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Deepseek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能够通过理解和学习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不仅能深度思考,更能推理分析,给我们的生产生活中搜索答案解决问题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以下是同学学习完微生物的结构和生殖后与 Deepseek的提问交流。

    (1)、若输入“由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显示结果(节选如图所示。则属于病毒导致的疾病是(填数字)。

    (2)、对于细菌的结构特点,Deepseek给出了准确的回答,区别与细胞结构,其没有
    (3)、 Deepseek在介绍真菌的繁殖过程中,特别提到了可食用真菌蘑菇(如图所示),其中用于繁殖的A是
  • 2、谷雨时节,万物复苏,某校新建的“开心农场”劳动实践基地正式揭牌,师生们共同种下了第一茬蔬菜和水果,包括玉米、辣椒、南瓜等。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早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中,会使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从而导致“霉根”。

    (1)、在下列四种类型的土壤中种植玉米,最有可能导致“霉根”的是()。
    A、 B、 C、 D、
    (2)、玉米的茎按照形态分属于 , 为使玉米茎秆健壮,不易倒伏,应多施加含有元素的肥料。
  • 3、绿萝是一种室内观叶花卉,常用水培扦插进行繁殖(如图)。为找到绿萝水培扦插的最适宜环境,研究小组将若干长势良好的绿萝插条用相同浓度的生根粉溶液处理后,放置在不同温度的透明培养箱中进行水培,定期测量并记录根的数量和长度。一个月后结果如下表所示:

    环境温度( °C

    10

    15

    20

    25

    30

    35

    平均生根数量(条)

    3.2

    4.4

    5.0

    6.6

    5.7

    4.8

    根平均长度(cm)

    4.92

    5.23

    6.20

    7.32

    6.50

    5.83

    (1)、放置绿萝的透明培养箱除了设置好相应的温度条件外,还需考虑(写出一点即可)等条件,以满足绿萝正常生长所需。
    (2)、根据上表数据可以得出绿萝水培扦插的适宜环境温度范围为℃。
    (3)、若要更精准确定绿萝插条生根的最适环境温度,应该如何设置实验?
  • 4、如图1所示,文物爱好者小张和小王同学制作了一个金面具的模型,用实验的方法来测量模型的密度。

    (1)、小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后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平后小张将模型放在左盘,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再次水平平衡 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则模型的质量为 g。
    (3)、小张又进行了如图2乙所示的三个步骤:

    ①在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45g;

    ②用细线拴住模型并浸没在水中(水未溢出),在水面处做标记;

    ③取出模型,用装有40mL水的量筒往烧杯中加水,直到水面达到标记处之后,测出量筒中剩余的水量。

    旁边的小王发现取出的模型沾了水,不能采用量筒的数据,于是测出图2乙③中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55g,则小王测算出模型的密度为g/cm3

  • 5、为破解原子内部结构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科学家进行了不懈地探索。

    材料一:1897年,汤姆生通过实验发现原子中有带负电的微粒,推测原子中还有带正电的物质,从而建立了西瓜模型。

    材料二:1911年,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如下现象:①绝大多数a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有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⑧有极少部分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现象,卢瑟福建立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材料三:卢瑟福的学生莫塞莱注意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质量却远大于质子总质量。

    (1)、汤姆生建立西瓜模型时,推测原子中必须存在带正电的物质,其依据的科学原理是
    (2)、莫塞莱所发现的“原子核所带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但原子核质量却远大于质子总质量”其本质原因是
    (3)、在认识原子结构模型的基础上,为强化同学们对分子结构模型的理解,老师布置了制作甲烷分子模型的实践性活动,并为此次活动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制作”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优秀合格待改进
    指标一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合理两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不合理同种颜色,原子大小比例失调
    指标二形态规整、能较好体现分子的正四面体结构形态扭曲与实际不符

    小科和小红同学用超轻黏土制作甲烷分子模型(如图所示),参照评价量表。组长把小科作品的“指标一”和“指标二”都评定为“优秀”,而小红的“指标一”为优秀“指标二”评定为“合格”。请你完善指标二的评价量表:
  • 6、在探究分子之间是否存在间隙时,小科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前的总体积一定,两者的比例不同,混合后减小的体积也不同。于是他开展了进一步探究: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水柱的长度/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混合后液柱的长度/cm

    98.9

    98.3

    97.7

    97.2

    96.7

    97.3

    97.9

    99.7

    99.0

    液柱的变化量/cm

    1.1

    1.7

    2.3

    2.8

    3.3

    2.7

    2.1

    0.3

    1.0

    ①把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固定在米尺上,封口端和零刻度线对齐,如图所示;导

    ②在玻璃管中注入一定体积的水,读出水柱的长度:

    ③然后注入适量酒精,使酒精上表面达到100cm刻度线处;

    ④封闭管口,将玻璃管反复翻转,读出混合后液柱的长度;    

