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5 透镜和视觉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2 声与听觉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卷(1.1-3.3)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8所乡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专练2 项目化学习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八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东部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1、如图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翘翘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 )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 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 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
-
2、现有盐酸和氯化钙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滴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则X是( )A、浓硫酸 B、纯碱溶液 C、烧碱溶液 D、澄清石灰水
-
3、表面布满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硫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段的化学反应: B、bc段的化学反应: C、影响bc段和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都是温度 D、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
4、下列各选项中,括号内物质是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适量),其中错误的是( )A、中混有 B、铜粉中混有铁粉(盐酸) C、中混有 D、氯化亚铁中混有氯化铜(铁粉)
-
5、归纳和演绎是重要的科学方法。下列归纳或演绎合理的( )A、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水是氧化物 B、硫酸、盐酸电离时都能产生 , 所以电离能产生H+的化合物是酸 C、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金属都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D、有机物是一类含碳化合物,所以、都是有机物
-
6、以下是探究铁生锈条件的实验(其中氯化钙是一种干燥剂),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和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氧气 B、甲试管中的铁钉最先生锈,水面附近的部分锈蚀最严重 C、甲、乙、丙三根铁钉都不会生锈 D、甲和乙可对比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之一是水
-
7、要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仅用组内物质就可直接进行实验验证的是:( )A、、溶液、溶液 B、Fe、、溶液 C、、溶液、溶液 D、Fe、溶液、溶液
-
8、下列制备物质的方案切实可行的是( )A、用铜片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B、铁与盐酸制备氯化铁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 D、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
-
9、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A、Zn B、AgNO3 C、Na2CO3 D、NaOH
-
10、小丽用40N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的箱子水平推动了1m;所用时间2s;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0.4m高的台阶,所用时间1.5S.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A、W1 >W2 P1 <P2 B、W1 >W2 P1 >P2 C、W1 <W2 P1 <P2 D、W1 <W2 P1 >P2
-
11、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我们研究物质的便捷途径,现有以下物质:①塑料保鲜膜;②纯碱;③硝酸钾;④铝制易拉罐;⑤高铁的铁轨;⑥我国自主生产的圆珠笔头的圆珠;⑦制的矿泉水瓶;⑧磷酸二铵;⑨烧碱。对上述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A、属于复合肥的有③⑧ B、属于碱的有②⑨ C、属于金属材料的有④⑤⑥ D、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有①⑦
-
12、白蚁会蛀蚀木头,它分泌的蚁酸是一种酸,还能腐蚀很多建筑材料。下列建筑材料最不容易被白蚁腐蚀的是( )A、大理石 B、铜制品 C、钢筋 D、铝合金
-
13、关于下图中四个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14、如图,某工人用100N的水平拉力F,抓紧绳子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匀速向右运动10s内将矿井里重为160N的物体提升4m。若不计摩擦和绳重,求:(1)、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2)、拉力F移动的速度为多少?
-
15、近日为传染病高发期,中小学中部分学生感染了流行性感冒。阿奇霉素(C38H72N2O12)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1)从组成上分析阿奇霉素是一种(填“无机物”或“有机物”)。
(2)阿奇霉素由种元素组成。
(3)阿奇霉素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写最简整数比)。
-
16、我国不少地方有端午吃“灰水粽”的习俗。所谓“灰水粽”是指用草木灰的浸出液浸泡糯米做成的粽子,清香软糯。小王对制作“灰水粽”的草木灰展开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①糯米中加入食用碱可起到中和微生物生成的酸、软化食物纤维等作用:
②草木灰中富含钾盐,主要成分是 , 还含有少量和KCl。
[实验探究]检验草木灰的成分,并测定草木灰中的质量分数。
(1)、取适量草木灰于烧杯中,加足量水浸泡,过滤得到草木灰的浸出液:取少量浸出液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观察到酚酞试液变色,则说明草木灰的浸出液呈碱性。(2)、小柯用图示装置测定草木灰中的质量分数,通过测定丙装置质量的增加量来计算的质量(草木灰中其他成分遇稀盐酸不产生气体),实验过程中需持续缓缓通入空气,其作用除搅拌乙、丙中的反应物外,还可以。(3)、有同学认为通过丙装置质量增加量来计算的质量结果会偏大,为了更精确的测量,该同学建议在乙、丙之间增加两个吸收装置,你认为装置中从左到右按顺序应盛放的两种试剂是___________。A、NaOH溶液 B、浓 C、饱和溶液 D、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
17、小王对教材中“实验室制取时,选用石灰石(或称大理石)和稀盐酸为原料,一般不选用稀硫酸”这一句话产生了疑惑。于是提出了问题:实验室制取在何种情况下可使用稀硫酸?(1)、一般不能使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2)、安装如图实验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后,使一定浓度(适当)的稀盐酸、稀硫酸分别在装置甲中与等质量的粉末反应,装置乙、丙的作用是测量的体积,装置乙中的液体应该具有的性质。(3)、在相同条件下测得(2)中实验产生的体积(V)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丁所示。实验结果:0~300s内,反应Ⅰ比反应Ⅱ生成的速率(选填“快”或“慢”),但差距不大。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实验室可用稀硫酸和碳酸钙粉末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
18、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亮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
(2)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结论】
(3)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
19、从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可回收金属银和铜,其操作流程如图所示。回答问题:(1)、步骤①②③中均涉及的实验操作是和洗涤。(2)、操作流程中,加入足量稀硫酸的目的是使粗产品中的完全反应。(3)、向固体中加入适量硝酸银溶液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4)、若溶液乙的质量大于溶液甲的质量,则加入的金属X可能是(选填“铁”“锌”或“铜”)。(5)、生活中铝制品耐腐蚀的原因是
-
20、某实验小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每个钩码质量都相等。(1)、安装好装置后,杠杆静止在如图—1所示位置,此时杠杆(选填“平衡”或“不平衡”),为了 , 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要将右侧平衡螺母往调;(2)、如图—2,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在杠杆两端的钩码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一小格,杠杆将(选填“依然平衡”、“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3)、实验中小明曾提出“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距离影响杠杆的平衡”,为判断这一观点是否正确,小华制作了一个密度均匀的圆盘(相当于杠杆),圆盘可以绕着圆心O转动(转轴阻力忽略不计),如图—3所示;他先在圆盘的C点挂上4个钩码,又在G点挂上一定数量的钩码后,圆盘在图示位置平衡,此时CD水平;接着他将挂在G点的钩码先后挂在两个点又进行了两次实验,发现圆盘仍在图示位置平衡,则说明小明的观点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