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期末试卷
-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统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宾王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宾王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能诊断试卷
-
1、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14年6月28日
① , 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7年11月7日
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府
1918年11月
德国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1919年1-6月
巴黎和会,签订了《 ② 》
1921年11月-1922年
华盛顿会议,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
1939年9月3日
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2年1月1日
签署《 ③ 》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1945年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1947年
美国 ④ 出台,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1949年
德国分裂
1949年
北约成立
1955年
华约成立
(1)、运用所学知识,将年表中①②③④的内容填写完整。(2)、综合材料中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相关信息,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2、西方国家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它是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历史必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世界物种交流示意图
图二:黑奴加工烟草图
材料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19世纪中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领先世界进入工业时代。继英国之后,法国和德国成为最早接受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法国首先引进英国先进技术,到19世纪下半叶,法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其他欧洲国家继法、德之后也相继开始工业革命,奥地利和意大利因和法、德接壤,成为这些国家的先行者;比利时、瑞士等国因邻近英、法,也因煤炭、冶金、钟表闻名于世。
——改编自马世力、陈光裕《一本书读懂欧洲史》
(1)、依据图一、图二概括新航路开辟产生的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莎士比亚渴求建立一种怎样的生活哲学?说说这一生活哲学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什么重要作用。(3)、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三信息;简要回答工业化时代来临的历史意义。(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国家在世界上确立优势地位的条件。 -
3、当今世界,安全失序、增长失速、发展失衡、治理失焦愈演愈烈。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关键抉择。对此,我国应该( )
①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
②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③增强风险意识,少承担国际责任
④坚持合作共赢,携手促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2024年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坦桑尼亚的腰果、卢旺达的辣椒、赞比亚的蜂蜜……透过进博会这扇“机遇之窗”,一批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走进中国的千家万户,也牵引着这些国家融入全球供应链。这体现了我国( )A、已为各国解决了发展难题 B、主导经济全球化发展进程 C、把提升发展质量放在首位 D、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
5、下面是某同学课前“时政新闻播报”的内容:
2024年1月至8月,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3056列,发送货物139.9万标箱。截至2024年7月,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224个城市,连接11个亚洲国家100多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
上述新闻反映的主题是( )
A、经济全球化 B、世界多极化 C、文化多样化 D、社会信息化 -
6、2024年9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探月工程娥六号任务参研人员代表时强调,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共圆航天梦,需要我们( )
①贡献中国智慧
②走中国道路
③弘扬中国精神
④凝聚中国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2024年1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重要讲话中指出:25年来,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实践取得巨大成功,澳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这说明( )
①“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前提和基础
②“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伟大创举
③“一国两制”使澳门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④“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针是正确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我国各族人民相互依存、守望相助,共同捍卫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着民族团结的大爱和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这反映了我国( )
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②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少数民族有高度自治权
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我国在快速发展、经济腾飞的同时,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重要因素。下列围绕我国应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采取的措施及影响的推论,正确的是( )A、出台新能源汽车优惠政策→杜绝大气污染→达成碳中和目标 B、发展绿色乡村旅游→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C、适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劳动力素质提高→人口结构持续优化 D、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问题
-
10、“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围绕保护和传承红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这启示我们青少年要( )
①继承革命文化,发扬优良传统
②赓续红色血脉,担当时代使命
③推进文旅融合,彰显非遗魅力
④丰富教育形式,引领文化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依据下表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年份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
3679
171
2023年
1260582
39218
A、改革开放使我国跨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我国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D、我国已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12、从1992年开始,中国多次派部队参加海外维和行动,彰显了大国风度与责任担当。有权派遣维和部队的国际组织是( )A、
B、
C、
D、
-
13、两近几年来,国际上悄然吹起一股温和之风:“伙伴关系”见报端,“冷战”时期那种极对立、剑拔弩张的气氛正被一种“碰撞中磨合”“竞争中协调”的新型国际关系所取代。这种变化主要反映了( )A、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B、“冷战思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 D、国际政治的新秩序已经建立起来
-
14、威廉·本内特在《美国通史》中写道:“数千年轻的男人临时居住在窝棚里,从事修筑长途铁路的工程,虽然挣得不多,但他们的健康能够得到保证,重要的是有一种成就感。”罗斯福新政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A、恢复工业 B、整顿金融业 C、调整农业 D、兴办公共工程
-
15、16-20世纪地球“变得越来越小”,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导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A、新航路范围不断扩展 B、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C、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 D、殖民扩张的范围扩大
-
16、有人说: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分别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材料中的“外部障碍和内部障碍”分别指( )A、英国殖民统治和农奴制度 B、英国殖民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C、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度 D、封建专制统治和黑人奴隶制度
-
17、“1789年欧洲大陆上爆发的这次革命,彻底地改变了本国的面貌,并超越了国界,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都在革命的烈焰中摇摇欲坠。”材料中的“革命”是指(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俄国十月革命
-
18、日本在历史上先后两次“拜师学艺’,其中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工业革命
-
19、东汉豪强大族的庄园“有煮盐、冶铁、酿造、纺织等作坊,能满足田庄基本生活要求。”中世纪西欧庄园内“有住房、冶铁等作坊,奶酪、火腿、鞋帽、衣服等自己制作。”该材料反映出中国东汉与中世纪西欧庄园的共同点是( )A、实行土地公有制 B、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经济上自给自足 D、居民都是自由农民
-
20、李明同学绘制了一份古代不同区域文明对比的思维导图,图中内容体现了古代文明的( )A、多元性 B、同一性 C、传承性 D、交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