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袁隆平教授利用普通水稻及一种野生稻,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是( )A、人工选择培育 B、诱导基因突变 C、杂交 D、诱导染色体变异
-
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项目
沙漠狐
北极狐
栖息环境
生活在非洲北部和西亚沙漠地带
生活在北极地区,活动于整个北极范围
形态特征
耳朵占头部极大的比例,软长的体毛大致呈淡黄色,有利于在沙漠中伪装
颜面窄,耳小。冬季全身体毛为白色,仅鼻尖为黑色。绒毛密,足底毛特别厚,可在零下 5 0℃的冰原上生活
食物
常见摄食种类包括小型啮齿动物、蜥蜴、鸟类、禽蛋和昆虫等;水果、树叶和植物根茎也是其重要食物
食物包括旅鼠、鱼、鸟类、鸟蛋、浆果和北极兔,有时也会漫游海岸捕捉贝类,最主要的食物是旅鼠
(1)、结合上述材料可判断图中(填“a”或“b”)为沙漠狐,它的形态特征体现了其对沙漠环境的。(2)、小型啮齿动物、蜥蜴、鸟类等属于影响沙漠狐生存的因素,沙漠狐与它们的关系为。(3)、影响北极狐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等,北极狐的哪些形态特征有利于其在北极地区生活?(至少列举两例)。目前,全球变暖既威胁北极狐的生存环境,又使红狐大量繁殖并向北扩张。红狐的体型是北极狐的两倍,会与北极狐争夺食物和领地,二者的关系是。 -
3、胡杨是唯一生长在沙漠中的乔木树种,其细胞透水性较强,能吸收很多的盐分,并能通过茎叶排出盐分,故能生长在高度盐渍化的土壤中,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以上材料体现了( )
A、环境能适应生物的变化 B、生物能适应并影响环境 C、变化的环境会影响生物 D、生物依赖不断变化的环境 -
4、到了寒冷的冬天,杨树纷纷落叶,而柏树却依然郁郁葱葱,这说明( )A、它们适应寒冷环境的方式不同 B、杨树不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柏树更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D、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季节性
-
5、角蜂眉兰是一种兰科植物,如图所示,它的花酷似一种雌黄蜂,可以骗取雄蜂前来和它“交配”,从而帮助它传播花粉。以下现象与角蜂眉兰适应环境的方式类似的是 ( )
A、雪地中雷鸟身覆白色羽毛 B、枯叶蝶静止时酷似枯叶 C、家鸽前肢变成翼,适于空中飞行 D、金环蛇的体表有黑黄相间的鲜艳环纹 -
6、在生物生活的环境中,各种因素都能影响其生存。下列生命现象与其受到的主要影响因素不相符的是 ( )
选项
生命现象
主要影响因素
A
朵朵葵花向太阳
阳光
B
沙漠中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茎膨大
水
C
鸟类经常在不同的季节飞往不同的地方
温度
D
海洋水域的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的藻类
含盐量
A、A B、B C、C D、D -
7、在我国许多地区,因土地荒漠化严重,种植着很多梭梭树用于防风固沙,其叶片呈鳞片状,你认为梭梭树叶片呈鳞片状的主要原因是()
A、荒漠土壤中空气含量充足 B、荒漠土壤中水分含量较少 C、荒漠土壤中有机物含量不足 D、荒漠土壤中无机盐含量较多 -
8、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竹节虫的形状像竹节 B、北极熊的体色接近白色 C、沙棘根系发达 D、蚯蚓在土壤中的活动使土壤疏松
-
9、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同时生物也能影响环境,生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环境达成了良好的默契。(1)、现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体现的是生物的生活能环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厚,骆驼刺的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体现了生物能环境。(3)、地衣被称为动植物陆地生活的“开路先锋”,原因是它能生长在岩石上,同时产生的物质能腐蚀岩石,使之形成土壤,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10、能依次体现温度、水分、光、生物等因素对生物生活影响的是 ( )
①荒漠中仙人掌叶片退化为刺
②草尽兔狐愁
③春江水暖鸭先知
④蟑螂喜欢在夜间活动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 -
1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如图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图解,请补充完整。

-
12、将某水稻田等分为互不干扰的若干小区,均种上等量的水稻苗和水花生、鸭舌草、狐尾草3种杂草(均为1株/m2),随机向不同小区引入不同密度的福寿螺(能取食水生植物)。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种日均密度增长率如图所示。
(1)、若该实验的稻田每一小区都为20 m2 , 每一小区有560株水稻,则此区域中水稻苗的种群密度为。(2)、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对水稻田中水生植物生长的影响。(3)、若农民要利用福寿螺进行生态除杂草,分析题图,其中福寿螺对的去除效果最差。 -
13、人类的过度捕捞使鳕鱼资源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逐渐减少,其生存面临巨大威胁。图为影响大西洋鳕鱼捕获量的因素及其结果的预测图,由图中信息可知:总体上看,在相同渔捞强度下,鳕鱼种群的相对数量与渔网网眼大小的关系是;为了保证鳕鱼种群数量的相对稳定,应保持渔捞强度为最合适。

-
14、如图表示种群组成的三种类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类种群正处于时期;B类种群的种群密度将;C类种群的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填“增长”“下降”或“保持不变”)。(2)、若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大量诱杀稻田中某害虫的雄性个体,就会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 达到明显降低害虫种群的目的。(3)、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的大小,以保护幼鱼,这将使鱼的年龄结构成为图中的(填“A”“B”或“C”)类型。 -
15、如图是某水域中三种单细胞藻类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分别用Ⅰ、Ⅱ、Ⅲ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藻类Ⅰ的数量总是最多 B、8月份水温较高,最适宜三种藻类的生长 C、三种藻类对季节变化的反应几乎相同 D、4月份时三种藻类合计的数量最多 -
16、亚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29.4%,却聚居了世界人口的58.4%;南美洲占世界土地面积的14.1%,却只居住了世界人口的5.6%。这些数据能够比较出 ( )A、人口密度 B、人口性别比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死亡率
-
17、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①余姚四明湖湿地公园里所有的水杉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和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无关
⑤种群的年龄结构与种群的动态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A、①③⑤ B、③⑤ C、②④⑤ D、②④ -
18、图中能表示种群的是( )A、
B、
C、
D、
-
19、观察酵母种群实验中,关于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培养时间越长,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越大 B、培养时间越长,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越小 C、酵母种群数量和密度与时间长短、空间大小、食物多少、温度是否适宜、氧气是否充足有关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
20、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全面二孩调整为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孩子,这一调整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人口 ( )A、数量太少 B、性别比例失调 C、死亡率太高 D、年龄结构不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