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期末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1月期末试卷
- 浙江省余姚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4-2025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检测试卷
-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统考试卷
-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宾王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宾王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开学检测试卷
- 浙江省浙共体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社会法治期末学能诊断试卷
-
1、当火灾发生时,我们要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快速通行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这主要告诉我们要( )A、不断提高身体素 B、保持心理健康 C、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D、敬畏生命增强韧性
-
2、进入初中,小明发现,语文老师真实坦诚,数学老师幽默开朗,历史老师见解独到,体育老师不苟言笑……面对不同的老师,小明应该( )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异
②善于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③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④随心选择不同风格的老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3、近几年,航天器降落伞研制中心圆满完成了历次返回任务。技术员们团结一心,夜以继日、细细缝制,分毫人不差。他们说:“有幸参与到空间站工程任务中,让渺小的个人从此充满了动力与活力!”由此可见( )
①技术员表现出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②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航天人员的发展提供条件
③坚持集体主义就必须放弃个人主义
④航天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航天团队的团结协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2024年8月8日,中国花样游泳队八位姑娘技压群芳,以遥领先的分数夺得奥运金牌。她们刻苦训练,不断激发潜能,终于实现了40多年来几代花游人的梦想。这启示我们( )
①少年有梦,要付诸行动
②追梦、圆梦,完全取决于时代赋予的条件
③共同的梦想需要共同的努力
④努力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唯一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5、2024年9月1日,《开学第一课》以“可爱中国”为主题,采用“多地实景探究课堂”模式,为青少年上了一堂融合现代与历史、传统与创新的思想文化课,这表明( )
①“开学第一课”是学习的最佳模式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③我们可以通过不同方式进行学习
④探究是学习的重要表现之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表格运用——梳理历史史实】
根据表格中提示信息,写出表格①②③处代表的内容时期 民族关系的史实(部分) ① 中原的“诸华…诸夏”与周边的我狄蛮夷等民族长期交往和斗争。 汉朝 对匈奴采取②和战争两种交往方式。 东汉、魏、晋 少数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内迁,与北方汉族杂居。 北魏 ③推行汉化措施。 (2)、【资料研读——进行历史解释】材料一: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从材料二中看出华夏族的形成具有什么特点?
(3)、【史论结合——阐释历史观点】材料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交往交流交融,是增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2023年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
7、秦的兴亡,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根据材料,回问题。(1)、【秦之崛起】
材料一:(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居五年,秦人富强。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
(2)、【秦之统一】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王扫六合”的历史意义。
(3)、【秦之统治】材料三
根据材料三中图1、图2,写出秦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4)、【秦之灭亡】材料四: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陈涉世家》
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
8、下列关于战役与影响的搭配,错误的是( )
序号
战役
影响
A
长平之战
秦开始了统一六国的进程
B
官渡之战
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C
赤壁之战
为三围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D
淝水之战
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A、A B、B C、C D、D -
9、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时,曾到医圣祠了解中医药发展情况,并指出: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医圣祠是为了纪念( )A、扁鹊 B、华佗 C、郦道元 D、张仲景
-
10、下图中以“胡”命名的物种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这主要得益于( )A、犬戎攻陷镐京 B、北方民族内迁 C、丝绸之路开通 D、江南地区开发
-
11、“封侯”是古代统治者对有功之臣的表彰手段之一,其封号多与功绩有关,汉武帝取“功冠全军”之意,封霍去病为“冠军候”,表彰的功绩是( )A、凿空西域 B、平定祸乱 C、北击匈奴 D、经略西南
-
12、下列关于道教和佛教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道教的创始人是老子
②佛教在两汉时期传入中国
③太平道和五斗米道是早期道教的不同派别
④白马寺是我国最早的佛教寺院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汉高祖即位之初,“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一”;文帝时“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景帝时“三十而税一也”。据此可知,汉初统治者( )A、提倡勤俭治国 B、实行休养生息 C、重视思想控制 D、推行重农抑商
-
14、《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史料可用于研究( )A、秦始皇时期开凿的灵渠 B、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 C、大禹治水患开凿的河渠 D、秦国在泾河修建的郑国渠
-
15、历史事实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客观描述,而历史评价则是对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态度与价值的主观评判。以此推断,下列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 B、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 C、利簋的铭文记载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D、汉景帝派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
-
16、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材料”互证,以解决古史研究的重大问题。下列研究属于运用“二重证据法”的是( )A、利用DNA技术研究人类起源 B、利用良渚遗址玉钱石铍推断出现了阶级分化 C、结合汉墓出土素纱单衣和《汉书》等史料推断西汉纺织技术高超 D、结合《齐民要术》、《晋书》、《北齐书》等研究两晋南北朝历史
-
17、远古时期,中华大地上就普遍流行着对龙的崇拜。下列出土于不同地区史前时期文化遗址中的龙形器物,共同印证了( )A、中原地区较高的文明程度 B、玉器制造业的水平高超 C、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 D、黄河流域孕育早期国家
-
18、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12月3日,世界传统医药大会在北京开幕,主题为“多元传承创新:让传统医药造福世界”。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指出,传统医药为人类繁衍生息、世界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世界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各国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领域合作,携手应对全球卫生挑战,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材料二:中医药在学术道统、理论体系和经验技术等方面,呈现出连续完整的历史脉络和承继关系。从理论发展看,中医药一直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从诊疗方法看,中医药各项理念和技术与时俱进,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强调“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新征程上,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
(1)、依据材料一从不同角度分析世界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各国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中医药的发展归纳中华文化的特点。(3)、综合两则材料,为推动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19、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小德对《决定》的产生过程进行了梳理
成立文件起草组→①→形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的决定稿→提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材料二:《决定》指出: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依靠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雄浑史诗,改革开放成为了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
材料三:《决定》提出:“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健全'高效办成
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
(1)、小德梳理的流程少了一个环节,你认为①处应是什么?用参与民主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不能缺少这个环节。(2)、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的理解;分析材料三《决定》中提出这些要求的原因。(3)、综合上述材料,说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
20、回顾历史,人类为建立法治社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士丁尼一世(483-565)
图一
拿破仑·波拿巴(1769-1821)
图二
材料二:
在民主的国家里,法律便是国王;在专制的国家里,国王就是法律。
——马克思
图三美国联邦政府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其中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具体见下表)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全面依法治国的总蓝图、路线图、施工图。
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
2020年12月
2021年1月
2021年8月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
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
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
(1)、写出图一、图二人物主持制定的民法典名称。并说说两部法典之间的关系。(2)、写出近代欧洲最早从“国王就是法律”向“法律就是国王”转变的国家和它后来逐渐形成的政治体制名称。图三出自哪一法律文件?这一法律文件具有怎样的地位?(3)、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是我们的共同事业。运用所学知识,谈谈法治中国建设该如何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