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孔子时常感慨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启示我们应该( )A、学习榜样,自我反省 B、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C、学会欣赏,悦纳自己 D、磨砺意志,学会自控
-
2、相遇青春,我们心中开始萌发一些对异性朦胧的情感,对于这一情感,认识正确的有( )
①言行得当,自然大方
②举止得体,互相尊重③主动热情,向往恋爱
④慎重对待,理智处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严弘森被广大网友称为“火箭男孩”,他对天文知识充满兴趣,经常自己动手制作各类模型,并成功和伙伴们共同组装出仿真火箭模型。这启示我们( )
①敢于否定一切
②善于团队合作
③开发创造潜力
④善于调节情绪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许多时期,其中青春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被许多人称为“人生的花季”。下列不属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是( )A、内部器官的完善 B、性机能的成熟 C、自我意识的发展 D、身体外形的变化
-
5、被誉为“亚洲硅谷”,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中心的城市是( )A、巴黎 B、班加罗尔 C、蔚山 D、东京
-
6、关于如下图所示地区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黑色人种为主 B、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C、淡水资源普遍匮乏 D、居民大多信仰基督教 -
7、日本的捕鱼业十分发达。这得益于日本所拥有的( )
①独特的地理位置
②强大的工业
③众多的人口
④独特的“鱼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8、湄公河平原的主要农作物是 (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水稻
-
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了行政区,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个行政机构是( )A、宣政院 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 C、台湾府 D、澎湖巡检司
-
10、下列是辽、宋、夏、金时期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下列正确的有(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宋真宗时,时任宰相的寇准力建宋真宗亲征澶州城,以便鼓舞宋军士气,他当时的军事对手是( )A、党项 B、契丹 C、大金 D、大夏
-
12、“无言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削兵权。”所描述的古代皇帝是( )A、赵匡胤 B、李世民 C、刘彻 D、嬴政
-
13、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推动者。回顾中国古代史,每当政治腐败、百姓生活困顿之时,往往会引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以下农民起义爆发的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巾起义
②大泽乡起义
③方腊起义
④黄巢起义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①④③ D、②④①③ -
14、在我国历史上把某一领域有着杰出贡献的人物称为“圣人”。下列人物与其称号对应正确的是( )A、白居易——诗圣 B、怀素——草圣 C、王献之——书圣 D、张仲景——医圣
-
15、隋朝时,一位官员从今天的洛阳由水路到杭州游览,他先后要经过( )A、江南河、永济渠、通济渠 B、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C、邗沟、江南河、通济渠 D、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1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演变。其中,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下列帝王中,使得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是( )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
17、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以来奋斗历程中一以贯之的政治理想,是最为根本的国家共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12月23日,国务院举行宪法宣誓仪式。国务院总理李强监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国务院及其各部门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组织办法》,国务院任命的35个部门和单位的45名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
材料二:宪法宣传,你我共行。为增强中学生的宪法意识,老师组织大家写倡议书。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宪法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以具体行动热爱宪法,捍卫宪法。为此,我们发出以下倡议:
①学习宪法,了解我国宪法产生和发展历程,理解我国宪法主要内容,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
②
③….…
倡议人:XXX
2025年4月23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宪法相关知识,思考为什么国家工作人员要进行宪法宣誓?(2)、结合所学知识,完善倡议书。 -
18、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的核心内容。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生活镜头



涉及的基本权利或义务
①
②
③
材料二
(1)、请将材料一表格填写完整(2)、材料二漫画中饭店老板的行为启示我们要履行哪项基本义务?(3)、为了号召公民更好地履行这项基本义务,请拟写一条宣传标语。(4)、请从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角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老板进行劝说。 -
1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节选)
(1)、请将表格填写完整。时间
事件
1949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军队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1954年
《》颁布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的宪法。
1956年底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1957年底
第一个五年计划绝大部分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
1956年
中共八大召开,大会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并指出主要任务是
1961年初
为了克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八字方针,并开始实施。
1966年
全面发动起来,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
(2)、提取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叙述完整) -
20、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要)坚持艰苦朴实的生活作风···多开动脑筋,站稳立场,帮助贫雇农彻底翻身。一万慧芬的日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
材料二··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材料三老人回忆:“我6岁那年,全村开始大规模炼钢铁··我们陈集人民公社也成立了·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这时流行的口号。唉,我怎么看着有些不对劲呢?”
(1)、材料一中万慧芬等人是如何帮助当地“贫雇农彻底翻身”的?写出其具体方式。该方式给当时的农民、农村带来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的“组织起来的路”指的是什么?这一条路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转变?(3)、材料三反映出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失误有哪些?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严重失误?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