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如图所示,y轴表示的是 (   )

    A、近代中国抗击外来侵略的历程 B、中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探索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D、近代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程度
  • 2、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最符合澳大利亚地势特征的是 (   )

    A、南北高、中间低 B、中间高、四周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西高、中间低
  • 3、 如图所示为我国沿 43°N 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下列对图中四地描述正确的有 (   )

    a. ①地平坦辽阔,被称为“牧人的天堂”

    b. ②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③地是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一年两熟

    d. ④地拥有亚洲面积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A、ab B、cd C、ad D、bc
  • 4、读下列四幅经纬网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果四幅图的图幅大小相等,则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 B、 C、 D、
    (2)、①地位于②地的 (   )
    A、正南方向 B、正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南方向
  • 5、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山谷线的一幅是 (   )
    A、 B、 C、 D、
  • 6、 湾区,是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策识湾区】

    材料一: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后,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强全省重点湾区互联互通,推进沿海大平台深度开发,大力发展湾区经济。

    【地图看湾区】

    材料二:

    【数据析湾区】

    材料三:

    粤港澳大湾区

    杭州湾区

    城市(个)

    11

    7

    面积(km²)

    56292万

    52204万

    人口(万)

    7000

    5500

    专利申请(个)

    约190000

    约65000

    (1)、 根据材料一,写出中共中央和浙江省的决策所体现的区域发展思想。
    (2)、 根据材料二,分别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描述两大湾区的差异。
    (3)、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条件。
  • 7、“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小丽沿着图中①→②→③→④的线路出发了。读图,回答问题。

    (1)、她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 (   )
    A、蒙古包—虎跳峡—都江堰—窑洞 B、虎跳峡—都江堰—窑洞—蒙古包 C、窑洞—蒙古包—虎跳峡—都江堰 D、都江堰—窑洞—蒙古包—虎跳峡
    (2)、在某地,她欣赏了那达慕大会上的赛马、摔跤等表演。该地是 (   )
    A、 B、 C、C.② D、
  • 8、 下列以色列发展绿洲农业的举措,可以为其他干旱地区提供借鉴的有(   )

    ①实行节水农业 
    ②种植附加值高的作物 
    ③使用喷灌和滴灌技术 
    ④实行机械化作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9、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是世界上迄今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被联合国称为“全球治沙样本”。读图,回答问题。

    (1)、库布齐沙漠所处区域 (   )
    A、位于黄土高原 B、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C、位于南方地区 D、位于陕西和山西交界处
    (2)、库布齐沙漠的治理总面积达6460平方千米,绿化面积达3200多平方千米,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巨变告诉我们 (   )
    A、荒漠化是我国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B、必须把治沙放在生态环境建设的首位 C、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可以不要经济发展 D、改善生态环境能有效促进可持续发展
  • 10、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生产生活各具特色。如图所示,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有(   )

    a. ①处主要地形为平原,盛产小麦、玉米、大豆等旱地作物 
    b. ②处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
    c. ③处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地势崎岖不平 
    d. ④处牧民冬季会喝青稞酒暖身

    A、ab B、cd C、ac D、bd
  • 11、 波斯湾地区与我国新疆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同之处是 (   )
    A、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B、位于内陆,气候干燥 C、沙漠广布,河流较少 D、终年高温少雨
  • 12、 如图所示,M海域及其沿岸地区 (   )

    A、石油资源丰富 B、森林面积广阔 C、土壤深厚肥沃 D、终年高温多雨
  • 13、 如图所示山脉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 B、 C、 D、
  • 14、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一所示大洲及甲山脉、乙河流的名称。
    (2)、根据图二,分别写出伊基托斯和巴西利亚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
    (3)、相对于B区域而言,A 区域城市分布较(填“多”或“少”)。根据图示资料及所学知识,从自然角度分析两区域城市数量差异的成因
  • 15、凝望秦岭山,守护母亲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我国的中央水塔,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他还指出,建设绿色秦岭,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材料二

    引汉济渭工程简图
    资料卡
    引汉济渭工程是陕西省内
    的“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
    每年可从汉江向渭河调水15
    亿立方米,惠及总计2348万人
    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用水。此
    外,可有效回补过度开采的地
    下水,防止城市地质灾害。
    (1)、写出“秦岭和合南北”的含义。
    (2)、汉江和渭河分别是我国哪两大河流的重要支流? 根据地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汉江和渭河水文特征的差异。
    (3)、综合上述材料,概述引汉济渭工程建成带来的积极影响。
  • 16、冰雪运动正在成为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运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一 京张两地环境条件
    图二 张家口崇礼区某滑雪场
    图三 世界主要滑雪场地理分布图
    注1:2022年2月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冬奥会在张家口崇礼区设有四个滑雪项目的比赛场馆。京张高铁、崇礼铁路等使北京到张家口只要
    0分钟。
    注2:在欧美国家,滑雪不仅仅是一种体育运动,而且演变成了一种生活方式。
    (1)、根据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张家口崇礼区能成功举办冬奥会雪上项目的有利条件。
    (2)、根据图三,说说世界主要滑雪场的地理分布特征,并列举形成此特征的人文因素。
  •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芒果树喜温暖、喜光,多生于海拔200~1350米的山坡、河谷地带,温度在25~30℃和年降水量为700~2000毫米的地区。四川省攀枝花市是世界上纬度最高、品质最优的芒果生产基地。

    攀枝花市自然环境资料

    1月均温 

    13.6℃

    7月均温 

    25.2℃

    年均降水量

    760~1600毫米

    年日照数

    2300~2700小时

    (1)、据图描述攀枝花市及周边地区的地形特点。
    (2)、根据材料,分析攀枝花市种植优质芒果的优越气候条件。
  • 18、人们因地制宜,创造着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珠三角环境资源

    人口

    4000多万

    温度带

    大部在热带

    年均温

    21~23℃

    1月均温

    13~15℃

    7月均温

    28℃以上

    年均降水量

    1500毫米以上

    平均海拔

    50米

    核心城市

    广州、珠 海、中山、深圳等

    (1)、从地理位置的角度,说说珠三角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独特理由。
    (2)、联系材料,分析在珠三角建设现代化农业基地有利的自然条件。
  • 19、“毛乌素沙漠即将被消灭。”40多年来治理沙漠的决心,加上现代生物科技及科学放牧管理,位于陕西、内蒙古两省交界的这片茫茫黄沙土,有80%的土地得到了有效改善,如今已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原和农田。据此回答问题。
    (1)、毛乌素沙漠即将被消灭,得益于治理过程中(   )

    ①坚持因地制宜的思想方法 
    ②科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③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 
    ④坚持了“环保唯一”的原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毛乌素沙漠变成了绿油油的草原和农田,这能够(   )

    ①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当地环境 
    ②促进产业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③解决环境问题,建成美丽中国 
    ④缓解沙漠化,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 20、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安吉县余村考察时说:“这里的山水保护好,继续发展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这告诉我们要坚持(   )
    A、建设生态文明,限制经济发展 B、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和谐统一 C、把经济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D、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区域大发展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