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据报道,全球的生态系统持续退化和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自1600年以来,已有2.1%的哺乳动物、1.3%的鸟类灭绝。下列有关保护物种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丧失栖息地是导致大多数生物灭绝的主要原因 C、可引入世界各地不同的生物以增加我国生物的多样性 D、一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往往会影响到与它相关的其他生物的数量
-
2、如图所示为对几种动物的相同点的比较归纳(圆圈交叉部分为相同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Ⅰ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B、Ⅱ是都能在水中生活 C、Ⅲ是都有脊椎骨 D、Ⅳ是体表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 -
3、伞藻属于单细胞藻类,由伞帽、伞柄和假根三部分组成,细胞核位于假根内,伞柄内主要为细胞质。当伞藻细胞部分受损时,再生能力很强。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海莫林研究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功能时,以伞藻作为实验对象,如图甲所示,他将一种伞藻 A 的伞柄移植到另一种伞藻B的假根上,一段时间后,观察再生伞帽的形态。


(1)、根据图甲中的实验现象,海莫林可得出初步结论:伞帽的形态受(填细胞结构)的影响。(2)、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质中存在某些能对伞帽形态产生影响的物质,海莫林想进一步研究这些物质的来源,为此,他提出两种猜想:猜想一:细胞核与细胞质都能产生决定伞帽形态的物质。
猜想二:细胞核产生决定伞帽形态的物质并聚集在细胞质中。
为此他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支持猜想。
(3)、请根据(2)中的现象预测:若切除伞藻的伞帽和假根,保留伞柄,其上端再生出伞帽后,再次切去伞帽(如图丙所示)。一段时间后,伞帽的再生情况如何?。 -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665年,英国科学家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一块软木栓薄片的结构,发现软木栓薄片是由许多蜂窝状的中空小室构成的,就把它们命名为细胞。
材料二:19世纪,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在总结前人大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构成的。之后,另一位德国科学家魏尔肖进一步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在此基础上,人们进行了理论概括,形成了细胞学说。
(1)、“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说明细胞是由产生的。(2)、从“细胞学说”的形成中,可以知道____(填字母)。A、前人的经验没有可取之处,只能成为自己研究的障碍 B、获取大量的事实和证据,仍然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C、要敢于质疑,探究解疑,以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D、一种学说的创立,不是一个人的努力,可能是几个人或是几代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
5、如图所示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2)、番茄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含钙的无机盐较多,却很少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其细胞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结构是(填序号)。(3)、切开番茄,有许多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结构[⑤(填名称)。(4)、番茄品种不同,口味不同,控制这些特征的主要遗传物质在(填名称)。 -
6、冷水泡苋菜水仍清澈,热水泡苋菜就能得到红色汤。如图所示为苋菜汤变红程度与热水温度的关系图像,则控制色素进出的细胞结构和它能耐受的最高温度分别是 ( )
A、细胞膜、70℃ B、细胞膜、80℃ C、细胞壁、70℃ D、细胞壁、80℃ -
7、巨型稻是袁隆平院士研发的一种水稻,巨型稻平均高度2m ,单穗粒数可达680粒,比普通稻多3倍,可实现袁老禾下乘凉梦。下列关于巨型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的体积是普通水稻细胞体积的3倍 B、巨型稻是裸子植物 C、植株高大的特征主要受到植物细胞的细胞核控制 D、扎入土壤深处的根部细胞的细胞壁能控制水分和养分吸收
-
8、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它能控制生物的生长特征。如图所示为绵羊“多利”的出生过程。科学家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的细胞核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形成重组细胞,再将它植入代孕绵羊的子宫内发育,最终产下“多利”。“多利”的面部颜色应是 ( )
A、黑色 B、白色 C、黑白相间 D、半白半黑 -
9、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与功能高度一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B、餐桌上的“糖拌西红柿”“凉拌黄瓜”的盘里的汤汁主要来自叶绿体 C、所有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D、用热水烫菠菜,水变成绿色是因为细胞膜被破坏
-
10、如图甲所示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2024年春节为2024年2 月 10 日,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图甲中的____(填字母)。A、A、B 两点之间 B、B、C 两点之间 C、C、D 两点之间 D、D、A 两点之间(2)、图丙中的①②③④是浙江省某学校不同季节正午时分的旗杆影子的图像,夏至日正午时分,图乙中的该学校旗杆影子与图丙中的(填序号)最相似。(3)、如图丁所示,此日在浙江省可能出现的是____(填字母)。A、大地一片葱绿 B、同学们穿着短袖衣衫上学 C、雷雨天气经常发生 D、昼短夜长 -
11、二十四节气与农业息息相关,耕地、播种、除草的时间都要遵循节气之规,如谚语曰:“小满前后,种瓜种豆。”读图甲的“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和图乙的“某日夜长的纬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这天的节气是(填节气名称),此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2)、农民按照节气“小满前后,种瓜种豆”时,地球运行至图甲中的(填字母)附近。(3)、“凉风习习,碧空万里,昼夜均分,此日后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日”指的是(填节气名称)。 -
12、如图所示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填“自西向东”或“自东向西”)。(2)、12月22 日前后,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填序号)处附近,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当扬州柳树吐露新芽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填序号)处附近。(4)、当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填序号)处,该日我国气温较(填“高”或“低”)。 -
13、如图所示,甲、乙、丙为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在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或b),下列对三座房屋所处地理位置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三座房屋都位于北半球 B、甲房屋位于赤道 C、乙房屋位于南回归线以南 D、丙房屋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
14、如图所示,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在公转轨道上沿①→②→③→④绕着太阳公转。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昼夜交替现象是由地球的公转产生的 B、地球从①→②时,北半球的白昼变短 C、6月26 日这天,地球位于②和③之间 D、地球处于②或④位置时,全球昼夜平分 -
1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现象中,主要是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____(填字母)。A、昼夜现象 B、太阳东升西落 C、昼夜长短变化 D、四季更替(2)、当地球运行至图中的A 位置时,南极地区正处于(填“极昼”或“极夜”)。(3)、当地球运行到图中的C位置时,这一天正午时分,浙江地区某校旗杆的影子与图____(填字母)所示最为相似。A、
B、
C、
D、
-
16、小科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在拨动地球仪过程中,下列操作、现象或结论中,正确的是 ( )
A、自东向西拨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B、地球仪上表示浙江的区域亮暗不断交替变化,说明地球自转会引起昼夜交替现象 C、任何时候地球只有一半被照亮,说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D、地球自转还产生了四季更替现象 -
17、如果地球不自转,那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一天(一个昼夜)的时间变长 B、地球上没有季节变化 C、地球上的人将一直看不到月亮 D、地球上没有什么变化
-
18、某同学在模拟月食实验时,绘制了一张实验图(如图所示):实验中大球代表太阳,中球代表地球,小球代表月球。
(1)、本实验可以 观察到 的 月 食 类 型有;当月球从A 向B 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当月球从B 向C 移动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观察月食时,能否观察到月环食?(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
19、如图所示为“嫦娥一号”卫星在撞击月球之前从月球上拍摄的日食照片。下列对发生此现象的判断,正确的是( )
A、此时月球正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 B、这张照片可能是在正月初一拍摄的 C、同时在地球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同时在地球的某一地区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
20、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地球上我们总是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是因为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与自转的周期相等,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在月球上看地球,将看到地球 ( )A、只有绕月球的转动,没有自转 B、只有自转,没有绕月球的转动 C、既有绕月球的转动,又有自转 D、既没有绕月球的转动,也没有自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