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下图是萌萌所在学校本学期开展的安全教育主题活动,开展这些活动旨在(   )

    ◆珍爱生命 远离野泳——防溺水宣传活动

    ◆预防火灾细节做起——消防演练活动

    ◆ 食品安全 你我共护——食品安全宣传活动

    ◆远离欺凌守护青春——预防校园欺凌活动

    ①珍爱生命,增强安全意识

    ②筑牢防线,消除所有隐患

    ③积极预防,严守安全底线

    ④学会自护,掌握自救方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每当暴雨来临,“海绵”绿地就会拼命地吸收水流,转入后方的蓄水池,净化后再汇入邻近河道或者变成消防用水,这让城市的水循环有了“深呼吸”。海绵城市的建设(   )
    A、既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又减少了城市内涝 B、说明我国已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C、保护了生态环境,彻底解决了水资源短缺问题 D、从根本上破解了我国的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
  • 3、受俄乌冲突影响,欧洲各国天然气短缺,电价疯涨;欧洲部分国家的蔬菜生产商正考虑停止温室种植:德国面临制造业“外逃危机”。这反映出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之一是(   )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文化多元化 D、社会信息化
  • 4、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世界近代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
    A、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B、激发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 C、促进了君主立宪制的推广 D、遇制了欧洲列强在非洲的殖民
  • 5、1955年,周恩来在与法国议员代表团会谈时提到,世界上有些人认为中国会容许“两个中国”存在,但中国人民绝不能接受,因为中国是统一的,中国内战的胜利使新的政权取代了旧的政权。关于这段话,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表明中国在中法建交问题上态度强硬 B、反映出中法建交的外部环境尚不成熟 C、强调“一个中国”是中法建交的政治基础 D、体现出中法建交谈判已进入关键阶段
  • 6、1920年,在上海的共产党早期组织领导下,上海机器工会成立。与此同时,陈独秀主编的《劳动界》发文指出,“神圣不可侵犯的工人,竟被资本家压迫了!真是可恼!我们此时应当要去抵抗他,我们此时就应该要有团体”。这表明当时(   )
    A、工人阶级成为革命领导核心 B、早期党组织重视工人运动组织 C、工人阶级斗争意识彻底觉醒 D、建立工会是革命胜利根本途径
  • 7、《魏书·高祖纪》记载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这体现其核心的改革主张是(   )
    A、学习汉族文化 B、重视军事扩张 C、强调经济发展 D、完善法律体系
  • 8、班固在《汉书》中提到“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史料所述局面出现于(   )
    A、公元前2世纪前期 B、公元前2世纪后期 C、公元前3世纪前期 D、公元前3世纪后期
  • 9、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佛教和中国商周时代的青铜器,以下属于这些文明成就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宗教传播的载体 B、都以法律制度为核心 C、都以建筑艺术为标志 D、都是亚非文明的成果
  • 10、阅读以下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人口密度图和悉尼气温与降水图,回答问题。

    (1)、从上图可知,影响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差异的最明显自然因素是(   )
    A、纬度 B、地形 C、气候 D、海陆位置
    (2)、根据悉尼气温与降水图,可以判断下列关于悉尼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悉尼7月份相对比较凉爽

    ②悉尼1月份气温相对较暖

    ③悉尼全年降水量稀少

    ④悉尼年平均气温在15℃-25℃之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阅读如下某校劳动实践场所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校园气象站的海拔大概为(   )
    A、160 米 B、164 米 C、165 米 D、170米
    (2)、关于劳动实践场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实践场地面积最小

    ②乙实践场地适合建水土保持园

    ③丙实践场地适合建茶园

    ④B菜园的采光比A菜园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人们的任何自由和权利都不受干涉和侵害。
  • 1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
  • 14、我国设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开展国家安全教育,主要作用在于加强我国武装力量。
  • 15、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 16、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
  • 17、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
  • 18、2025年4月中旬,沙尘天气突袭全国,说明沙尘暴是我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 19、李白的诗句“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反映了海拔一气候一植被之间的关系。
  • 20、世界文明的发展各具特色,又在相互交融中不断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明古老足迹】

    材料二:【文明交流互鉴】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

    ——摘编自《新华网》

    材料三:【文明守正创新】

    2024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遣产名录、名册。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

    ——摘编自《新华社》

    (1)、根据示意图,按要求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文明进行归类并完成表格内其他内容。

    文明类型

    文明区域(填字母)

    我选择(大河文明/海洋文明),他们的共同点有

    (提示:从自然环境,生产方式,政治制度、文明成就角度归纳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启示:

    (2)、根据材料二,用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印证“文明在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
    (3)、从“中华文化根”的角度,简述中国积极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意义。
    (4)、结合所学,请为“春节”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提出两条可行性建议。
上一页 63 64 65 66 6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