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科学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某固体物质中加入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该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B、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某溶液用pH试纸测试,试纸变蓝色(pH约为10),该溶液一定是碱性溶液 D、在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可以断定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 2、安吉盛产茶叶,茶叶中含茶氨酸(化学式为C1H4O3N2)、锌、硒等多种成分。茶树适宜在pH为5~6的土壤中生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茶氨酸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 B、一个茶氨酸分子中含有3个氧原子 C、茶氨酸属于化合物,锌、硒指单质 D、茶树不宜在碱性土壤中生长
  • 3、小明家的青菜长得矮小,叶片发黄。他应施加的化肥是 ( )
    A、KOH B、Ca3(PO4)2 C、K2CO3 D、CO(NH2)2
  • 4、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类的是( )
    A、高锰酸钾 B、纯碱 C、盐酸 D、硫酸铵
  • 5、科学实验必须按规范进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中规范的是( )
    A、取少量氯化钠 B、闻药品气味 C、滴加液体 D、取金属锌粒
  • 6、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下列诗词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B、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D、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7、 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来研究近视眼形成及矫正。

    步骤一:如图甲所示,用A 凸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步骤二:将蜡烛向凸透镜移动合适的距离(模拟眼睛看书太近),如图乙所示,光屏不动。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时用合适B凸透镜,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步骤三:如图丙所示,步骤一中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B凸透镜代替A 凸透镜,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将光屏左移一定的距离,得到清晰的像。

    (1)、三次实验得到清晰像的性质是一个像。
    (2)、根据上述实验,可知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选填“厚”或“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选填:“之前”、“之后”)。
    (3)、在进行步骤三时,不移动光屏,在凸透镜的左侧相近的位置再放一只合适的镜,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用此类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 8、科学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探究像距与物距关系时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上白纸,将玻璃板竖立在白纸中间位置,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②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玻璃板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用笔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

    ③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个位置,重复上述实验;

    ④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如图乙。用刻度尺测量出每次的物距和像距,记录数据如表:

    次数

    物距/ cm

    像距/ cm

    1

    5.0

    5.0

    2

    8.0

    8.0

    3

    12.0

    12.0

    (1)、等效替代法是指在研究中,因实验本身的限制,要用与实验对象具有相似或共同特征的对象来替代的方法。本实验中用到的等效替代法具体体现在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用直线连接每次实验中的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还可得出的结论是。   
    (4)、实验中,有同学用一张白纸挡在玻璃板和像之间,你认为该同学还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吗?并说出你的理由:
  • 9、如图所示为耳的结构。请据图问答下列问题:

    (1)、声波引起鼓膜振动,经①传到内耳,②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当③受损时,造成的耳聋能否治愈?(填“能”或“不能”)。
  • 10、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入射角为45°)后,再折射入空气。

    (1)、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时,折射角45°(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当光从玻璃砖再次斜射入空气中时,请画出折射光线
    (2)、若把该玻璃砖压在教材的“科学”两字上,则透过玻璃砖看到的“科学”两字是____。
    A、变浅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C、变深的虚像 D、变深的实像
  • 11、如图是元代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使用扇车清选谷物的情景。农民快速摇动摇柄,扇轮转动产生气流,当把谷物倒入扇车时,谷物在力的作用下落入扇车,气流使枯瘪谷物从出风口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饱满的谷物由于惯性大不会被吹到出风口,说明惯性大小与有关(填“速度”、“质量”)。

  • 12、某校项目学习小组用弹簧和刻度尺自制弹簧测力计,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标记刻度如表:
    弹簧所挂物体的重/N02468101214
    刻度尺示数/cm68101214161924

    (1)、从表中可知弹簧秤制作原理:  
    (2)、制作过程:小金在6厘米刻度线处标上0N,每增加1厘米,所标的力增加 N。
    (3)、作品应用:用该项目小组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测某物体重力,示数如图,该物体的重力为
  • 13、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桌子受力作用后发生的形变不易观察,通过观察经平面镜反射后光点的位置变化证明桌子发生了形变的科学方法是(选填“类比法”或“转换法”)。

  • 14、中国科幻大片《流浪地球》中,剧情设定为太阳将要衰老膨胀,人类为了拯救地球,在地球表面安装了一万多台超大的行星发动机来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飞向离地球4.22光年的比邻星。当地球运动到木星附近时,由于木星的引力大,导致地球偏离航线,这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的速度减变,同时,地球的不少地壳发生了断裂,这说明力还可以使物体改变。这其中,木星对地球的引力肯定(填“>”、“<”或“=”)地球对木星的引力。
  • 15、下列有关力和运动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后会停下来,是因为脚对足球的力逐渐减小 B、用手推桌上的橡皮,橡皮会运动,不推,橡皮马上会停下来,说明物体的运动必须要有力维持 C、水平抛出的物体会做曲线运动,是因为重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D、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一定会保持静止状态
  • 16、下列四幅图是描述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 F作用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A、 B、 C、 D、
  • 17、如图为盲人在“阅读”盲文。关于盲人感受外界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感觉是在大脑形成的 B、盲人“阅读”盲文时,是利用听觉 C、盲人是用触觉感受外界信息 D、盲人“阅读”盲文时,接受外界刺激的感觉器官是皮肤
  • 18、目前,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已经能够飞出太阳系,如果这种探测器所受的外力全部消失,那么探测器将( )
    A、沿原路径返回地球 B、沿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C、停在原处静止不动 D、沿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 19、在下图“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用的硬纸板应选用粗糙的,目的是让光在纸板上发生漫反射 B、将纸板右半部分向后翻折,发现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消失了 C、多次改变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可以得出结论: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D、当入射光线与法线重合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 20、端午节赛龙舟时,如图所示,全体划桨手在鼓声的号令下有节奏地齐向后划水,龙舟就快速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桨对水的力小于水对桨的力 B、龙舟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它具有惯性 C、岸边观众的呐喊声响度大因此是超声波 D、使龙舟快速前进的施力物体是桨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