    (1)、小嘉发现第8组实验数据存在明显偏差,其可能原因是
    (2)、根据表中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3)、现在实验室有两个总容积相同的实验该装置,如图甲和乙所示,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应选择(选填“甲”或“乙”)玻璃容器。
  • 7、新疆长绒棉具有纤维柔长、整齐度佳、强度高等优良性状,被誉为“棉中极品”。

    编号

    是否提前晒种

    土壤湿度

    播种温度

    出苗量

    1

    湿润

     10°C

    13株

    2

    干燥

     25°C

    9株

    3

    湿润

     25°C

    15株

    4

    湿润

     ▲

    23株

    如图所示,某农科院为了研究棉花幼苗的出苗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选择100颗品种、大小相同的饱满棉籽,随机均分成4组。经过相应的处理后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播种,观察并记录棉花幼苗的出苗量。环境条件及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分析上表可知,表中“▲”处所设置的环境条件应为 
    (2)、实验选择100粒饱满棉籽的原因是什么
    (3)、对照分析3、4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 
  • 8、天然存在的氧原子一般是氧—16,其原子核由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另外还存在少量含9个中子的氧一7和含10个中子的氧——18。最近某科研团队首次观测到氧-28,其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1)、氧——28的原子核中有个中子。
    (2)、氧——28 与氧——16 的关系与下列相同的是()
    A、氧气和臭氧 B、碳——12 和碳—14 C、金刚石和石墨 D、氕和氘
    (3)、图中得到氧一28的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 9、实验室里,同学们进行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

    (1)、组装实验装置时,对于P 和Q,应先调整 (选填“P”或“Q”)的位置;
    (2)、实验中通过水对试管加热,而不是直接加热试管,目的是 
    (3)、小科每间1分钟记录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此时的温度为℃,②根据实验数据,小科画出了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考虑热量损失,第2-4min冰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第4-6min 水吸收的热量。
  • 10、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水电解实验。小科在电解器的a、b两玻璃管里加满水,接通直流电源,一段时间后,a、b两管内的液面如图所示。
    (1)、若玻璃管a 内产生约10mL气体时,理论上玻璃管b内产生约ml气体;
    (2)、检验b内气体的方法是
    (3)、通过本实验得出水是由组成。
  • 11、周日,小金和小真征得家长同意后,去爬附近的某座山,并查阅了此山的等高线地形图。

    (1)、写出图中C字母所表示地形的名称
    (2)、若该地有一条小溪沿山谷流下,可能出现在处(填字母)。
    (3)、图中G点的海拔高度为米。
  • 12、考古学家在兵马俑彩绘的研究中发现了绝美“中国繁”。其原料有石英(二氧化硅)、石绿(一种铜锈)、硫酸钡(BaSO4)和一氧化铅(PbO)等。用化学用语填空。
    (1)、每个二氧化硅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用化学用语表示2个氧原子
    (2)、请写出硫酸钡中的阴离子
    (3)、一氧化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
  • 13、某兴趣小组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液体的密度,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图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甲的密度小于液体乙的密度 B、当质量相同时,液体甲与液体乙的体积比是5:4 C、当体积为60厘米3时,液体甲的质量为80克 D、液体乙的密度是0.8×103千克/米3
  • 14、科学研究中,实验设计的严密性是获得正确结论的前提。下列四种设计(图中透明瓶内是空气,深色瓶内是二氧化氮),当抽出玻璃板后,都会观察到密度比空气大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空气中,但其中不能说明二氧化氮分子处于不停运动的是(   )
    A、 B、 C、 D、
  • 15、如图是某校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解剖桃花的展示图。下列说法或操作中,正确的是 ( )

    A、桃花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 B、桃花属于风媒花,能进行异花传粉 C、图中②和③共同组成雌蕊 D、图中⑥经传粉受精后会发育成种子
  • 16、下列关于陶瓷品制造的步骤正确的是()
    A、制坯→揉泥→素烧→干燥→施釉→烧制 B、制坯→揉泥→干燥→素烧→施釉→烧制 C、揉泥→制坯→干燥→施釉→素烧→烧制 D、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
  • 17、中国科学院张广宇团队利用单层MoS2(S的化合价为-2价)范德华压砧挤压液态金属,首次实现大面积二维金属材料的制备,其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液态金属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B、Mo 的化合价为+2价 C、金属粉末变成液态金属的物态变化叫作熔化 D、通过挤压使液态金属变为二维金属属于化学变化
  • 18、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一圆柱体铁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天平的托盘中有50g、20g、5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位置如图所示。测量完毕后才发现他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在了左盘,其他操作均正确,则该圆柱体铁块的质量为( )

    A、73.0g B、77.0g C、77.2g D、72.5g
  • 19、下列关于数字“2”的化学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
    A、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元素 B、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 C、Ca2+:表示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H2:表示氢气中含有2个氢原子
  • 20、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叙述,都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男性与女性生殖器官的差异称为第二性征②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能产生卵细胞

    ③母亲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④图1中3是孕育胎儿和受精的场所

    ⑤试管婴儿属于体外受精,有性生殖    ⑥图2中甲表示女性身高增长速度变化曲线

    A、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⑥ C、①③⑤ D、①③④⑥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