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规范使用仪器是实验成功的保障,结合如下图所示的玻璃仪器,回答问题。(1)、可用作热源的是(填字母),若往仪器E中加入块状固体,则应先将该仪器 (填“水平”“竖直”或“斜向”)放置。(2)、若用仪器A和D来稀释浓硫酸,则D的作用是;若用仪器A和D进行过滤操作,还必须用到上述的一种仪器是(填名称)。(3)、若某气体只能用F装置收集,则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
-
2、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2)、C装置中实验所需二氧化碳,应选用A、B发生装置中的装置制取。在组装仪器后、加入药品前,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3)、将制得的CO2干燥后利用C装置进行实验,b处的实验现象是。若要证明b处的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反应,可在a处放置干燥的。(4)、根据烧杯中的实验现象,能得出的结论是 、 。
-
3、氢氧化钠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现象,为了验证CO2与NaOH能够发生反应,某同学按如图所示的方式组装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1)、有时药品滴加顺序会影响实验现象。若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先膨胀,后变瘪”,则加入试剂的顺序应该是( )。(填字母)A、先加入盐酸,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加入盐酸(2)、请解释气球“先膨胀”的原因:。(3)、写出导致气球“后变瘪”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在实验中,采用下列替换方案后,同样能达到预期结果是( )A、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木炭代替红磷 B、铁丝在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用细沙代替瓶底的水 C、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 D、图书、档案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代替二氧化碳灭火器
-
5、从自然界中获得的粗盐含有较多的杂质,需要精制。为了除去粗盐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C三个步骤。(1)、 B步骤称为_____。(2)、C步骤中,当蒸发皿内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 )。(填字母)A、移去酒精灯,停止搅拌 B、移去酒精灯,用玻璃棒继续搅拌 C、继续加热至水分蒸干,再移去酒精灯
-
6、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的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试写出下列几种情况的“先”与“后”。(1)、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 。(2)、实验室制取气体:。(3)、点燃可燃气体:。(4)、 稀释浓硫酸: 。(5)、 H2还原CuO实验开始时: 。(6)、 H2还原CuO实验结束时: 。
-
7、根据如图所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仪器A的名称是 , 实验室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装置(填序号)。(2)、如图乙所示,将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检验二氧化碳常用的试剂是。(3)、如图丙所示的装置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过程中需反复推拉铜丝两端注射器的活塞,目的是 , 铜丝表面变黑是因为生成了(填化学式)。
-
8、如图所示为初中科学课程中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2)、图乙是电解水的实验,a端为电源的(填“正”或“负”)极。(3)、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中,A中的现象是;B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
-
9、 如图所示,现有下列仪器:(1)、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用 , 洗涤试管用。(2)、加热前用试管夹夹持试管的具体操作是。(3)、若利用上述仪器进行实验,溶解氯化钠,还需要添加的仪器是;加热 制取O2 , 还需要的铁制仪器是。(4)、写出造成下列现象的原因:
①某同学在量筒中溶解烧碱固体,发现量筒炸裂:。
②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发现水槽中的水略带紫红色:。
-
10、氧气是人类活动的必需物质之一。下列与氧气有关的实验装置图中,错误的是( )A、制取
B、干燥
C、收集
D、验满
-
11、下列稀释浓硫酸并探究硫酸性质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
B、测稀硫酸的pH
C、倾倒稀硫酸
D、滴加稀硫酸
-
12、 自然界有一种“雷雨发庄稼”现象,即在雷雨后,植物生长得更好。雷雨中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是:①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②一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气略大,不稳定,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③二氧化氮气体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HNO3)和一氧化氮;④生成的硝酸随雨水淋洒到大地上,与土壤中的矿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可溶于水的硝酸盐。(1)、材料中描述二氧化氮的化学性质的是。(填序号)(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时,下列收集方法中,不适合的是( )。(多选,填字母)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3)、写出二氧化氮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在此反应中发生的变化是( )(填字母)。A、不变 B、只升高 C、只降低 D、既升高又降低(5)、“雷雨发庄稼”,雷雨后植物生长得更好的原因是。
-
13、 阅读下列材料:
氦气(He)在空气中的含量比较低。通常它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的密度为0.1785 克/升,大约为氢气的两倍,空气的七分之一。氦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燃、不易爆,使用起来十分安全。
近年来在塑料及合成纤维工业上,诞生了一种特殊的生产工艺——将氦气微泡掺入塑料或合成纤维,制成特别轻盈的泡沫塑料或纤维,例如太空服。太空服轻巧,保暖性好,因为其纤维中含有氦气微泡。氦气也可作为焊接金属和冶炼金属时的保护气。
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液氦的沸点是--268.9℃,固态氦的熔点为—272.3℃,它与“绝对零度”(——273.15℃)仅一步之遥,因此,液氦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冷的液体”了。液氦的这种超低温特性,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上也有很重要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氦气代替氢气灌充飞艇,利用的氦气的物理性质是 , 化学性质是。(2)、掺入氦气微泡的泡沫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区分羊毛和制作“太空服”的合成纤维,方法是。(3)、除材料中提及的氦气的一些用途外,请再举出一例氦气的可能用途:。 -
14、对立统一是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下列①~④描述的是两种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其中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物理变化的是( )
①氧气的氧化性和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②水的汽化和氦气的液化
③氯化钠的溶解和硝酸钾结晶
④盐酸的酸性和氢氧化钠的碱性A、②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
15、描述物质变化的成语:①滴水成冰;②死灰复燃;③木已成舟;④火烧赤壁;⑤沙里淘金;⑥火上浇油;⑦百炼成钢;⑧花香四溢;⑨玉石俱焚。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②③④⑤⑥⑦ B、④⑤⑥⑦⑨ C、①③④⑤⑧⑨ D、②④⑥⑦⑨
-
16、科学改变了社会。人们以制造生产工具的材料把人类社会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其中属于以物理变化产生的材料为时代名称的是 ( )A、石器时代 B、青铜器时代 C、铁器时代 D、高分子合成材料时代
-
17、下列能量的转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太阳能热水器为人们提供热水 B、水力发电 C、燃烧天然气做饭 D、电暖器取暖
-
18、古诗词是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19、下列爆炸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车轮胎爆炸 B、面粉爆炸 C、火药爆炸 D、煤气爆炸
-
20、小淼同学平时善于观察和思考,下面是她在家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
①厨房中的菜刀生锈了;
②烧水的铝壶底部有水垢产生;
③用天然气作燃料;
④把盐放进汤里会溶解;
⑤洁厕灵(主要成分是盐酸)滴在大理石地面上产生气泡;
⑥冬天在窗户的玻璃上出现“冰花”。请你和她一起进行分析和判断:
(1)、其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2)、寻找以上化学变化发生的证据:有颜色改变的是 , 发光、发热的是 , 有沉淀产生的是;有气体生成的是。(3)、举出一个家里食物发生化学变化的实例: , 并说出判断的证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