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绍初教育集团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份大单元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明州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宁海、奉化、象山)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社会·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潮汐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汐卷(5月二模)
-
1、 有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斯大林模式发挥了优越性”。这种“优越性”有 ( )
①高度的政治统一形成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②指令性的工业生产保障了后勤供应
③集中的思想体制激发了人们的主动性
④高度的个人崇拜提供了持续的思想动力A、①②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 下面是美国人加里曼访问苏联时与当时的苏联重要领导人柯西金(1904~1980年)的一段对话。这段对话针对的是 ( )
加里曼:在地方上我同企业领导和官方代表谈话时,我注意到,他们对不久前工业领导安排上进行的变动都感到满意。
柯西金:是的,我们大家都对这次改革结果感到满意。
加里曼:您是指最近进行的工业权力下放吗?
柯西金:我们将加强发展国民经济委员会体系,这个体系使工业管理
权力下放同国民经济中央计划相协调……
A、新经济政策 B、斯大林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
3、 一个国家的快速发展,“机遇”必不可少。下列成为中国30多年高速发展“机遇”的有 ( )
①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②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
③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
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 G20峰会、APEC会议、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海合作组织峰会……这些活动反映了 ( )
①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②国际社会的合作不断加强③各国消除了矛盾并形成利益共同体
④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对比的历史事件是 ( )A、斯大林格勒战役 B、诺曼底登陆 C、德黑兰会议的召开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
6、 历史上欧洲版图的变化往往与大规模战争有关。与欧洲国家数量骤然增加有关的战争是 ( )A、拿破仑战争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普法战争 D、第二次世界大战
-
7、1950年,一个埃塞俄比亚人的收入是一个欧洲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半个世纪后,埃塞俄比亚人的收入变成了欧洲人、美国人或日本人的。材料说明了 ( )A、全球化使得南北差距继续扩大 B、非洲国家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C、发展中国家抓住了发展机遇 D、发达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步下降
-
8、 下列四位是在亚非拉人民反抗西方殖民者的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著名领袖。其中,带领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的领袖有 ( )
①甘地
②玻利瓦尔
③卡德纳斯
④扎格鲁尔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材料二: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通史》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治。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1)、 材料一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2)、 根据材料二,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其作用。(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民“勇于公战”和“怯于私斗”的原因。(4)、 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取得的成效。 -
10、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者极力宣扬得众、爱众和济众思想,如孔子认为“仁者爱人”“宽则得众”,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与众乐乐”。儒家的这些主张( )A、适应了封建统治需要 B、以批判法家刑罚为宗旨 C、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
-
11、 据《战国策》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
12、 西周时期封邦建国,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社会等级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 ( )A、割据称雄,争夺霸主 B、奖励军功,授爵赐土 C、讨伐商纣,建立政权 D、稳定统治,巩固疆土
-
13、 下列有关夏商周时期的史实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分封制的确立
②“家天下”的出现
③用甲骨文记事
④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①②③ D、②③①④ -
14、 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现是甲骨文的应用,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 ( )A、打制石器 B、原始陶器 C、青铜器铸造 D、瓷器烧制
-
15、 邮票有“国家名片”之称,方寸之间诉说着一段段珍贵的时代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1952年《土地改革》邮票解读:三个农民手持土地证书,远处的农民正在田地里辛勤耕作,背景是一辆巨型拖拉机,象征着未来的农业机械化。 材料二:
图二 1956年《农民报名参加农业合作社》邮票解读:1956年,北京郊区的农民积极报名农业合作社。同年,我国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制度的转型。 材料三:
图三 2013年《制种》和《丰收》邮票解读:画面上呈现的是杂交水稻制种、丰收的两个阶段,《制种》以袁隆平田间研究为远景,以制种画面为主图;《丰收》以世界为远景,以丰收的稻穗和米饭为主图。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图一中邮票反映的事件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2)、 根据材料二,列举史实证明“我国完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社会制度的转型”。(3)、 中国培育的杂交水稻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作出巨大贡献。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一例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文化大革命”时期)水稻育种方面的成就。 -
16、 实现工业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7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统计简表。
产品名称
产 量
与1952年相比增长的比例(%)
钢
535万吨
296.3
煤
13000万吨
95.5
发电量
193.4亿度
166.4
原油
146万吨
234.9
材料二:1956 年国民收入中公有制经济占 92.9%,工业总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新建立或发展起来的工业,几乎都掌握在国家手里,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摘编自郭大钧《中国当代史》
材料三: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当时的两个最急迫问题,第一是国家安全……像“两弹一星”,我们研制成功了;第二就是我们在当时低收入的条件下,筹措了大量的资金来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摘编自武力《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
(1)、 根据材料一,写出 1957年中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2)、 根据材料二,说明促使公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的历史事件,并概括其历史意义。(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列举 20 世纪 50~70 年代工业和国防科技领域的建设成就。 -
17、 最能反映1953~1977年这一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特征的一组词是( )A、保家卫国 工业化 公私合营 B、工业化 公私合营 家庭承包 C、工业化 合作社 “大跃进” D、合作社 “大跃进” 改革开放
-
18、 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将继续推进能源革命,而我国终于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全部自给是在 ( )A、“一五”计划期间 B、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期间 C、“文化大革命”期间 D、改革开放期间
-
19、 冯骥才采访“文化大革命”亲历者后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的“教训”和“财富”指的是 ( )A、要遵循“两个凡是” B、要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C、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D、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
20、1959年,毛泽东写信给省、县、社、队等干部说:“不要管上级规定的那一套指标(高指标),只管现实可能性。例如,去年亩产实际只有三百斤的,今年能增产一百斤、二百斤,也就很好了。”此信件 ( )A、提出了土地改革后农业生产的新目标 B、总结了“一五”计划的成功经验 C、提出了建立农业合作社的设想 D、认识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