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经过时,雄蛙就不再鸣叫,这体现出其具有的生物特征是。(2)、春末夏初是青蛙繁殖的季节,这时池塘边会经常听到蛙鸣声,而冬天却很难听到,这是因为受到的影响。(3)、青蛙捕食稻田里的害虫,这体现出生物的生存需要 , 青蛙与害虫的关系是关系。(4)、青蛙有冬眠的习性,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2、大树杜鹃是一种集中分布于我国云南高黎贡山山区的高大乔木。它的分布范围很小,很难引种到其他地方,属于濒危物种。大树杜鹃林下凋落物厚,种子难以散落到土壤基质层,因此在自然环境中发芽率很低;幼苗生长缓慢,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开花;植株耐寒能力弱,幼树在-2℃环境下容易死亡。根据上述内容,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树杜鹃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发芽率低且死亡率高 B、建议对大树杜鹃进行就地保护,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C、大树杜鹃因植株高大、花大而艳丽,具有观赏价值 D、大树杜鹃由于植株高大能够获得充足的阳光而成为云南高黎贡山地区的优势物种
-
3、某校在校园内设立了自然保护小区,采取了多种生态保护措施,例如部分区域停止了枯木落叶的清理,由师生负责监管水质、调查物种多样性、进行植物巡护等工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水质监管有助于鱼类的生存和繁殖 B、枯木落叶被分解后能重新被植物利用 C、放生动物利于提升校园内的生物多样性 D、自然保护小区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4、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下列事实中,支持这一观点的共有 ( )
①20世纪70年代,在南极的企鹅体内检测到DDT
②大气在不停地有规律地环流③蒲公英的种子随风飘散
④红嘴鸥每年从西伯利亚迁徙到昆明越冬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
5、珍稀动物藏羚羊栖息在植被稀少的荒漠、高原等地区。下列有关藏羚羊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绒毛浓密,可以适应寒冷的环境 B、偷猎导致藏羚羊数量急剧减少 C、可建立自然保护区加以保护 D、大量引入外来植物可以丰富藏羚羊的食物种类 -
6、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下列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中,与此相似的是 ( )A、冰冻灾害造成某地区植物大面积死亡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刺,茎肥厚多汁 C、处境危险时象鼻虫从树叶上掉落装死 D、蚯蚓能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
7、下列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中,对应错误的是 ( )A、蚂蚁搬家——互利互助 B、鹬蚌相争——捕食关系 C、茂林之下无丰草——竞争关系 D、菟丝子缠绕在大豆茎上——捕食关系
-
8、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其他生物的影响,在生物的相互关系中,最普遍、最主要的关系是食物关系。下列生物与生物的关系中,属于捕食关系的是 (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小鸟为占巢穴而在周围鸣叫 C、一群蜜蜂一块去觅食 D、稻田中的水稻和杂草竞争阳光、水分
-
9、如图所示,根瘤菌生长在豆科植物的根部,能将固氮作用产生的多余有机氮分泌到土壤中,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A、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 D、环境影响生物 -
10、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定经纬线:AB 所在的线是线,指示方向;CD 所在的线是线,指示方向。(2)、判定位置:从东、西半球看,C位于半球,D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B位于半球;A点的经纬度是。(3)、判定区域的大小:甲区域比乙区域纬度(填“高”或“低”),实际区域的面积较(填“大”或“小”)。 -
11、 图中a、b、c、d 四点纬度相同,圆心为南极点,一架飞机从a→b、b→d、d→c、c→a飞行过程中,使四段飞行路程都最短的飞行方向为( )
A、每一段都一直向西飞行 B、a→d 向西南飞行,d→a 向东北飞行 C、每一段都先向西南后向西北飞行 D、每一段都先向东北后向东南飞行 -
12、小明和小强通电话,小强说:“在我的地图上,北京和南京很近。”小明却说:“在我的地图上,北京和南京隔得很远。”结果两个人争执不下,你觉得问题出在哪里?请你解释原因。
-
13、某学校地图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此地图是用来判断方向的。(2)、里仁花园在学校的方向;足球场在体育馆的方向。(3)、如果按照地图的三要素来看,那么此地图还缺少。(4)、如果有人问你从大门到艺术楼怎么走,你会怎么告诉他?。 -
14、下列有关甲、乙、丙3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C、甲的比例尺最大,丙的比例尺最小 D、乙的比例尺最小 -
15、根据图中经纬网所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B、C三点位于(填“东”或“西”)半球,D点位于(填“南”或“北”)半球。(2)、A点的经纬度坐标为 , D点的经纬度坐标为。(3)、B 点在C 点的方向。(4)、若地球绕地轴运动一周,A、B、C、D四点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点。 -
16、读图,过地心与丙点对称的点的经纬度坐标是 ( )
A、 B、(50°S,150°E) C、(50°N,150°E) D、(50°N,150°W) -
1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C点经纬度是70°S、45°E B、A点在北半球、东半球 C、C点在B 点的东南方向 D、B点在A 点的东南方向 -
18、如图所示,用粉笔分别在篮球球面上和水平板上移动,模拟船只驶离海岸时的现象。
(1)、粉笔在球面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2)、粉笔在水平板上由近及远移动时,你看到的现象是。(3)、上述实验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____(填字母)。A、物体长短与运动表面的大小有关 B、物体长短与观测距离有关 C、物体长短与观测角度有关 D、地球是个球体(4)、唐朝诗人王之涣曾有诗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句的意思是站得高,就能看得远。此诗句能证明地球是圆的,为什么?(可借助于图形等各种方式进行说明) -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地球的赤道半径比两极方向的半径长约21km,这个差别与地球的半径相比十分微小。因此从太空中看地球时,地球看上去是圆的。如果按照比例制作一个半径为1m 的地球仪,那么赤道半径仅比两极方向的半径长了约3mm,仅凭人的肉眼是难以觉察出来的,因此制作地球仪时总是将它做成规则球体。
(1)、地球是不是规则球体?你能准确描述地球的形状吗?。(2)、为什么地球仪做成了规则球体?。 -
20、在认识世界时,我们经常用各种方法来形象、直观地表示事物或者规律。下列表示太阳一生的体积变化规律的图像中,最为合理是(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