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王安石认为,国家积贫积弱的根本在于生产少,生产少而民不富,民不富则国不强。以下举措中,旨在解决国家“积贫“问题的有(   )

    ①青苗法

    ②募役法

    ③方田均税法

    ④保甲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如表为两宋时期部分君臣的言论。据此可判断宋朝实行的政策是(   )

    宋太祖

    大臣余靖

    大臣吕中

    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自来武臣在边关,多被文臣所牵制。

    我朝以儒立国,故命宰相读书,用儒臣掌刑狱,以文臣知州。

    A、重商抑农 B、重农抑商 C、崇文抑武 D、重武轻文
  • 3、隋唐盛世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科技与文化,属于这一时期的科技与文化成就有(   )

    ①《大衍历》

    ②《步图》

    ③《资治通鉴》

    ④《千金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如表是隋唐时期社会发展的相关史实和结论,相符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大运河的开通

    加强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

    B

    文成公主入藏

    见证了唐朝的民族交融

    C

    玄奘西行

    促进了中日的友好关系

    D

    安史之乱

    唐朝从此灭亡

    A、A B、B C、C D、D
  • 5、“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栗米白,公私仓康俱丰实。”该诗句真实反映了唐朝的(   )
    A、疆域辽阔 B、政治清明 C、文化灿烂 D、盛世景象
  • 6、唐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藉忠臣。”这可以推测出唐太宗(   )
    A、勤于政事,爱借民力 B、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C、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D、戒奢从简,轻徭薄赋
  • 7、如图是隋朝时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与图中时间点②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隋朝的建立 B、实现全国统一 C、开通大运河 D、爆发农民起义
  • 8、亚洲占世界人口比重逐渐降低,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 9、亚洲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均衡,中国、韩国属于发达国家。
  • 10、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11、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契丹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 12、唐太宗击败东突厥汗国,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天可汗”。
  • 13、隋朝大运河以长安为中心,连接了海河、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
  •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伴随着青春期的变化,我们的情绪也发生着微妙变化,为了解和体验自己的情绪。小林记录了自己一天情绪的变化曲线。

    材料二:情绪ABC理论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而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情绪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材料三:周六下午,小明正在写作业,隔壁传来了练小提琴的声音。十分钟,二十分钟···眼看快半个小时了,琴声还一直不断,这让他十分心烦意乱。

    (1)、观察材料一曲线图,你能提取到哪些信息?
    (2)、根据材料二、三,填写下面图表。

    事件A:写作业时,隔壁传来小朋友练琴的声音长达近半个小时。

    看法 B

     

    新看法 B

     

    情緒 C

     

    新情绪с

    平静

    (3)、以上调节情绪的方法是什么?除此之外,常见的方法还有哪些?
  • 15、七(1)班同学以“如何与青春期烦恼和平共处”为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请你参与,帮助他们化解烦恼。
    (1)、【小洋的烦恼】

    初中以来,我是班里个头最矮的一个,有的同学还叫我“小萝卜头”,为此我很烦恼,也变得有些自卑。

    请你对小洋进行劝解。

    (2)、【小亮的烦恼】

    我和小琳是同桌,我俩经常一起讨论问题。久而久之,有同学就说我喜欢小琳。从那以后,我就不再和小琳说话了。

    请你评析小亮的做法。

    (3)、【小辰的烦恼】

    我不愿意对别人讲心里话,却希望有人能理解我;我中国舞十级,却在艺术节活动上不敢报名。

    青春期的我们,面对这些矛盾心理,请你积极为小辰支招。

  • 16、民族关系是多元社会的重要纽带,和谐共处促进文化交融与社会稳定,历史与政策共同塑造其未来发展方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贞观十五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大量物品,有锦帛珠宝、生活用品、医疗器械、生产工具、蔬菜种子,还有经史、诗文、工艺、医药、历法等书籍。

    材料三: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大事年表(部分)

    时期

    事件

    唐太宗时期

    文成公主入藏和亲,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唐高宗时期

    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中央政府完全统一西域。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唐玄宗时期

    册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回首领为怀仁可汗,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

    唐穇宗时期

    唐与吐蕃订立盟约,立“唐蕃会盟碑”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民族政策?他的这一政策,得到西北各族的拥戴,被尊奉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文成公主入藏有何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采取了哪些方式处理民族关系?
    (4)、综合以上材料,思考对今天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
  • 17、隋唐时期,中国文明发展到了一个高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材料二:……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由政府出面招生,考生“皆怀牒(证件)自列于州县”的自由报考原则,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举凡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天文、地理、民族等各种与国计民生相关的大事,皆可为考试内容……一切以程文(文章)定去留,为草野寒酸之士开辟了登仕之途。

    材料三:

    名片一:①

    名片二:②

    唐代出现的耕作工具,由11个部件构成,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

    唐代出现的灌溉工具,四周缚以竹筒,依靠水力旋转,昼夜不息,并能把低水引用到高地灌溉。

    材料四: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为了巩固隋封建政权的需要,通过运河直达江淮,从而加强洛阳与江南地区的联系,以进一步控制江南。另一方面,关中和河洛地区的物资不足以供应隋中央政府的需要,须转运南方的物资。运河开通后,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是世界上最雄伟的工程之一。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五: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唐朝对外交往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思想?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制度?请根据材料分析其积极作用。
    (3)、将材料三中的名片补充完整。
    (4)、隋朝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请根据材料四,概括他开凿大运河的原因。
    (5)、材料五中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西行取经对佛学有何作用?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材料说明了唐朝怎样的对外政策?
  • 18、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1)、甲地是高原;长江(流向)注入太平洋。
    (2)、从半球位置、热量带的角度描述亚洲的位置。
    (3)、归纳亚洲的地势特点,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 19、小娜是同学们心目中的“开心果”,她内心阳光、勤学好问、乐于助人,在她的影响下,班级氛围和谐融洽。她的故事说明(   )

    ①我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②我们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③我们可以传递美好的情感,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④负面情感尽管不那么美好,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20、走出家门、拥抱绿意成为不少人的放松方式。鸟语花香、翠蔓扶风、绿草茵茵等自然元素能让人心情舒畅。这说明(   )
    A、只要在好环境中就会有好情绪 B、我们能用热情和行动影响环境 C、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和选择 D、美好事物能激发正面情绪感受
上一页 93 94 95 96 9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