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下列四个情境中采取的维权途径,正确的是(   )

     

    情境

     

    A

    赵老板将欠债者关在地下室打成重伤

    维权途径

    B

    王某捡拾到苏某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

    找一伙人打回去

    C

    培训机构将高考状元的照片用作宣传,拒不撤除

    向人民法院起诉

    D

    邻居家的狗,每晚叫个不停,影响大家休息

    向法律援助中心举报

    A、A B、B C、C D、D
  • 2、对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

    ①做好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勇担责任

    ②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平等待人

    ③同学遇到困难热情帮助——关爱他人

    ④在网络上查找学习资料——维护秩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 3、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是“礼”更是“法”“礼”与“法”,让行人更安心、生命更安全。这体现了(   )

    ①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增进团结友爱

    ②遵守规则主要靠自律,要自觉遵纪守法

    ③尊重能够避免社会摩擦,提高文明程度

    ④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4、学习历史婴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选项

    事实

    推论

    A

    黄花岗起义

    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革命

    B

    九一八事变

    中国人民开始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

    C

    商务印书馆

    中国共产党出版进步书刊重要阵地

    D

    跃进大别山

    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A、A B、B C、C D、D
  • 5、1949年淮海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下表《淮海役人民支前统计表》传递出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民工

    担架

    大小车

    牲畜

    船只

    筹粮

    挑子

    543万人

    30.5万副

    88万辆

    76.7万头

    8500只

    9.6亿斤

    20.6万副

    A、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B、国际社会的理解支持 C、解放军灵活的战略战术 D、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
  • 6、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这是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下列史实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有(   )

    ①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②领导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的最大胜仗

    ③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挺近敌后,将敌人后方变成抗日前线

    ④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辉熄胜利,有力打击了日军的略气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某导演筹拍电视剧《上海滩往事》,背景设置在1923年的上海,下列场景符合历史事实的有(   )

    ①朋友相见多采用鞠躬和握手礼

    ②街头到处播放者《义勇军进行曲》

    ③妇女穿者旗袍,男子穿者西装

    ④南京路上有轨电车和汽车来来往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历史人物见证历史趋势。吴佩乎,北洋军阀。请完成下题,
    (1)、吴佩孚在1919年6月9日向北洋军阀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拍发的通电原文中有“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萃学子,激于爱因热而奔走呼号,前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其情更有可原”等内容。由此表明(   )
    A、同情学生,支持五四运动 B、认为学生行为,以卵击石,不利大局 C、支持政府,反对西方列强 D、认为北洋军阀,以雷霆之势镇压学生
    (2)、1937年10月,日本略军头子亲自拜会吴佩孚,劝说他“出来主持中国的因事,结束与日本的战争,维扩中日和平,组建新政府。”吴佩乎态度坚决,提出“尔就商于我,首须急速撤兵;次则将所有占据地方之军政、财政,及一切行政交还等。”这表明吴佩孚(   )
    A、维护中日和平,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B、反对侵略者,维护民族利益 C、组织抗日战争,实现全国真正统一 D、改组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
  • 9、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右图中所示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 10、右图为某历史救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第四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六课  戊戌变法

    第七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 C、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11、1860年,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䜣在与英法联军代表交涉的过程中,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使得在谈判中更加处于被动。由此可见,当时急需(   )
    A、培养新式人才 B、兴办民营企业 C、组建新式军队 D、进行政治变革
  • 12、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66年

    1875年

    1878年

    事件

    创办福州船政局

    就任钦差大臣

    成功收复新疆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 13、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获取大量战争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 14、右图是某地黄河截面示意图,该地最有可能位于黄河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 15、读寒潮影响我因的路径示意困,回答下题。

    (1)、A地区寒潮几乎影响不到,该地区是(   )
    A、东北平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2)、广州受寒潮影响比北京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广州纬度较低 B、广州海拔较高 C、北京靠近海洋 D、北京地势平坦
  • 16、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劳动。(   )
  • 17、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受到侵犯,所以要学会“信息节食”。(   )
  • 18、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共商建国大计。(   )
  • 19、遵义会议后,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围圈,最后到达陕北。(   )
  • 20、“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上一页 178 179 180 181 18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