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全部 中考专区
  • 1、 如图所示为1949年至1984年中国粮食生产状况柱状图。图中出现了几个粮食产量快速增长时期,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 (   )

    ①土地改革

    ②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 3、1945年,国民党《中央日报》就国共关系某一事件的影响评论道:“这一结果固然还有不能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内战之不致发生,却已有确实的保障。”这指的是 (   )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C、《双十协定》的签订 D、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 4、 下列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的历史场景与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直接相关的有(   )

    ①上海某工厂厂长参加公私合营股东大会 
    ②武汉人民庆祝长江上第一座大桥通车 
    ③大庆石油工人手拉肩扛将钻机运到井场 
    ④杭州某皮鞋匠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 德国学者南特威希曾这样评价毛泽东:“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在一个困难的时代里找到一条路,把中国从封建残余以及帝国主义侵略中解放出来,建立统一的大国。”这里所说的“找到一条路”是指 (   )
    A、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中心论” B、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C、在抗日战争中坚持“持久战” D、仿照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 6、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主题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   )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 7、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美国学者杜威说:“要使我们国家十几岁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杜威所说的“政治改革运动”指的是 (   )
    A、维新变法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九运动
  • 8、改革创新历来是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科举制度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个人的奋斗精神。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材料二 永乐十一年(1413年)……乃分其地为八府四州,设贵州布政使司(注:政府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而以长官司七十五分隶属,属户部。

    ——《明史》

    材料三 维新派以西方现代文明的产儿——日本明治维新为参照,变革传统政治体制,先设制度局,再开国会。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度对古代知识分子所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写出明朝为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的管理而实施的制度,并写出该制度实施的意义。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派主张怎样变革传统政治体制。
  • 9、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大浩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期间德国大事记

    时 间 

    主要事件

    1935年 

    《日耳曼血统与荣誉保护法》规定:禁止雅利安人与犹太人之间通婚

    1938年

    德国创办“犹太移民中央办公室”,管理被迫迁出的20万奥地利犹太人相关的行政和经济行为

    1942~1944年

    德国人共开设了奥斯维辛、贝尔泽克等6个灭绝营,共夺走了300万犹太人的生命

    ——摘编自[美国]戴维·M.克罗《大屠杀———根源、历史与余波》

    材料二 1938年7月6日至15日,犹太难民问题会议——“埃维昂会议”在法国召开。美国当时接受德奥难民的限度是27370人(仅适用于犹太人)。英国及它的巴勒斯坦委任当局相继严格了移民审批手续。芬兰内阁在8月13日作出决定,今后犹太人的签证手续不仅要经过芬兰外交部的批准,而且要经过德国外交部的批准。

    ——摘编自[德国]克劳斯·费舍尔《德国反犹史》等

    材料三 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1951年通过法令设立了“大屠杀纪念日”。战后经过长期艰难谈判,犹太人从联邦德国那里获得34亿多马克的赔偿。犹太人还展开了对纳粹战犯的追捕行动,一旦发现任何对犹太人犯有罪行的纳粹,以色列就会派特工人员甚至军队将其捕获,带到以色列进行审判。

    ——摘编自徐新《犹太人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归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纳粹政府对犹太人进行迫害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国际社会应对犹太难民的态度,并说明国际社会的态度对德国纳粹政府所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说说犹太人的战后措施给我们的启示。
  • 10、如图所示为新中国成立初期陕西西安古墓出土的“唐三彩骆驼载乐俑”和“骑驼乐舞俑”。作为历史材料,它们(   )

    A、有助于了解秦汉时期铁器铸造的工艺状况 B、增强了对汉代“大一统”格局的直观感受 C、生动展示了魏晋时期政权并立的时代特征 D、有助于了解唐代“丝绸之路”的交通状况
  • 11、中日两国在19世纪下半叶几乎在同一时期内分别发动了意义重大的变革——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这两场改革的共同点有(   )

    ①都创办了一系列机械化的现代企业 
    ②都面临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扩张的威胁

    ③都学习实施了西方的先进政治制度 
    ④都推行征兵制度,重视军事制度改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12、“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摇车纺纱了……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
    A、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B、提高了电力的生产效率 C、改变了传统的家庭结构 D、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
  • 13、标语、口号折射出时代的特征。与“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反对华北自治”“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 B、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C、工农红军长征 D、一二•九运动
  • 14、“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不及武臣一人也。”这一政策造成的直接影响是(   )
    A、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B、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C、扭转了五代十国时尚武轻文的风气 D、提高了社会各个机构的行政效率
  • 15、促使“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 B、轻徭薄赋,大力发展农业 C、整顿吏治,严惩外戚宦官 D、建立县制,直接任命官吏
  • 16、由于怡和洋行于1898年在杭州建造了烘茧灶,垄断了茧价丝价,杭州的世经丝厂“难得好茧接续供应”,被迫停办。与世经丝厂的倒闭密切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天津条约》
  •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极端民族主义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源之一。希特勒认为,保证德国物资供应的最好方法就是……获得波兰和乌克兰……与希特勒的咄咄逼人气势相反,英、法等西方国家却普遍实行了所谓的绥靖政策。

    ——《世界现代化历程·总论卷》

    材料二:1947年 6月,在美国的指使下,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7月,苏联退出会谈。

    ——《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冷战结束后,世界正在呈现出一种新面貌。资本、信息、技术、商品和人员的高速流动……局部冲突频仍,核威胁依然存在,恐怖主义威胁和霸权主义行径并行。此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非传统的不安全因素在侵蚀、威胁着这个星球。

    ——《世界通史·当代卷》

    (1)、 根据材料一,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二,归纳苏联代表“退出”会谈的理由。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响,概述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
    (3)、 材料三中的“高速流动”反映了当今世界的哪一基本特征?结合材料推断并说明未来世界的走向。
  • 18、 4 月 15 日是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学校时事宣传栏刊出了两则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0年6月25日,朝鲜半岛发生内战……27日,美国总统杜普门宣布出兵朝鲜,武装干涉朝鲜内政。与此同时,美国还派兵入侵台湾海峡,妄图一举占领朝鲜、控制中国、遏制苏联……中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材料二:进入21世纪,我国仍面临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美国持续推进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大幅度调整军事安全政策,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暴力恐怖事件也影响着国家的安全。

    (1)、 从时事宣传栏里可获取哪些关于时代主题的信息?这些信息集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 写出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国际格局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新形势下我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对策。
  • 19、 有学者认为,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仅仅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而非经济福音的全球化。西方资本的大规模跨国运动将世界的生产和交换活动连为一体,但是从世界性的生产和交换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却没有在全球合理分配。这一观点旨在强调经济全球化 (   )
    A、表现为大规模的跨国运动 B、不利于世界经济均衡发展 C、使生产和交换活动更密切 D、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 20、1960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反殖民主义宣言》,尽管没有国家投票反对,但还是有法国、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投了弃权票。这些国家弃权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不愿意放弃过去的殖民利益 B、害怕非殖民化趋势出现 C、希望建立新的国际政治体制 D、更专注于同苏联的冷战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