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之江社会法治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区六校联考2025年中考社会法治6月三模试卷
- 浙江省2025年浙里中考考前对标适应性社会·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开卷)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历史与社会二模试卷
- 浙江省嘉兴市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社会适应性练习(二)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2025年九年级学生学科素养检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2025年初中毕业升学第二次模拟考试社会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瓯海、乐清、苍南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第二次学科素养测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1、域外蔬菜的传入丰富了国人的餐桌。下列蔬菜传入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胡萝卜,12世纪经伊朗传入中国
②菠菜,贞观年间经尼泊尔传入中国
③大蒜,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国
④辣椒,300多年前从海路传入中国
A、③②①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 -
2、某古代书籍《x·种谷》记载:“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良田宜晚种,薄田宜种早。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x省略的书名最有可能是( )A、《伤寒杂病论》 B、《齐民要术》 C、《资治通鉴》 D、《本草纲目》
-
3、新疆被称作“离海最远的地方”,高山湖泊、高海拔和雪域活水共同创造的纯净富养环境使得众多湖泊成为冷水鱼类的新家园,实现“海鲜陆养”。阅读新疆简图,完成下题。(1)、新疆发展海鲜产业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沙尘暴多发,可带来营养物质 B、多外流河湖,养殖水域较广阔 C、铁路穿城过,交通便利市场广 D、多冰雪融水,水温较低水质好(2)、新疆实现“海鲜陆养”带来的有利影响包括( )
①带动当地居民就业②提高当地水资源的储备
③丰富内陆居民食材④提高当地水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读图1图2,回答下题。(1)、中老泰国际铁路通道指的是昆明至泰国曼谷铁路。下列关于中老泰铁路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温带 B、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C、地处南亚,濒临海洋 D、地处东亚,远离海洋(2)、中老泰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有( )
①地形较崎岖,地质灾害多
②河流数量少,流速较平缓③人口较稀疏,劳动力不足
④夏季多暴雨,易爆发山洪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嫦娥六号发射成功,为探索月球背面做出重要贡献。这体现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
-
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
-
7、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当今世界局部冲突的重要根源。( )
-
8、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的专制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
-
9、元朝海上交通范围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
-
10、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 )
-
11、地处安第斯山区的瑞士,旅游业发达,国民生活水平较高。( )
-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授权侍卫亲军锦衣卫,监管对臣民的监视、侦查。
材料二:故宫的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三:
乾隆时,朝中大臣胡中藻的诗里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的句子,乾隆看了竟说:“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结果,胡中藻被杀,祸及友人。
(1)、简要概述材料一中反映的官制变化有哪些。(2)、材料二中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材料三所反映的现象的共同影响是什么?(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发展的基本趋势。 -
13、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多元共存】
材料一:北宋只有300年的历史,这期间,中原北部地区混杂居住的许多民族又为中华民族增加了新的多元因素。也看到两个民族乃至更多民族趋向融合的迹象,少数民族的崛起往往得助于汉人。
——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请举两例论证材料一中画线部分的观点。
(2)、【时代潮流】材料二:中国历史是一个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与分裂》
材料三:元朝形势图
从疆域治理角度,写出元朝在材料三图中①地所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及其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从中国历史发展中得到的启示。 -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户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
南方
北方
户数
占全国户数比例
户数
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代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24760
62.9%
6624296
37.1%
材料二:朝廷在故都(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常熟,天下足。”
——《渭南文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到北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3)、由上述材料可知,促进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请为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提出你的建议。 -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真宗皇帝嗣位之始,专用文德,于时旧兵宿将,往往沦没,敌骑深入,直抵澶渊,河朔大骚,乘舆北幸。于是讲金帛啖之之术,以结欢好。自此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元昊称帝后,宋夏战争不断。夏军虽胜,得利不多……元昊不得已,乃利用宋廷急于求和的心理,通过辽国,压宋议和。经过讨价还价,元昊取消帝号,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以“岁赐”的名义,给夏银、帛、茶。
材料三: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某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辽之间“以结欢好”签订了什么盟约;有何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宋与西夏的关系变化。(3)、 根据材料三,指出辽宋夏时期民族文化交往呈现的特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北宋与辽、西夏订立和约,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积极作用? -
16、唐朝疆域空前辽阔、声誉远播,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开创,为盛唐奠定基础。唐高宗承贞观遗风开创“永徽之治”。690年,武则天改国号为周。唐玄宗即位后缔造全盛的,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
材料二:两幅图片
图1 图2
材料三:唐朝诗、书、画、乐等方面涌现出大量名家,如“诗仙”、“诗圣”,书法家颜真卿,画圣吴道子,音乐家李龟年等。
材料四:唐朝攻灭东突厥汗国后,唐太宗被四夷各族尊为“”(各族共同君主)。又征调突厥、回鹘、铁勒、契丹、靺鞨、室韦等民族攻伐敌国。日本、南诏、新罗、渤海国等通过派遣使臣、子弟入唐,学习唐的文化与制度。
(1)、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唐太宗、唐玄宗时期的两个盛世局面的名称。(2)、材料二中图1生产工具的名称是什么?图2是一件陶瓷工艺珍品,它体现了唐朝的哪一行业达到很高水平?(3)、材料三中“诗仙”是哪位大诗人?“诗圣”又是哪位大诗人?(4)、写出材料四中横线上尊号的具体名称。唐朝时,日本派遣到中国学习的使节被称为什么? -
17、有学者认为,黄宗羲在明清思想史上非预期地“结束了一个时代,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的时代”是指黄宗羲( )A、提倡“心即理”“知行合一” B、使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 C、认为社会是发展、进化的 D、开始激烈批判君主专制制度
-
18、下列作品,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
-
19、《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道: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在海上只有广州一口对外通商……对外商的活动和进出口货物的品种与数量进行限制。由此可见,清朝实行的政策是( )A、闭关自守 B、开放海禁 C、轻徭薄赋 D、重农抑商
-
20、下列图片呈现的是宋元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A、促进了航海技术的进步 B、B.促进了宋代外贸的繁荣 C、加速了元朝统一的进程 D、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