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在期末综合素质评价活动中,初中生小丽收到了四幅关于自己的“画像”……

    (1)、根据四幅画像,小丽可以从哪些途径认识自己?
    (2)、四幅画像都反映了学习方面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为小丽学会学习出谋划策。
    (3)、结合四幅画像,从“做更好的自己”角度,为小丽的健康成长提一些建议。
  • 2、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以下是同学们搜集到的历史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技术创新】

    名片一: 石锛

    名片二: 双镰铁范

    ①____石器, 长方形, 单面刃, 装上木柄可用作砍伐、刨土。是新时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主要的农业生产工具。

    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铁质工具的普及带动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推动了奴隶社会向____②____社会过渡。

    【制度创新】

    名片三:

    名片四 商鞅变法

    政治

    确立县制, 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建立户籍制度, 加强对人民的管理。

    严明法度, 禁止私斗。

    经济

    统一度量衡。

    军事

    补充材料: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思想创新】

    名片五: 孟子

    名片六: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思想, 认为得民心者才能得天下, 用户正义的战争。代表著作《孟子》

     
    (1)、将名片一、二补充完整,并再举一例生产工具的技术创新
    (2)、将名片三标题补充完整,请用一句话概括该制度的作用。
    (3)、根据补充材料,完善名片四中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
    (4)、请你仿照名片五,选择“老子、孔子、墨子、韩非等诸子百家”中的一位,为他设计一段解说词。
    (5)、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你以“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流畅、字数50字以上。
  • 3、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巩固篇】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的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 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或许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中国历史十五讲》

    【经济发展篇】

    材料二:从武帝元狩三年,桑弘羊正式主持财政经济改革,认为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工商业部门必须由国家牢牢地把握在手中。于是在全国各地盐铁产区设立盐官三十五处、铁官四十八处…… 杜绝了汉初以来民间私铸金钱的流弊,结束了汉初以来币制紊乱的状况。

    ———《中国通史》

    【边疆治理篇】

    材料三:在汉朝政权征服大宛之后,西域诸国与之建立了臣服关系,西汉政权也逐渐开始了对西域的管辖和治理,并形成诸多创新措施……确保了中国西部边疆的稳定,成为后世效仿传承的范式。

     ———《汉朝政权对西域民族地区的革故鼎新》

    【思想统一篇】

    材料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 

     ———《中国史十五讲》

    材料五: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天人三策》

    (1)、根据材料指出“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是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开创于哪一朝代?为巩固这一制度,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政治领域的措施?
    (2)、根据材料指出桑弘羊主要采取了哪两项措施加强中央对全国经济的掌控?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西汉对西域的管理机构及其设立的影响。
    (4)、汉武帝是如何完成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他的这些举措有何影响?
    (5)、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大一统”的认识。
  • 4、某校七年级 (3) 班同学们就学习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小宁:只要成绩好,就是学习好。

    ▲小江:我们参加徒步演练也是学习。

    ▲小海:我赞同小江的说法,上次我不小心崴了脚,同学们悉心照顾我,既让我感受到了同伴的关怀,也让我懂得了要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从以上同学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 ( )

    ①学习就是为了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
    ②学习是不断探究、体验和感悟的过程

    ③我们能够在学习中学会关爱他人 
    ④一切经历中的学习能够引发我们的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为此,今年“五四”期间,我市某中学举行了“中国梦,少年行”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表感想,以下同学发言,你赞同的是 ( )

    ①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②青少年还小,中国梦离我们很遥远

    ③“少年行”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④青少年要敢于做梦、勇于追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6、老子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苏格拉底说:“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这两句名言共同说明的道理是 ( )
    A、正确认识自己很重要 B、每个人都能正确认识自己 C、只有自己才能解读、认识自己 D、正确认识自己保证了我们做事成功
  • 7、金秋九月,我们带着几许新奇、几许梦想,步入了初中,开启了我们的中学生活。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别样的天地,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富有挑战的课程、丰富的社团活动中学生活 ( )

    ①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③为我们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④是没有烦恼和忧愁的快乐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器、瓷器、茶叶、桃、李、杏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材料说明丝绸之路是 ( )
    A、外交之路 B、文化之路 C、科技之路 D、商贸之路
  • 9、下表所示是汉朝的部分科技和文化成就。汉朝取得这些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根源是( )

    项目

    成就

    与西方比较

    数学

    《九章算术》正负数加减运算法则

    最早

    造纸术

    西汉: 劳动人民制造麻纸:

    东汉: 蔡伦改进造纸术。

    最早

    地震测量

    东汉: 张衡发明候风地动仪

    早1700多年

    A、国家疆域实现统一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 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民族联系与中外交流加强
  • 10、秦始皇嬴政既是千古一帝,也是位暴君。下列史实可以证明秦始皇是位暴君的有 ( )

    ①赋税沉重 
    ②大兴土木,修建骊山墓

    ③焚书坑儒 
    ④连坐等严苛的法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1、下图是湘西里耶古城出土的“里耶秦简”,曾是秦朝洞庭郡迁陵县的衙门档案,上书有“迁陵洞庭郡”五字。 “里耶秦简”上书的内容反映了秦朝实行( )

    A、皇帝制度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度 D、君主专制制度
  • 12、青铜器的杰出代表——司母戊鼎,因是腹内壁上铸有“司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 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它的出现反映了我国 ( )
    A、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 B、青铜铸造业的发展历程 C、商周时期青铜制作的高超工艺 D、鼎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 13、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如图空框①②③应依次填入的是 ( )

    A、夏朝、西周、秦朝 B、夏朝、东周、秦朝 C、秦朝、西周、夏朝 D、秦朝、东周、夏朝
  • 14、下表整理自史书对传说中的炎帝后裔的相关记载。据此推知,炎帝后裔部落当时 ( )

    炎帝后裔

    功绩

    烈山氏

    以善于烧山种田而闻名

    烈山氏子“柱”

    被尊奉为谷物之神——稷

    共工氏

    以善于平治水土著称

    共工氏子“后土”

    被尊奉为土地之神——社

    A、主要从事农业生产 B、最先过上定居生活 C、农业生产技术先进 D、最早人工种植谷物
  • 15、在大汶口晚期墓葬中,明显地分成大墓和小墓群。大墓中,死者往往随葬大批财物,有的随葬陶器多达120多件,甚至有镂花象牙筒、鳄鱼鳞板、玉铲、龟甲等珍奇物品。而其他许多小墓只有才容得下尸体的小坑,除一具白骨外别无他物。这表明当时 ( )
    A、私有财产不可侵犯 B、阶级国家开始建立 C、出现严重贫富分化 D、原始社会已经解体
  • 16、下图图I是五千年前辽河上游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图II是同时期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出土的龙首纹玉镯,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早期中华文明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B、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特点 C、南北文化格局的逐渐融合 D、不同文明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 17、学习是中学生的重要任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会耽误学习。( )
  • 18、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 )
  • 19、学习,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提升了我们的能力和智慧。( )
  • 20、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它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 )
上一页 548 549 550 551 55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