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某兴趣小组用10g未打磨过的镁条与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测得产生氢气的质量与稀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镁条中除表面含有氧化镁外。没有其他杂质)

    (1)、稀硫酸质量在0~20g范围内未产生气体的原因是
    (2)、A点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用符号表示)。
    (3)、镁条中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 2、汽车液压起重机是一种功能强大、适用性广泛的机械。如图从矿井中提升重物,起重机起动时滑轮组将重物沿竖直向上匀速提起,其中力F为5000N,不计摩擦、动滑轮重和滑轮组上钢丝绳重。问:

    (1)、图中B为定滑轮,其作用是
    (2)、若起重杆OC未动,重物上升了10cm,则力F端的绳子移动了cm。
    (3)、此时提起的重物质量为多少kg?
  • 3、火车站是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枢纽,它不仅承载着大量人流与物流的集散功能,而且在其设计与布局中也蕴含着许多科学原理。

    (1)、如图所示,与站台连接的两侧轨道均设有小的坡度,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这样设计的目的是
    (2)、当列车从A点行驶至B点时,若保持牵引力大小恒定不变,那么在轨道完全光滑的情况下,牵引力所做的功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轨道存在摩擦时的做功情况;同时,轨道光滑时牵引力做功的功率将(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存在摩擦时的情况。
  • 4、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垃圾产量日益增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也日益严重。垃圾发电是一种变废为宝的方式,发电方法有两种。方法一:将空气通入焚烧炉,对垃圾进行高温燃烧,产生高温蒸气,推动轮机转动发电。但当氧气含量不足且燃烧温度低于800℃时,含氯垃圾会不完全燃烧,极易生成有毒物质二噁英(C12H4Cl4O2)。方法二:对垃圾进行腐烂发酵,产生沼气,燃烧沼气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轮机转动发电。
    (1)、燃烧垃圾的过程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好?请说明理由
    (3)、生成的有毒物质二噁英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4)、为降低二噁英排放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__________。
    A、减少通入焚烧炉内的空气量 B、燃烧过程中不断搅动垃圾 C、减少垃圾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 D、升高焚烧炉内的温度
  • 5、小柯改进了书本中的装置,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气密性良好)和试剂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集气瓶中空气的体积为200mL , 氧气传感器测得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1)、实验开始时,用酒精灯加热粗铜丝,是利用的铜的___________。
    A、导电性 B、导热性 C、延展性 D、具有金属光泽
    (2)、反应开始到打开止水夹前,集气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3)、小柯提出“倒吸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除以200mL等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据图乙判断,此说法是错误的,理由是
    (4)、已知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情况也如图乙所示,但课堂上老师利用书中实验装置(如图丙)往往能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为20%,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A、红磷量不足导致氧气未反应完全 B、集气瓶未完全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C、将燃着的红磷伸入集气瓶的过程中导致瓶内气体外溢
  • 6、实验室有一瓶长期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某小组同学欲对该溶液变质情况进行探究:

    猜想1:溶液未变质(成分为NaOH)

    猜想2:溶液完全变质(成分为Na2CO3

    猜想3:溶液部分变质(成分为NaOH、Na2CO3

    (1)、甲同学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溶液中滴加澄清石灰水,发现溶液变浑浊。甲同学凭此现象否定了猜想(填“1”“2”或“3”)。
    (2)、接着向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观察到溶液变红后,甲同学得出溶液部分变质的结论。其他同学分析后否定了甲同学的观点,否定的理由是
    (3)、乙同学为了进一步验证剩余猜想,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据此,根据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是正确的(填“1”“2”或“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取样,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

    溶液变浑浊

    ②对以上混合物进行过滤,向滤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4)、小柯思考后提出了一种新的验证方法:先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观察实验现象,也能验证溶液的变质情况。
    A、稀盐酸 B、氯化铜溶液 C、氢氧化钡溶液 D、氯化银
  • 7、气体X可能是CO、H2中的一种,小柯尝试用如图装置确定气体的成分,请回答问题:

    (1)、实验前发现装置中存在一定不足,请指出
    (2)、改进装置后,对A装置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气体X,其目的是(填选项)__________。
    A、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B、防止生成的铜重新被氧化
    (3)、若实验中,观察到A中黑色粉末变红色,B中无明显现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X为 , 此时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8、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摆线的长为L,小球mA<mB , 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2 , 小球按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

    (1)、实验中,可通过比较木块反映小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大小;
    (2)、甲、乙实验中,将小球A、B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其目的是__________。
    A、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 B、控制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相同
    (3)、对比乙、丙实验现象,发现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4)、小柯认为: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不同质量的小球,用以撞击相同的木块,以此方法可以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判断,该说法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 9、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柯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

    (1)、他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他应将细线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2)、调节水平平衡后,他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多次测量后实验数据如下表: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F1L1/N·m

    F2L2/N·m

    0.1

    0.02

    0.1

    0.02

    0.002

    0.002

    0.2

    0.01

    0.1

    0.02

    0.002

    0.002

    0.1

    0.04

    0.2

    0.02

    0.004

    0.004

    0.2

    0.02

    0.2

    0.02

    0.004

    0.004

    0.3

    0.02

    0.2

    0.03

    0.006

    0.006

    记录数据后,同桌的小柯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柯准备进一步完善实验,他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

    A.改变力的大小,多测几组数据

    B.改变力的作用点,多测几组数据

    C.用弹簧测力计代替橡皮,改变力的方向

    (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柯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他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____。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
  • 10、将皮球从离地某高度O点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1)、如图,A、B位置等高,则皮球运动到A点时的动能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M、N两处留下两个黑色圆斑,其中M处圆斑N处的圆斑。(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1、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废金属(主要成分为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一种单质铜)的某种工艺流程图如图甲所示,其中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是Fe+2FeCl3=3FeCl2

    (1)、废金属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若浸出池中加入过量氯化铁溶液,再加废金属,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则“”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3)、写出酸洗槽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12、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下图实验: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 13、年糕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如图是切年糕的机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机器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
    (2)、小柯切年糕时想更轻松,应将年糕靠近刀片端,(选填“A”或“B”),同时动力的方向应选择图中的(选填“1”“2”或“3”)。
  • 14、生物检索表常用于鉴定生物的种类,针对氢氧化钙、盐酸、氢氧化钠、硫酸四种溶液,小柯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

    (1)、表中1b“”处应填
    (2)、甲表示的是(写化学式)。
  • 15、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

    (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气体其实是(写化学式)。
    (2)、根据道尔顿的学说,以下4个原子模型应对应种元素。
    (3)、根据索迪的观点,以下模型属于氢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A、 B、 C、 D、
  • 16、小柯查阅资料发现纯水不能导电,若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下列图像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 17、硫酸锌ZnSO4可用于治疗锌缺乏引起的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
    A、ZnH2SO4 B、ZnOH2SO4 C、ZnCO3H2SO4 D、ZnNa2SO4
  • 18、下图为伽利略斜面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无论斜面缓陡,小球从A点静止滚下总会滚到与A处等高的B处或C处,小球好像“记住”了其起始高度。如果考虑摩擦力的存在,则下图中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合理的是(       )

    A、    B、    C、    D、   
  • 19、按如图所示的方法使用滑轮,不计轮重与摩擦,使用时一定可以省力的是(  )
    A、 B、 C、 D、
  • 20、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浓硫酸的稀释 B、干燥气体 C、闻气体气味 D、检验装置气密性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