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一位古罗马哲学家曾说:“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这启示我们 (   )

    ①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去发现和创造 
    ②没有行动,就没有平凡的生命

    ③充实自己,让生命充满色彩与活力 
    ④生命来之不易,应该敬畏生命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 2、 下列做法最能体现活出生命精彩的是 (   )
    A、小芸参加学校组织的逃生演练、紧急疏散活动 B、小平在学校经常帮助不方便的同桌整理书包 C、小琪在地震发生时,第一个冲出教室 D、小琴通过观察,觉得自己比别人善于表达
  • 3、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某电视剧也有这样一句台词:“亲爱的,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糕得要命,但你会爱上它的。”这些说明 (   )

    ①生活的道路不总是平坦的 
    ②人生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 
    ③人生是由命运来决定的 
    ④我们要以乐观的心态面对挫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 指纹人人皆有,却各不相同,故被称为“人体身份证”。这表明人的生命具有(   )
    A、短暂性 B、社会性 C、智慧性 D、独特性
  • 5、 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小斌“网”事

    (1)、 联系《小斌“网”事》,谈谈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
    (2)、 根据所学知识,分别给漫画中的小斌提一些忠告
  • 6、 小敏与人交往时总爱打听别人的小秘密,并四处传播。有人提醒她这样做会侵犯别人隐私。她却说:“我说的都是事实,我不说,反而是我不诚实。”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讲诚信不排除必要的沉默 B、讲诚信也就没有了隐私 C、讲诚信要比尊重隐私重要 D、尊重隐私很难做到诚信
  • 7、 小韦发现自己的科学考试成绩多加了10分,一番犹豫之后找到老师,将分数改正过来。虽然“学习进步奖”丢了,但小韦觉得心安。小韦的这一做法所遵循的价值准则主要是 (   )
    A、公正 B、敬业 C、友善 D、诚信
  • 8、《论语》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与这一观点的意思一致的有(   )

    ①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②以诚待人,以信交友 
    ③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A、①② B、 C、④C.②③ D、①④
  • 9、 近年来,利用网络对青少年实施诱拐、欺诈等案件时有发生,为避免此类侵害,我们应该 (   )

    ①提高警惕,安全上网 
    ②抵制诱惑,拒绝上网 
    ③谨慎交友,防止上当
    ④保护隐私,避免泄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0、 当下许多中小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热衷于通过各种搜题、解题软件来做作业。这 (   )
    A、是合理利用网络的表现 B、充分体现“互联网+”的优越性 C、可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D、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 11、 某地理兴趣小组赴山区开展登山旅行活动。读该山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 该兴趣小组设计的①②③三条线路中适合徒手攀岩的是哪条?请说明理由。
    (2)、 简要说明图中村庄的空间分布特点。
    (3)、 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请结合地图举一例说明此观点。
  • 12、 下列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正确反映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是 (   )
    A、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分布 B、山谷中的村落呈团状分布 C、洪涝区的村落分布在高地上 D、干旱区的村落沿铁路分布
  • 13、 如图所示,A点位于B点的 (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 14、 北京地处40°N、116°E附近,下列关于北京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北半球、东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B、南半球、东半球、低纬度、南温带 C、北半球、西半球、中纬度、北温带 D、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南温带
  • 15、 小明在画学校平面图,测得学校教学楼与学生食堂的直线距离是200米,如果画到平面图上是20厘米,那么该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   )
    A、1:20 B、1:200 C、1:1000 D、1:10000
  • 16、 读“某发展中国家 2000~2055 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国 2000~2020 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某发展中国家2000-2055年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

    A、0~14 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提高 B、15~64岁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50% C、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明显下降 D、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均超过10%
  • 17、 历史学家黄仁宇将秦汉时期称为中国的“第一帝国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汉文帝认为农业是立国之本,时常提醒百官劝课农桑。他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为三十税一。这样,农业得到较大发展,粮价大幅降低。汉初来一石值五千钱,文景时降到一石仅值数十钱至十余钱。

    材料三:孝武(汉武帝)穷奢极欲……外事四夷……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

    ——《资治通鉴》

    (1)、 秦完成统一大业是在何时?比较材料中秦汉疆域图,写出西汉开始对哪一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
    (2)、 材料二反映了西汉的哪一盛世局面?对西汉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3)、 材料三认为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请从政治、经济、思想和民族关系方面任选两个角度进行说明。
    (4)、 根据上述材料,归纳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代时期,理想中的天下是一个以华夏为中心的政治共同体。春秋时期,华夏大地上出现了多个政治实体并存的格局,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并未动摇对“天下共主”的追求,而是在规划并指点着中国历史如何重新通向大一统。

    ——摘编自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

    材料二:迨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宇内,统治时期虽极短促,于“古人之遗法,无不革除;后世之治术,悉已创导”。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三代”是哪三代。身处乱象时代的孔子提出的政治主张及其政治目的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始皇”是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
    (3)、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什么?
  • 19、 秦统一后,由政府统一铸造通行全国的货币(如图所示)。这一举措 (   )

    A、加强了各地的行政管理 B、加强了各地的交通往来 C、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 D、有利于各地的文化交流
  • 20、 明代才子解缙在一首诗中写道:“石渠南北引湘漓,分水塘深下作堤。若是秦人多二纪,锦帆直是到天涯。”与该诗有关的史实是 (   )
    A、大禹治水 B、兴修都江堰 C、开凿灵渠 D、开通大运河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