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历史人物见证历史趋势。吴佩乎,北洋军阀。请完成下题,
    (1)、吴佩孚在1919年6月9日向北洋军阀政府大总统徐世昌拍发的通电原文中有“大好河山,任人宰割,稍有人心,谁无义愤。彼莘萃学子,激于爱因热而奔走呼号,前后继,以草击钟,以卵投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其情更有可原”等内容。由此表明(   )
    A、同情学生,支持五四运动 B、认为学生行为,以卵击石,不利大局 C、支持政府,反对西方列强 D、认为北洋军阀,以雷霆之势镇压学生
    (2)、1937年10月,日本略军头子亲自拜会吴佩孚,劝说他“出来主持中国的因事,结束与日本的战争,维扩中日和平,组建新政府。”吴佩乎态度坚决,提出“尔就商于我,首须急速撤兵;次则将所有占据地方之军政、财政,及一切行政交还等。”这表明吴佩孚(   )
    A、维护中日和平,推翻国民政府统治 B、反对侵略者,维护民族利益 C、组织抗日战争,实现全国真正统一 D、改组国民党,注入新鲜血液
  • 2、历史地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右图中所示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淮海战役 C、百团大战 D、淞沪会战
  • 3、右图为某历史救材的部分目录。这部分目录的主题应该是(   )

    第四课  洋务运动和边疆危机

    第五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

    第六课  戊戌变法

    第七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 C、中国完全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 4、1860年,留守北京的恭亲王奕䜣在与英法联军代表交涉的过程中,深感“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使得在谈判中更加处于被动。由此可见,当时急需(   )
    A、培养新式人才 B、兴办民营企业 C、组建新式军队 D、进行政治变革
  • 5、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经历,他是(   )

    时间

    1866年

    1875年

    1878年

    事件

    创办福州船政局

    就任钦差大臣

    成功收复新疆

    A、林则徐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之洞
  • 6、有人说,英法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给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以下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获取大量战争赔款 B、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C、增加新的通商口岸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 7、右图是某地黄河截面示意图,该地最有可能位于黄河的(   )

    A、源头 B、上游 C、中游 D、下游
  • 8、读寒潮影响我因的路径示意困,回答下题。

    (1)、A地区寒潮几乎影响不到,该地区是(   )
    A、东北平原地区 B、华北平原地区 C、黄土高原地区 D、青藏高原地区
    (2)、广州受寒潮影响比北京小的主要因素是(   )
    A、广州纬度较低 B、广州海拔较高 C、北京靠近海洋 D、北京地势平坦
  • 9、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积极参劳动。(   )
  • 10、在网络上个人隐私容易受到侵犯,所以要学会“信息节食”。(   )
  • 1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共商建国大计。(   )
  • 12、遵义会议后,红军跳出了敌人围追堵截的围圈,最后到达陕北。(   )
  • 13、“民族、民权、民生”合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
  • 14、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
  • 15、夏季风具有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旱涝灾害,冬季风则比较稳定。(   )
  • 16、我国疆域辽阔,陆地面积有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   )
  • 17、学习了第四单元《维护国家利益》后,八年级各班分别以“国家好,大家才会好”和“维护国家安全”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主题一  国家好,大家才会好】

    材料一  在黎巴嫩局势日益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在黎中国公民的安全,迅速启动撤侨机制。中国政府先后分两批从黎巴嫩撤出215名中国国民。中国政府这次高效撤侨,被港澳台媒体及德国之声等欧洲媒体大篇幅报道,很多黎巴嫩当地人也称赞中方对本国侨民的关怀。

    从“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角度,结合材料谈谈对“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的理解。

    (2)、【主题二  维护国家安全】

    八年级学生围绕“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的主题,举办了宣传活动。请结合展板内客,回答下列问题。

    展板一

    序号

    古典诗词

    1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曾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2

    《出塞》

    泰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救胡马度阴山。

    上述两首诗词分别反映了国家安全中的安全和安全。

    (3)、展板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十一条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第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都有防范、制止间谍行为,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请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要维护国家安全?

    (4)、展板三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我们青少年在行动:

    ①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请将展板三的内容补充完整。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诚实守信进章守法】2024年十一国庆长假期间,小跟随父母自驾出游,一路上记录下来许多见闻:

    “见闻一”

    “见闻二”

    "见闻三”

    “见闻四”

    2024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推免招生中,有4名学生在推免选拔过程中单方面违背承诺书相关条款,导致学校招生名额浪费、招生计划被打乱,损害了其他申请人的利益,自身被列入不诚信名单。

    浙江某加油站使用作弊软件操控加油误差,导致加油缺斤少两,欺骗消费者,相关部门发现后及时查处,涉事加油站已被关停。

    湖南某国际旅行社以低价招游客,向游客隐瞒行程中包含购物店和自费旅游项目的情况,并以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标准向地接社支付费用,以此获取差价利润。该旅行社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湖南省以“诚信长沙”建设为抓手,深入挖掘和传播老兵徐正祥替战友尽孝数十载、理发师唐金连承诺3元理发20年不涨价等感人事迹,推动诚信建设融入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滚厚社会氛围,为“网红长沙”擦亮文明底色。

    (1)、请从道德层面谈谈材料中的“见闻”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2)、旅行社的行为对我们做到遵章守法有何警示?
  • 19、“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近代以来,多少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从不同的角度努力奋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日本舰队的突袭,他指挥“故远”舰奋勇作战,曾鼓励全舰官兵道:“吾翠从军卫图,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后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甲午名将▲》

    材料二  5月4日下午,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院校的3000多名爱国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他们高“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口号……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①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②北伐战争是在共产党提出的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军间的口号下进行的,在北伐进军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在军队政治工作和发动工农群众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加伦等苏联军事顾问的帮助和苏联提供的物资支援也起了重要作用。北伐战争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出的硕果。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战役的场景?请将书名补充完整。
    (2)、材料二所述爱国行动后,中国历史进入哪一新时期?材料中哪句口号最能反映此次运动的性质,性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出国共两党“齐心协力”的两个重要史实。
    (4)、根据材料三②,概括北伐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 20、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通商,在县城北郊划定租界,在黄浦江边筑起大批港口设施,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入长江门户,开始了一段“依港兴市”的历程。

    ——摘编自陆伟芳《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

    材料二:1920年初的上海,在国人尚在朦朦胧胧的睁眼之际,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的中心一上海,已出现中国工运风起云涌的开端。之后也迎来了它的第一次红色破蛹,于风雨如磐的险峻岁月中,谱写了浩然正气的革命开篇。

    ——摘编自《红色之源: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开创的若干第一》

    材料三:今天的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它与邻近的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构成长江三角洲,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1)、结合所学知识,写出与材料一“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通商”相关的条约名称。
    (2)、写出材料二中最能体现上海是红色之源的历史事件。并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分析上海能成为红色之源的原因。
    (3)、根据图1和材料三,分析上海成为我国最大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
上一页 173 174 175 176 1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