐水,保持活塞不动,之后观察小灯泡亮暗,接着探究猜想C时,兴趣小组调节活塞使之(填“向中间”或“向外侧”)移动到合适位置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请问何为合适位置?。 -
2、如图所示,要使电阻 R1和R2并联,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要使电阻R1 和 R2串联,电路中应闭合的开关是。

-
3、如图所示,灯L1、L2的电阻分别为R1、R2 , 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0 , 灯的电阻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在变阻器的滑片P 由a端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灯L1、L2的亮度变化情况是 ( )
A、当 时,L1变暗,L2变暗 B、当 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C、当 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先变亮后变暗 D、当R20时,L1先变暗后变亮,L2不断变亮 -
4、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小李发现实验器材中的金属丝只有一根,其他器材足够。如果要他用现有器材完成下面的一些实验探究活动,则他不可能完成的是 ( )A、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的关系 B、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横截面积的关系 C、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材料的关系 D、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温度的关系
-
5、多地火车站已实施“验检合一”,乘客只需通过验票闸机“一道闸”,当身份信息和人脸信息都符合时,电动机转动,打开闸门,就能直接进站,进站速度明显提升,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
B、
C、
D、
-
6、如图是小明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电路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A、L1 灯座两接线柱直接接触了 B、L1灯丝断了 C、L2灯座两接线柱直接接触了 D、L2灯丝断了 -
7、如表是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1)、从表中可知,随温度升高氯化铵的溶解度。(2)、60℃时,向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加入30g氯化铵,充分搅拌,得到氯化铵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结果保留1位小数)。(3)、①A 烧杯中是 70 ℃时,溶剂为 100g的氯化铵不饱和溶液,经过如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分的蒸发),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g。
②70℃时,将A烧杯中的溶液恒温蒸发10g溶剂后,析出 a g固体,再继续恒温蒸发30g 溶剂,析出 b g固体,则b(填“<”“≤”“>”“≥”或“=”)3a。
③有关三个烧杯中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 B烧杯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 A、B、C烧杯中的溶液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改变
c.降温至 60 ℃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变
-
8、某化学检验员在分析醋酸(CH3COOH)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该醋酸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是( )A、75% B、25% C、18.5% D、9.8%
-
9、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 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X、Y 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 C、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 Y>X>Z D、T2℃时,50g水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
10、 科学概念之间存在着包含、并列和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概念间关系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包含浓溶液 B、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并列关系 C、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属于交叉关系 -
11、现需配制100 g5%的硝酸钾溶液,作为无土栽培的营养液。下列步骤正确的是( )A、计算:称量硝酸钾 5g 、量取水100 mL B、称量:托盘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硝酸钾 C、溶解:可将硝酸钾直接倒入量筒中溶解 D、装瓶: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细口瓶中
-
12、下列是日常饮食中常见的物质,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
B、小米粥
C、白醋
D、水饺
-
13、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盛有6.2k g的水,容器自重为8 N,容器底面积为 容器顶受到水的压强为2 000 Pa。(g 取 10 N/ kg, ρ水=1.0× 求:
(1)、容器中水受到的重力;(2)、h2的高度;(3)、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
14、下图是高压锅的示意图,锅盖上有一个空心柱为放气孔,空心柱上戴着的一个帽子为限压阀,当高压锅内的气体压强超出了安全值时,锅内的气体就会冲开限压阀,气体跑出一部分,使锅内气体的压强减小。现有一个直径为24 cm,空心柱放气孔的横截面积为10mm2 , 限压阀的质量为100g的高压锅,要用它来煮饭,若当时的大气压为 1×105Pa(g取 10 N/ kg),则:
(1)、此高压锅内的气体能达到的最大压强为多少?(2)、经商品质量检测部门检测,此高压锅内气体的最大压强不能超过 要使此高压锅能继续安全使用,原来的限压阀还能使用吗?若不能,应该再配备一个质量为多大的限压阀? -
15、小明发现建筑物中的柱子有大有小且形状各异,承重大小也不相同。他猜想:柱子的承重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等因素有关。查阅资料获知,柱子的承重效率可以用承重比(柱子能承受的最大质量与柱子质量的比值)表示,承重比越大,承重效率越高。为研究柱子承重效率与横截面的形状、周长的关系,他开展了如下探究:
①用纸板制成高度相同的各种实验所需的空心模型(如图)。

②测出模型的横截面周长、质量。
③测量模型的最大承重质量。
多次重复实验,整理相关数据如表。
组别
横截面形状
周长/厘米
承重比
1
△
18
3 509
2
△
24
3 307
3
△
30
3 116
4
□
30
3319
5
◇
30
3 514
6
○
30
3766
(1)、研究模型承重效率与横截面形状的关系时,除横截面周长、高度相同外,还要控制相同的因素有(写出一个)。(2)、根据1、2、3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3)、根据实验结果,小明推测柱子高度、横截面周长一定时,圆柱承重效率最大。写出其推测过程:。 -
16、如图所示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铝块和木块的外形相同,表面粗糙程度不同,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固定不动,铝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相连。(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
(1)、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探究。(2)、比较乙、丙两次实验来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是否有关”,该方案中存在的主要缺陷是。(3)、某同学用如图丁所示的装置来测量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铝块受到的摩擦力。在长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A、铝块受力平衡 B、铝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C、长木板做加速、减速、匀速运动均可 D、拉动长木板的力F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也变大 -
17、五一放假小科一家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在路上车胎扎到了钉子,严重漏气需要换上备胎。小科爸爸利用千斤顶轻轻松松地将重达1 500 kg的汽车抬起,小科很是好奇,能否自己做一个简易的千斤顶呢?(g取10 N/ kg)
【探寻千斤顶原理】
(1)、如图甲所示,用60 N 的水平推力去压图钉,石灰墙的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很快就出现了裂缝。已知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mm2 , 则墙面受到的压强是Pa。
(2)、那么液体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呢?小科查阅资料发现,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只用了一杯水就能将楼下密闭的木桶压裂(如图乙所示)。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被压裂的原因是。(3)、【初建千斤顶演示模型】小科思考后,组装了如图丙所示的千斤顶模型,用来实现通过较小力来产生较大力的效果。若在B 端用500 N的力去抬起放置在A 端的1500kg的汽车,则A、B端活塞的面积之比为。
(4)、按照上述模型制作而成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写出一条即可) -
18、双休日小嘉同学乘公交车到南湖旅游,一路上他发现了很多与生活相关的科学问题。(1)、上车后他看到用软质材料做的椅子,坐上去后感觉比坐在用硬质塑料做的椅子上时要舒服,这是采用的方法使压强减小的缘故。(2)、公交车开动后,小嘉发现公交站台竟然往后运动了,这是因为他以为参照物。(3)、公交车到站后,广播提醒“车辆到站,请各位乘客等车辆停稳后再有序下车”。如果公交车没有停稳就下车,由于乘客往往会站不稳而跌倒。
-
19、如图所示,两只容器分别盛有相同高度的酒精和水,在A、B、C三点中,液体产生的压强分别为、、 , 已知酒精的密度为 0.8× 则 ( )
A、 B、 C、 D、 -
20、如图甲所示,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拉力 F1 和 F2的作用,拉力F1和F2 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丙,小车的运动状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丁,根据图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t=1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 N,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B、t=3s 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3 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C、t=7 s时,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2 N,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 D、在4~6s这个时间段,若桌面变得绝对光滑,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