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通过玻璃门可简单地验证平面镜成像的某些规律。

    (1)、实验者先在房间A 的地砖拼接处放一标记物,然后走到房间 B,实验者及标记物的位置如图所示。为了让实验者所成的像落在标记物上,他应向(填序号)方向移动。
    (2)、为了让成像更清晰,房间 B 的亮度要比房间A(填“亮”或“暗”)。
    (3)、下列关于本实验的相关评价,合理的有____(多选,填字母)。
    A、证明了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虚像 B、利用地砖方便地确定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C、巧妙利用生活中的物体进行实验,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 2、如图所示,一个直角拐弯处安装了一面镜子,物体A 水平向左运动,人在点 B 看到物体A 的像A'的运动方向是    (   )

    A、1方向 B、2方向 C、3方向 D、4方向
  • 3、如图所示为小明画出的蜡烛火焰上一点 S的成像光路图。下列关于该光路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像点 S'和发光点 S 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C、人眼只有在如图所示的位置才能看到烛焰的像 D、从点 S 射向镜面的光经过镜面反射后,所有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均经过S'
  • 4、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

    (1)、做此实验最好在较(填“亮”或“暗”)的环境中,实验时选择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其优点在于
    (2)、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的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 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填“虚像”或“实像”)。
    (3)、实验中多次改变蜡烛A 的位置,是为了
  • 5、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填“虚”或“实”)像。当人靠近玻璃幕墙,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6、一只白鹭在水中觅食,小金看到水中同时出现了白鹭的影子和倒影,下列关于该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影子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倒影和白鹭的大小相等 D、若白鹭飞离水面,则水中的“白鹭”变小
  • 7、耳鼻喉科医生在诊断病情时经常会用到额镜,额镜相当于    (   )
    A、平面镜 B、手电筒 C、凸面镜 D、凹面镜
  • 8、如图甲所示,小明和小华在探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将一束入射角为50°的光斜射入杯中的水里,更换杯中的介质时他们发现光的偏折程度不同。为了定量反映这种差异,小明将“折射角与入射角的比值”定义为“偏折比”,并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影响“偏折比”大小的因素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1:“偏折比”与液面的高度有关。

    猜想2:“偏折比”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猜想3:“偏折比”与入射光的颜色有关。

    (1)、验证猜想1时:小华认为液面高度改变,入射角大小不变时,折射角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所以“偏折比”(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根据小明的定义,图甲实验中,测得折射角为40°,则此时的“偏折比”为
    (2)、为了验证猜想2,小明只将图甲中的水换成油。如图乙所示,油的高度小于水的高度,杯底光斑的位置恰与图甲实验时光斑的位置重合,对比可知:在相同条件下,油对光的“偏折比”(填“等于”或“不等于”)水对光的“偏折比”。
    (3)、为了探究猜想3,小明在图甲装置中先后射入绿色和紫色的激光,杯底光斑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光的“偏折比”大。
  • 9、把大塑料瓶用不透光的纸包住,在瓶侧壁开一个小孔,塑料瓶内装满水,水中装一个光源。当水从小孔流出时,你会看到光随着弯弯的水流照到地面,在地上形成一个光斑,如图所示。

    (1)、实验中,光源的光沿水流(填“内”或“外”)壁经过多次(填“反”或“折”)射,最后照亮地面。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光纤通信中的。可以猜想:在真正的光纤通信中,每一根类似水柱的材料中,(填“能”或“不能”)同时传导多束激光而不会相互干扰。
  • 10、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将空气注入水球,形成的气泡球与水球的球心都在O点。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水球的光路如图所示,其中球心O与入射点O1 的连线为法线。进入气泡球的折射光线可能为    (   )

    A、 B、 C、 D、
  • 11、小金在做“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了如表所示的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5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当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的大小为度。
    (3)、将激光从水射入空气中,小金作出推测:入射角增大到一定角度时,折射光线会消失。小金的推测是(填“正确”或“错误”)的。
  • 12、下列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
    A、波光粼粼 B、形影相依 C、海市蜃楼 D、坐井观天
  • 13、关于光的折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折射角就是折射光线与界面之间的夹角 B、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C、折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D、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大于 0°
  • 1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折射角为0° B、光不发生折射 C、光的传播方向不变 D、光的速度发生了改变
  • 15、如图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挡光板的狭缝照射到三棱镜的一个侧面上,用光屏接收从三棱镜的另一侧出射的光线。

    (1)、将光屏放在(填“亮处”或“暗处”),你会发现光屏上面呈现的彩色光带更清晰。
    (2)、如果彩色光带较亮,而你又分辨不清光屏上彩色光带的色彩,那么你可以适当(填“增大”或“减小”)光屏与三棱镜间的距离
    (3)、一个长方形水槽中装有一定量的水,小明将一块平面镜斜插入水槽中,使太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色墙壁或白纸上,也可以看到彩色光带,此时平面镜上方的水类似于(填写光学元件名称),轻轻敲击水槽,使水面发生微小振动,墙面上的彩色条纹将(填“消失”“不变”或“振动”)。
  • 16、如图所示为一个彩色的手机屏幕,小红洗手时不小心将水滴到了手机屏幕上,透过水滴她惊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现了多个不同颜色的小格子。当水滴滴到图中(填“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区域时能同时看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小格子,手机屏幕上丰富的色彩,就是由这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实验证明了太阳光也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阳光中除了可见光之外,还存在不可见光,其中的具有显著的热效应。

  • 17、光的色散实验不仅表明了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还表明了不同色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不同。如图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间距为d,斜射到较厚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下列现象中,不可能的是 ( )

    A、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 B、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d C、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等于d D、两条出射光线不再平行
  • 18、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平均海拔在2350 m左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同为地球的两极,南极的最低气温比北极低,其中一个原因是南极冰川众多,白色的冰雪能(填“反射”或“吸收”)更多的太阳光。
  • 19、据媒体报道,某研究人员用三束单色激光照射特制的“扩散器”,使三束激光均匀混合,从而得到所需的色光,而且光色可调。利用该技术有望制造出更好的照明设备。对于此技术,下列判断中误的是(   )
    A、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B、用这种方法得到的白光是单一色光 C、要得到白光,三束激光的颜色应分别是红、绿、蓝 D、改变三束入射激光的强度比例,可以得到任何颜色的光
  • 20、如图所示,在盘中盛一些水,盘边斜放一个平面镜,使平面镜的下半部分浸入水中,让一束阳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镜上,并反射到白纸上,可在白纸上看到七彩光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现象与彩虹的形成原理不同 B、七彩光带之外再无其他光 C、七彩光带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光在水中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上一页 273 274 275 276 2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