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5 透镜和视觉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4 光的反射和折射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3 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2 声与听觉
- (浙教版)八上新教材 1.1 感觉世界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实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科学卷(1.1-3.3)
-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8所乡镇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专练2 项目化学习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八校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科学试题
-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东部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
-
1、小科观看了《溶解度曲线》科学视频后,对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都是30 B、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C、温度从t2℃降至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D、t1℃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一定相等
-
2、下列有关分泌唾液行为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人吃到酸梅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B、听到别人讲“酸梅”就流唾液是后天性行为 C、看到“酸梅”两字就流唾液是先天性行为 D、流唾液不是一种本能,需要经过训练
-
3、下列装置中,不是利用大气压强工作的是( )A、
用注射器注射药液 B、
吸管吸饮料 C、
吸尘器 D、
医生给病人拔火罐
-
4、早在战国时期,《周礼·考工记》就记载了我国劳动人民制取氢氧化钾以漂洗丝帛的工艺,大意是:先将干净的木头烧成灰(主要成分),在其灰汁中加入石灰乳[由和水组成的混合物],即可得到氢氧化钾溶液,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钾固体。
(1)、碳酸钾溶液是(填“混合物”或“纯净物”)。(2)、在恒温蒸发溶剂获取氢氧化钾固体时,下列科学量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___。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氢氧化钾的溶解度(3)、将138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钾溶液与12克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计算所得氢氧化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5、要制得含96%的生铁210吨,至少需要含80%的铁矿石(杂质不含铁)多少吨?若用来还原氧化铁,则把这些氧化铁全部还原会产生多少吨?
-
6、如图甲所示的地面清洁机器人,质量为3kg,要求对水平地面压强不超过3000Pa,机器人在水平地面运动时,所受推力与速度关系如图乙所示。(g取)。求:(1)、该机器人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至少多少?(2)、该机器人在水平地面上以0.5m/s速度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推力的功率是多大?
-
7、如图甲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缓慢提升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个体积为的物块,记录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以及弹簧测力计上升的高度h,并绘制了F与h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计算:(1)、该物块的密度为多少?(2)、从物块离开桌面到h=15cm处,拉力对物块所做的功为多少?(g取10N/kg)
-
8、下图是实验小组的同学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的因素”装置图。将钢球从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钢球摆到竖直位置时,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1)、本实验中钢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观察来判断的;
实验次数
钢球质量/g
钢球下摆高度/cm
木块滑行距离/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2)、在第3次实验中,木块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实验,甲同学建议换一个更大的木块,乙同学建议换用同样材料的更长的木板,丙同学建议降低钢球下摆的高度。你认为应当采用同学的建议;(3)、由上述实验数据和现象可得出结论:。 -
9、化学小组为探究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甲的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其形状、大小及同种稀盐酸的用量均相同):(1)、实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②的铜片表面有银白色固体附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这说明铜比银的活泼性强。(2)、甲同学认为通过实验①和③可比较锌和铁的金属活动性,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3)、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方案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利用金属不同的化学性质分别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乙所示),都实现了探究目的,则:乙同学的实验:X是金属铜,Y是。
-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
(1)、方案一:小张同学按右图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直至溶液 , 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2)、方案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取溶液于试管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振荡后加入镁条
①若
稀盐酸过量
②若没有明显现象
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反思】:
(3)、方案一在滴入稀盐酸过程中,小张观察到曾有少量气泡出现,小王认为氢氧化钠溶液有变质,你认为变质的化学反应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4)、小李同学提出方案二若没有明显现象也不能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你认为其原因是 , 为此,还需要选择某种试剂再进行实验即可。(5)、除以上方案外,你认为下列哪些物质单独使用,也能证明“溶液与稀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___________。A、铜片 B、pH试纸 C、紫色石蕊试液 D、氧化铜 -
11、为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做了如下实验:(1)、上述反应中能观察到产生气泡的是(填字母序号)(2)、将反应后D和E试管中的废液混合,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最终出现白色沉淀。则混合前E中溶质的化学式为。(3)、稀盐酸、稀硫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溶液中都含有。
-
12、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并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绘制了如图甲曲线,根据图示回答问题(1)、请写出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点溶液的溶质是。(3)、C点处的溶液pH7(填“>”、“=”或“<”)。
-
13、如图为铁钉的一系列变化,据图回答问题。(1)、①中使铁钉变红的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2)、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3)、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铁钉、无锈铁钉、红色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字母表示)。
-
14、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分子、和离子,要探究是哪一种粒子能使酚酞溶液变成红色,请观察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的下列实验,将实验现象和结论填入下表:
滴酚酞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第1孔
孔中溶液为无色
水分子
第2孔
孔中溶液为
不能使酚酞变红
第3、4孔
孔中溶液为红色
-
15、在中考体育测试的跳绳项目中,某同学取得了每分钟跳180次的好成绩。假设他的体重为500牛,每跳一次所用时间相等,每次跳离地面的平均高度为4 cm。则他跳绳时的功率为。
-
16、某同学用120N的水平拉力将重25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推动了6m,然后再用肩膀将木箱扛肩上5m高的楼上,接着肩扛着木箱在平直的走廊上走了8m,这位同学对木箱共做功
-
17、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水蒸气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把该气体依次通过下列装置后,测得装有浓硫酸的装置质量增加,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装置质量不变.
(1)该气体一定不存在。
(2)若实验中观察到现象,就可证明原气体中存在氢气。
-
18、归纳总结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如图所示“一”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请根据图回答问题。(已知:溶液呈中性。)(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酸碱指示剂除外);
-
19、甲站在0.5米/秒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米/秒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甲上行过程中动能(填“增加”“不变”或“减少”)。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图所示,该时刻甲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乙的重力势能,甲的机械能乙的机械能。
-
20、下列物质中:①空气 ②生理盐水 ③碳酸钙 ④汞 ⑤生铁 ⑥冰水混合物 ⑦熟石灰 ⑧氢气 ⑨二氧化碳 ⑩甲烷 ⑪石墨 ⑫硝酸钙
属于氧化物有盐有有机物有(本小题三空都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