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 “
”和“●”分别表示中子、质子和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的核电荷数不同 B、甲、乙为同一种原子 C、丙、丁属于同一种元素 D、甲、丁互为同位素原子 -
2、小科家有一盆栽的郁金香,过去一直开红色花,今年却开出了紫色的花,小科认为这是土壤中缺水引起的,但他经过一段时间补充水分后,还是开紫色的花。这说明实验结果与原来的假设是不符合的。对此,小科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修改假设,重新实验 B、修改实验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 C、宣告失败,停止实验 D、继续重复实验,直到与假设相符
-
3、篆刻艺术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作为国粹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所示,一位艺术家正在篆刻一枚方章,与篆刻前相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篆刻时方章的物理性质未发生改变 B、篆刻时方章的体积在逐渐减少,密度减小 C、篆刻后方章的质量减少,密度减小 D、篆刻过程中方章发生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
4、制作下列常见的生活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的是( )A、木桶
B、紫砂壶
C、橡胶轮胎
D、不锈钢锅
-
5、2025年4月23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在“中国航天日”当天奔赴太空“出差”。在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航天员,在空间站内可以轻松“飘”来“飘”去,在空间站中该航天员的质量( )A、大于 60kg B、等于60kg C、小于 60kg D、变为零
-
6、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烧制而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以下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流程,回答问题:
甲
乙
(1)、图甲中,在这一设备内会有化学变化发生。(2)、施釉机先将蓄光釉料施加在坯体上,再加涂一层透明釉料,透明釉料作用是。若施釉过程均采用喷釉法,这与图乙中的(选填字母)的施釉方法相似。(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是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 -
7、硫酸铜晶体俗称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名称为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后能观察到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粉末(经检验为CuSO4),同时试管壁上有水珠。向白色粉末中加入少量水,粉末又会变成蓝色晶体,且温度会略有升高。(1)、 CuSO4粉末中, 各元素的质量比 =。(2)、由硫酸铜粉末与水反应的现象说明该反应是(选填“吸热”或“放热”)反应。(3)、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下列对化学变化中“新物质”的相关理解,正确的是( )。A、“新物质”可能是自然界中原先不存在的物质 B、“新物质”与变化前的物质在组成或结构上不同 C、“新物质”的颜色、状态一定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 D、“新物质”的元素种类可能比变化前所有物质的元素种类多
-
8、小乐设计了如下实验测量酱油的密度。请回答相关问题。(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天平指针停在图甲所示的位置。将横梁左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直至天平平衡;
第二步:用天平测出空小瓶的质量;
第三步:的总质量
第四步:用天平测出小瓶装满酱油后的总质量m3。
(2)、图丙为读取m3时天平右盘中的砝码与游码位置,列式计算酱油的密度为多少 g/cm3。(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3)、小乐对多种酱油密度进行测量,发现密度有不同,她根据实验数据,画了一张酱油的密度和体积的图像如图丁,则图中阴影部分S的面积表示的是某种酱油的(填写科学量名称)。 -
9、海水中含量丰富的氘、氚是重要的核聚变原料。氕、氘、氚是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相关信息如表所示。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氕
H
1
氘
D
2
氚
T
3
(1)、气和氘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请根据图示信息,在方框内画出氚原子结构模型。(2)、超重水有一定的放射性。一个超重水分子由两个氚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T2O。T2O中T的化合价为。(3)、重水是由氘和氧组成的化合物,化学式可表示为D2O。在海水中重水的质量约占0.02%,则25吨海水中所含氘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列式计算) -
10、爱媛38号是用南香柑与西子香柑杂交选育而来的杂交柑,其果实外形美观,口感细嫩,清香爽口,深受人们喜欢。如图是爱媛38号的培育过程。请据图回答:(1)、过程①中,在花期去掉南香柑的雄蕊,授以西子香柑的花粉,待a成熟后,由种子培育出新的植株。则①过程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选填“有性”或“无性”)生殖。(2)、研究人员以温州蜜柑作砧木嫁接爱媛38号,在嫁接时需要使砧木和接穗的紧贴。
-
11、 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分析下列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1)、小学《科学》上学过“淀粉遇碘变蓝色”。小乐据此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馒头变蓝色;
②再取少量的碘溶解在水中,用馒头去蘸取碘液,馒头变蓝色;
③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把湿润的馒头放在碘蒸气中,馒头变蓝色;
④用湿润的馒头蘸取加碘盐(盐中加入了 KIO3),馒头不变蓝色。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④中馒头不变蓝的原因。。
(2)、老师用图甲方式加热“碘锤” (内置固体碘颗粒、两端内凹的密闭空心玻璃锤),看到锤内有紫红色气体产生,据此得出结论:碘发生了升华。小乐对此有怀疑,她认为可能是碘先熔化再汽化。她查阅到下列资料: 碘熔点是113.5℃、沸点是184.4℃, 水的沸点是100℃。于是她采用图乙所示方法用水给碘锤加热。
