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对大家关心的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我一直挂念,一年来,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大家的获得感又充实了许多,”这充分体现了(   )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

    ③我国人权的主体广泛

    ④人民安居乐业是党的根本宗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8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
    A、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B、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 C、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3、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依据之一,一手史料指在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直接记录、遗物、遗迹等,下列各项中可用于研究抗美援朝的一手史料是(   )
    A、电影《志愿军:雄兵出击》 B、老兵袁洪良回忆录 C、文学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 D、自贡籍志愿军书信
  • 4、我国开辟经济特区、构筑对外开放格局的最终目的是(   )
    A、实现特殊经济政策 B、引进外国先进技术 C、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D、推动国家经济发展
  • 5、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表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表述(   )

    ①是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的国情提出的

    ②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已经在我国建立的新形势制定的

    ④说明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从1956年到1966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高昂的热情投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列成就属于这十年的是(   )
    A、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 D、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 7、如图是1959一1994年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导致零售网点减少 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零售网点发展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零售网点大幅增长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零售网点大幅增长
  • 8、刘明同学参加《开心辞典》节目时,有一题难住了他,于是他打电话向你求助,题目是这样的:标志着祖国大陆实现统一的历史事件是什么?你会给他哪个答案(   )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三大改造 D、西藏和平解放
  • 9、中共十八大召开于(   )
    A、2009年 B、2010年 C、2011年 D、2012年
  • 10、西成(西安一成都)高铁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乘坐该高铁列车,沿线我们可以看到(   )
    A、依河筑屋河成街 B、围着火炉吃西瓜 C、都江堰水沃西川 D、世界屋脊人云中
  • 11、用“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来形容内蒙古草原非常恰当,从该诗句中可以看出,内蒙古草原属于典型的( )
    A、热带草原 B、亚热带草原 C、温带草原 D、寒带草原
  • 12、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13、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 15、1956年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从此进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6、抗美援朝战争中出现的战斗英雄有黄继光和邱少云等,中国人民解放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
  • 17、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 18、我国海拔最高的牧区的牧民身穿蒙古袍骑在马上随着畜群缓慢移动,(   )
  • 19、以史为鉴,每个时期的治国措施和政治制度都有不同的影响。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在封建专制时代的中国,只有这一制度刻意显示了公平公正。这一制度淘汰了陈规陋习,拓宽了发现人才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才质量,对维护封建政治统治十分有利,甚至也成了西方公务员制度的模板。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在科举考试中以诗赋为主要标准的科目备受国人青味,这对唐诗的繁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习骅《中国历史的教训》

    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三: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材料四:元朝在中央,分别设立学管全国行政事务、全国军事事务、监察事务的机构……其他地区设置10个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分别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

    ——《元朝的政治制度》

    (1)、材料一中的“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列举史实证明“科举制度在唐朝走向完备”。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的治国理念,举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设置通判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了达到此目的,北宋统治者还采取了哪些措施?
    (4)、材料四描述的是元朝哪一制度?概括其形成的特点?请分别举出元朝在台湾地区和西

    藏地区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

    (5)、综上所述,请你谈谈制度在国家管理中的作用。
  • 20、两宋韵千古,雅俗竞风流,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5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事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曰:“苏湖熟,天下足”。

    ——《陆游集》

    材料三:宋朝具有极其发达的漕运系统,水网分布全国,水路取代陆路成为主要的货运方式。此时出口商品的供给地移至东南地区,宋代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并且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

    ——摘编自高雅婷、代谦《河流上的繁荣:宋朝水路运输与海外贸易》

    材料四: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费尽,才五更又复开张。

    ——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

    材料五: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的三项: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在宋朝有了划时代的突破。……这三种发明都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全部面貌和状态!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摘编)

    (1)、“1005年的协定”是指北宋与辽的哪一约定?请你评价这场约定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重大变化并归纳这一重大社会变化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对外贸易规模扩大并且重心完全转移到海上”的原因。
    (4)、据材料四可以看出东京为市民的生活提供了怎样的便利?
    (5)、任选三项发明中的一项,说明其对世界发展的贡献。
    (6)、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宋朝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上一页 180 181 182 183 18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