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2025年5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绍初教育集团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5月份大单元试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2025年九年级下学期社会教学质量评估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202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调测社会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浙真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明州卷(5月二模)
- 浙江省宁波市南三县(宁海、奉化、象山)2025年初三适应性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
- 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适应性监测社会·法治试题卷(5月二模)
- 浙江省2025年社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潮汐组合·钱塘甬真卷1号作品·汐卷(5月二模)
-
1、《人民日报》是时代变迁的镜子。据统计,1976年“阶级斗争”一词重复出现200多次,而1978年后相继推出《科学园地》《教育》等栏目,1979年人民日报社创刊《市场报》,1980年又增设《经济简讯》栏目,经济类报道占比从1976年的4%跃升至1983年的31%。这一变化表明( )A、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B、经济特区设立成为各地追逐的热潮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卓越成效 D、我国初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
2、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某博物馆举办“抗战时期的呐喊——漫画中的民族记忆”特展,右图《全民抗战的巨浪》以巨浪象征人民团结抗敌的洪流。该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最可能是( )A、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救亡运动兴起 B、七七事变爆发,全民族抗战局面形成 C、南京大屠杀期间,揭露日军残暴行径 D、百团大战胜利后,鼓舞正面战场士气
-
3、“严复在《天演论》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康有为将孔子塑造成改革先驱,孙中山主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些思想共同反映的近代主题是:( )A、批判传统文化,倡导全盘西化 B、民族危机深重,探索救亡道路
C、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 D、抵制外来宗教,维护中华正统 -
4、某班在筹备“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题展览时,选取了一些史料作为展板内容。其中最适合放入“南移完成”展区的史料是( )A、“楚越之地,地广人稀……无积聚而多贫” B、“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C、“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D、“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
5、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洛阳城内一位鲜卑贵族子弟的日常活动中,最可能符合当时历史情境的是( )A、在家族祠堂中祭拜“拓跋”氏祖先,身着窄袖紧身胡服 B、与汉族士族通婚后,改汉姓“元”,并穿宽袖长袍参与科举考试 C、在集市上用鲜卑语与商人交易,购买西域传入的胡椒与良马 D、担任骑兵将领,率军南下征伐南朝,扩大北魏疆域
-
6、陶寺遗址位于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重要考古发现,遗址博物馆于2024年11月正式开放。下图是遗址中出土的蟠龙纹陶盘,其纹饰与墓葬规格共同印证了( )
【名称】蟠龙纹陶盘
【简介】出土于王级大墓,盘口直径40.9厘米,底径12.6厘米,腹部深10厘米,盘褐色胎,器表灰色,沿面及内壁着黑色陶衣并磨光,是多种灵兽的组合体。
A、中原地区最早掌握制陶技术 B、新石器时代玉器成为身份象征 C、私有制出现与社会阶层分化明显 D、龙纹图腾体现先民对龙的崇拜 -
7、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水稻育种基地。读图3,完成问题。(1)、据图3可知( )A、生态功能区主要以平原丘陵为主 B、林业经济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C、丘陵作物区以温带经济作物为主 D、平原作物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2)、据图3分析三亚成为我国冬季“育种天堂”的突出优势是( )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河流众多,水分充足
③纬度低,光照充足 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8、满载新鲜蔬菜的国际列车从云南昆明驶出,标志着中老泰全程铁路运输往返班列成功首发。读图1图2,回答问题。(1)、下列关于中老泰铁路的地理位置描述,正确的是( )A、位于东半球、北温带 B、位于南亚 C、位于北半球、低纬度 D、濒临大西洋(2)、中老泰铁路修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有( )
①地形较崎岖,地质灾害多
②河流数量少,流速较平缓
③人口较稀疏,劳动力不足
④夏季多暴雨,易爆发山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9、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具有立法权。
-
10、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11、情感是短暂的、不稳定的,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
12、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从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后绕过非洲好望角,最终完成人类首次环球航行。
-
13、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分别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轮船招商局。
-
14、武则天在位期间开创了科举制度中的进士科,推动了唐朝选官制度的完善。
-
15、巴拿马运河是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沟通了太平洋和北冰洋。
-
16、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是治理沙漠扩张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
-
17、某校八年级学生围绕2025年“3•15”晚会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展开时政热点评述活动,请你参与。
【热点链接】2025年“3•15”晚会曝光了部分水产品加工公司对虾仁等冷冻产品违规、超量添加复合磷酸盐,长期过量摄入磷酸盐可能会带来健康风险,例如消化系统问题、导致人体的钙磷比失衡、缺钙、引发心血管疾病等;还有些水产品加工公司通过包冰增重,一斤虾仁7量冰。此事引起市场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法律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 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四)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热点评述】
(1)、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和义务角度评析涉事水产品公司的行为。(2)、 为创造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不同社会主体应该做怎样的努力?公司负责人:
消费者:
市场监管部门:
……
-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为部分法律条文片段
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②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③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 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材料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我国现行宪法,自那时起,宪法的实施成效卓著,广大人民群众深刻感受到现行宪法的磅礴力量:在宪法统领下,我国法律数量不断增加,立法机制不断完善;宪法的制定遵循特定的制宪程序;宪法明确了国家的根本任务、发展道路、奋斗目标和大政方针,宪法的有效实施,推动和保障国家各项事业发展……
材料三: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实施工作。本届立法规划编制工作安排如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将党中央明确提出的立法、修法项目,列入立法规划重点推进,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等。
(1)、材料一表格中的条文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有、。(填写序号)(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从材料二中感受到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怎样的磅礴力量?(3)、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本届立法规划工作安排如何体现“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
19、中国式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产物、新境界,必须结合其发生与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所呈现的阶段性特征来深入理解。
材料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阶段,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材料二:
现代化道路探索历程
活动或成果
结果
封建主义式现代化
洋务运动和清末新政失败
失败
资本主义式现代化
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失败
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
借鉴苏联
“四个现代化目标”和“两步走”战略规划
曲折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
改革开放和“三步走”发展战略
成就辉煌
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
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杨德山《中国式现代化的百年探索和实践经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A处的年份,并说明将这一年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奠基时期与中国式现代化快速发展时期的分界点的理由。(2)、请描述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甲、乙的发展目标。(3)、在中国式现代化走向成熟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成功的原因。 -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农业生产跌至谷底。当时,农村中人口占比不到10%的地主和富农约占全国80%的土地,占90%的贫农、雇农和中农却只占有全国20%的土地。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通过,到1952年底,土地改革在大陆基本完成。
——摘编自程文朝等《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溯源及当代成就》
材料二: 从土地改革结束到1956年,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小农经济——农业生产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转变。这样一种三级跨越式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在全国范围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决定性意义。
——摘编自《党史百年·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创造出“包干到户”的尝试。安徽、四川等省一些地方在推进实行联产到组等责任制的同时,也开始试行包产到组。对于新的责任制形式,中央明文规定禁止。……1980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改革,同年,中共中央指出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此后,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
——摘编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1)、根据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级跨越式”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后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的变化。(3)、根据材料三,概括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你对我国农村经济政策不断调整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