能证明碘锤中的碘发生了升华的证据是:在图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
12、学习了植物的扦插后,某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影响月季扦插成活因素”的实验。他们选择长势良好且无病害的月季枝条,剪取 10~15cm的性状相近枝条作插穗,去掉部分叶片,将下部剪成45°斜口,每段枝条保留一个叶芽。插条平均分成4组,每组50根,环境温度15~25℃,散射光照,培养3周。实验处理与结果如下:
分组
插穗下切口
扦插土壤
环境相对湿度
插穗生根率
1
斜切,涂硫磺粉
不消毒
50%~85%
42%
2
斜切,不涂硫磺粉
消毒
50%~85%
40%
3
斜切,涂硫磺粉
消毒
20%~30%
22%
4
斜切,涂硫磺粉
消毒
50%-85%
96%
(注:硫磺具有杀菌消毒作用;环境相对湿度数值越大,表示空气中水分含量越高。)
(1)、根据实验回答:①月季插穗成活后,其上保留的叶芽,将会发育成。
②所探究的影响因素中,对月季扦插成活率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2)、该兴趣小组继续探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月季扦插生根率的影响”,每组取50条插穗,除栽培方式外,其他条件均相近且适宜。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可知:月季更适合以方式进行扦插繁殖。(3)、扦插等营养繁殖广泛地应用于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营养繁殖的优点是。 -
13、小乐看到妈妈经常将做菜后留下的蛋壳倒扣在花盆中。小乐思考:蛋壳中含有能促进植物生长的营养物质吗?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①选用三个相同的花盆,甲和乙中装洗净的细沙、丙中装普通的土壤,三盆中沙或土的体积、质量均相等,将发育情况相同的3株健壮君子兰幼苗分别栽种于三个花盆中。
②甲盆中不放蛋壳,乙、丙盆中放等量的蛋壳;其他管理条件都相同。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君子兰的质量与生长状况的变化。
小乐的记录如下表,请回答相关问题:
植株
花盆处理
实验前质量/g
实验后质量/g
生长状况
甲
不放蛋壳
41
51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乙
放蛋壳
41
70
植株较健壮、叶色较绿
丙
放蛋壳
41
99
植株健壮、叶色浓绿
(1)、比较两盆植株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出结论:蛋壳能促进君子兰的生长。(2)、甲组君子兰植株矮小、叶色发黄是因为缺少(选填“氮”“磷”或“钾”)元素。(3)、实验后,小乐对甲盆君子兰进行了“抢救”,每天都给它施加富含所缺元素的肥料,结果没几天君子兰反而萎蔫死亡了,这主要是因为。 -
14、 下表为“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实验设计与结果。据表回答:
瓶号
种子及所处的环境
实验结果
1
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光照处
不萌发
2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光照处
10粒萌发
3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
不萌发
4
10粒相同种子,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光照处
不萌发
5
10粒相同种子,放少量水,置于温暖黑暗处
10粒萌发
(1)、根据实验结果可知,种子萌发需要合适的。(2)、2、5号瓶对照,目的是想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 -
15、小乐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观察到了水在加热过程中的现象,并记录了水的温度。(1)、小乐观察到水沸腾时的情况应是如图(选填“甲”或“乙”)所示。(2)、小乐先后做了两次水沸腾的实验,并绘制了两次实验中水的温度-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造成两次图像不一样的原因可能是水的不同。
-
16、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成功着陆月背预选区执行探测采样任务,并于6月25日返回地球,带回1935.3克月壤样品用于科学研究。(1)、“嫦娥六号”着陆后,既获取了月面表层土壤,又获得了月面至2米深处的“月壤柱”,所获得的样品对研究月球地质演化历史更有价值的是( )(选填字母)。A、表层土壤 B、月壤柱(2)、地球土壤中除了生物外,还有、腐殖质、水和空气等成分;(3)、科学家设想:假如环境条件成熟,要使月球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类似于地球土壤的月壤,可能经过的阶段如下,按顺序可排列为②⑤④。
①形成原始月壤,积累有机质和养分 ②岩石风化
③腐殖质不断积累、成熟月壤形成 ④低等植物生长
⑤形成矿物颗粒,释放矿物成分 ⑥高等植物生长
-
17、空调与冰箱都能给我们制造低温的环境,而且它们的工作原理也几乎相同。空调与冰箱主要组成部件如图甲。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装在同一箱体内,而空调则是把两者分别装在室内机和室外机里(如图乙)。(1)、冰箱的主要工作原理是制冷剂在蒸发器中汽化吸热,在冷凝器中液化放热。根据这一原理,你认为制冷剂应具备(选填“高沸点”或“低沸点”)的性质。(2)、空调制冷时,制冷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选填“室内机”或“室外机”)。
-
18、 袁隆平说:海水稻如果扩大到一亿亩,可多养活8000万人口。海水稻能在海边滩涂等地生长,具有抗旱、抗涝、抗病虫害、抗倒伏、抗盐碱等特点。如图为海水稻的结构层次,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A表示细胞,则过程①主要体现了细胞的(选填“生长”“分裂“或“分化”)。(2)、若C表示水稻谷粒,则C在结构层次上属于。
-
19、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每一个生命的到来都历经千辛万苦。结合下列人的生殖过程简图回答。(1)、男性长出胡子与图中 A 结构有关,原因是该结构能分泌。其产生的精子与女性卵巢产生的卵细胞在女性体内的(填写生理结构)结合,形成受精卵。(2)、胚胎发育的主要场所为子宫,并通过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
-
20、如图为前18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
② ③
④
⑤ (1)、在①~⑤五种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是(填序号)。(2)、元素②和元素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