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20世纪60年代,亚非拉地区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通过建立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等形式,联合反对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由此可知,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共同作用是(   )
    A、形成多极化的世界格局 B、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 C、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 D、构建了区域经济集团
  • 2、民众的日常生活能够反映时代特点。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现于1828年英国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乘坐火车出门旅行 B、生活中出现塑料制品 C、穿着人造纤维服饰 D、晚上家家户户亮电灯
  • 3、恩格斯曾指出:“罗马法是资本主义前的商品生产的完善的法,但是它也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它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这说明(   )
    A、《权利法案》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B、《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 C、汉谟拉比制定了世界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D、《十二铜表法》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 4、2025年1至3月,海峡两岸樱花文化季活动在福建举办,来自台湾省的350余名台胞参加,开展两岸青年同观影、非遗文化交流等10余场活动。这体现了(   )
    A、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 B、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就可以实现祖国的统一 C、增进经济合作能夯实两岸统一的经济基础 D、弘扬中华文化能增进两岸统一的文化认同
  • 5、下面两幅拍摄于1972年的照片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外交取得重大突破 B、中美、中日正式建交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
  • 6、诗以言情,歌以咏志。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历程中曾有一组歌唱到“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干锤百炼不怕难”。这歌颂的是(   )
    A、抗日精神 B、建党精神 C、长征精神 D、铁人精神
  • 7、《梦粱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万物所聚,诸行百市”,“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这主要反映宋代(   )
    A、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 B、商业繁荣的程度 C、海外贸易的范围扩大 D、新的商业区出现
  • 8、下列文物图片共同体现的主题是(   )
    半坡遗址出土玉蟾岩遗址出土河姆渡遗址出土
    A、黄河流域农业 B、早期国家出现 C、远古的手工业 D、原始农耕生活
  • 9、读图,回答下题。

    (1)、最能领略到“会当凌绝顶”意境的位置是(   )
    A、 B、 C、 D、
    (2)、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A、③处很适合开展露营活动 B、图中公路弯曲利于降低施工难度 C、⑤处有发育成河流的条件 D、图中区域的地形类型以丘陵为主
  • 10、图是某大洲东部地区的传统民居之一。为深入探究该区域特色,某同学制作了下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1)、该区域的典型特色是(   )
    A、现代化牧场 B、沙漠绿洲 C、逐水草而居 D、石油宝库
    (2)、下列各项中,与示意图体现的地理学科理念吻合的是(   )
    A、中南半岛人们的饮食以米制品为主 B、日本多优良港湾鱼类资源十分丰富 C、亚洲的大江大河总体呈放射状分布 D、安第斯山区自然景观垂直差异明显
  • 11、检察机关以涉嫌破坏军事设施罪对许某提起公诉,体现了对国家安全的维护。(   )
  • 12、初中生小梅遭受徐某性骚扰,她应该到公证处对徐某进行控告。(   )
  • 13、古印度与古希腊文明是亚欧文明的发源地,均位于大河流域。(   )
  • 14、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
  • 15、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
  • 16、相同图幅的地图,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粗略。(   )
  • 17、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洋,轮廓大致呈“S”型。(   )
  • 18、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阅读材料,回问题。

    材料一  复兴之路

    材料二  改革之路

    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停顿、不止步,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注:2024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30%。2024年中国(P增长达到5%,远超全球平均水平,预计2025年的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至4.5%,但仍高于世界银行早先预测的4.1%。

    材料三  创新之路

    “嫦娥”揽月,“天和”驻空,“天问”探火,“地壳一号”挺进地球深处,“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投入运营,嫦娥六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创举……一项项“大国重器”闪亮登场。同学们围绕上述材料进行了如下交流:

    同学A:近年来,我国科技成绩斐然,我国已经成功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我为祖国感到自豪。

    同学B:你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认识到……

    同学C:科技创新喜报频传,但是创新只是为了满足个人兴趣,与大众的车福生活无关。

    材料四  奋进之路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部分):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1)、请将材料一年代尺中的①②处补充完整。
    (2)、请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始终坚特改革开放不停顿、不止步"的原内。
    (3)、针对材料三中的对话,请将同学B的对话补充完整,并列举两项实例反驳同学C的言论。
    (4)、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为材料四中月标的制定提供主要理论依据,并谈谈你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怎样的努力。
  • 19、近年米,短视频这一新兴视频品类深受网友喜爱,某班同学对此开展调查,撰写报告,请你参与。

    展开调查

    【典型案例】

    暌违三年,李子发布视频回归,展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漆器之美。传统漆器工艺已有八千多年历史,其制作过程禁复、技法独特,呈现出中国传统美学的细腻。李子柒视频中制作的漆器衣柜绘有金色麒麟图案,寓意紫气东来、吉祥长寿。这是对家人机福的表达,更体现了她巧妙的文化创新:用独有的方式,将传统工艺与当代生活关联,赋予漆器新的生命与温度。

    摘编自学习强国平台

    【多样发声】

    网友A前排打卡!我的解压神器回来啦!因为李子染让国内更多的青年人关注农业,甚至海外格外的人们都能了解中国田园生活的美好、这是独属于我们中国人的诗意和浪漫,恭喜回归!
    网友B我就不爱看她的视频!我最喜欢土狗剧了,完全不用动脑子,一看就停不下来!不过我已经掏了13.9买了全集,为什么又要付69元?

    展开调查

    【多方行动】

    2021年,各地两会期间。短视频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阎晶明建议要优化短视频内容,帮助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

    2021年7月以来、网信部门深入开展“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累计清理拦截涉未成年人违法不良信息430万余条,处置账号13万余个,关闭下架网站平台2 000余个。

    某平台官方透露,2021年5月以来累计已处罚涉色情低俗违规内容的账号3.2万个,配合公安机关抓捕嫌疑人34名。

    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要求平台应向消费者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并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实现,对于定价方式、自动展期和续费的限制条件以及格式条款的使用都需要进行明确信息披露,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

    (1)、传统文化之美是不变的“顶流",从【典型案例】中概括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
    (2)、高流量短视频激发思维花火,请你根据【多样发声】,提出观点并加以说明。
    (3)、短视频的高质盘发展需要各方的努力,综合材料结合所学,阐述如何促进该行业更好地发展。
  • 20、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大钊,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他们(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中看到了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群众行动起来所产生的无与伦比的威力……五四运动后,在知识分子中间,“劳工神圣”的呼声空前高涨,他们开始注意劳动人民的切身问题,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甚至提出与劳动人民相结合的问题。

    ——摘编自丁守和、殷叙葬《从五四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站起来

    富起来

    强起来

    材料四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1)、恨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概括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2)、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阐述"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的认识。
上一页 170 171 172 173 17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