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亚马尔及格陵兰岛位置示意图 图2格陵兰岛人口及城镇分布图

    (1)、山脉甲为。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项目。俄罗斯亚马尔至中国江苏如东的①、②两条海上航道(见图1)中,航程较短的是。(填序号)
    (2)、格陵兰岛位于(填大洲),大部分位于(填东半球或西半球)。从图2可看出,格陵兰岛人口密度(填大或小),居民主要分布在
    (3)、根据图3描述格陵兰岛的房屋特点并综合上述资料分析其原因。
  • 2、直布罗陀海峡是沟通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便捷通道,是国际航运中最繁忙的通道之一,被誉为西方的“生命线”。结合直布罗陀海峡及周边区域略图,完10°成问题。

    (1)、按照地理方位,图中甲国属(西欧/南欧)。甲国首都马德里位于里斯本的(填方向)。
    (2)、甲乙两国以山脉为界,此山脉是
    (3)、材料主要体现了海洋( )
    A、为人类提供了淡水资源 B、为旅游业开发提供资源 C、为人类提供了矿产资源 D、为人类提供了空间资源
    (4)、根据材料,简述丙河下游成为季节性河流的原因。
  • 3、张家口是北京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承办除雪车、雪橇及高山滑雪之外的所有雪上项目。读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图中L1、L2、L3、L4四条滑雪道中,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_
    (2)、某滑雪爱好者从甲处出发,沿着图中L4滑雪道滑行至乙处。他是先向滑行再向滑行。(填方向)
    (3)、为满足冬奥会交通需求,拟在图示区域修一条高速公路,勘测后道路选线如图。图中丙点海拔为米,图中“丁段”工程建设的需求是(选A或B)。

    A.开凿隧道

    B.架设桥梁

  • 4、读某聚落发展演变过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为聚落。其分布特点是。图二为聚落。比较图1、图2,描述该区域40年间发生的主要变图2为化。
    (2)、图1中乡间小道以西的地形最有可能是什么?请结合图中信息加以说明。
    (3)、为解决日趋紧张的用水问题,该地区准备在明年新建一个自来水厂。甲、乙两地中,哪个地方新建自来水厂更合理?为什么?
  • 5、正在建设中的罗斯海新站将成为中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读中国南极科考站位置分布图,完成下题。

    (1)、罗斯海新站濒临( )
    A、印度洋 B、大西洋 C、太平洋 D、北冰洋
    (2)、已建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中山站
  • 6、读某运河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题。

    (1)、该运河是( )
    A、苏伊士运河 B、京杭大运河 C、巴拿马运河 D、麦哲伦运河
    (2)、该运河的走向是( )
    A、南北走向 B、西北—东南走向 C、东西走向 D、东北一西南走向
    (3)、该运河是两大洲的分界线,其中大洲甲是( )
    A、亚洲 B、北美洲 C、欧洲 D、南美洲
  • 7、世界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但又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读下图,完成下题。

    (1)、从图1、图2可以看出,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 )

    ①平原地区

    ②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③高原地区

    ④南半球的中低纬度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图1中,甲纬度带人口稀少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严寒地区广

    ②海拔高,严寒地区广

    ③海域广,陆地面积少

    ④纬度低,沙漠面积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下题。

    (1)、图中甲为( )
    A、黑海 B、红海 C、地中海 D、阿拉伯海
    (2)、下列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地势比较平坦 C、居民以使用英语为主 D、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 9、读右图,完成下题。

    (1)、甲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
    A、1月 B、2月 C、7月 D、8月
    (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3)、甲地游客在7月份去乙地旅游。走在乙地城市的街头,他能够看到( )

    ①绝大部分居民皮肤呈黄色

    ②当地居民普遍使用英语交流

    ④市政府前面飘扬着五星红旗

    ③街上熙熙攘攘,人口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读温州市永嘉县某区域图,完成下题。

    (1)、家住经贸新村的王大爷每天晚饭之后都要绕线路①走一圈,他大致走了( )
    A、500米左右 B、1100米左右 C、5500米左右 D、11000米左右
    (2)、图中②区域属于( )
    A、工业区 B、生活区 C、旅游区 D、文教区
  • 11、每年春季,晓燕通过微信直播销售父母亲采摘的安顶山云雾茶。下图是她直播期间发的一张宣传照片(安顶山鸟瞰图)。回答下题。

    (1)、从区域交流的角度来看,晓燕的做法属于( )
    A、经济交流、技术交流 B、信息交流、技术交流 C、技术交流、人才交流 D、经济交流、信息交流
    (2)、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村落的分布和形态特点是( )
    A、沿山谷呈带状分布 B、沿山脊呈带状分布 C、沿公路呈团状分布 D、沿山谷呈团状分布
  • 12、周日,爸爸带小张从图1中的甲地出发去乙地。回答下题。

    (1)、坐在车上的小张在途中拍摄了一张照片(图2),该照片最有可能拍摄于图1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从地图的完整性看,图1缺少的是( )
    A、方向 B、图例 C、注记 D、比例尺
  • 13、小明前往某遗址公园参观,观察示意图(其中展厅一、二按时间先后介绍了该遗址公园的历史),据此完成下题。
    (1)、小明通过电子地图查阅该遗址公园时,发现随着比例尺变大(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小明想要了解该遗址公园的历史,还要实地考察公园里的所有遗址。如从游客中心出发,他应该选择的最佳路线是( )
    A、游客中心→遗址②→展厅二→遗址①→正殿→遗址③→展厅一→遗址④ B、游客中心→展厅二→遗址②→遗址①→正殿→遗址③→展厅一→遗址④ C、游客中心→遗址④→展厅一→遗址③→正殿→遗址②→展厅二→遗址① D、游客中心→遗址④→展厅一→遗址③→正殿→遗址①→展厅二→遗址②
  • 14、某校初三年级开展“红色之旅”主题研学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国人民的艰辛探索从未间断,红色基因薪火相传。
    (1)、材料一:【图片印证党史】
    请为下列有关党史的主题选取适合的图片。(在横线上填写图片的序号)

    开天辟地一声雷 生死攸关大转折星星之火可燎原 

    (2)、材料二:【探索革命道路】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改革家……他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也不是制度。……他施以技巧和灵活性,把借来的东西熬成了一处药方,对症下药,用来使这个病人——“大革命后的中国”复生。
    ——郭大松《中国通史教程》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借来的东西”“药方”分别指什么?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
    (3)、材料三:【基因代代传承】

    历经百年砥砺奋进,淬火成钢的精神品质、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敢于胜利的革命风范,构成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 它是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 我们要讲好红色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整理自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

    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哪些红色基因?
  • 15、信仰铸忠魂,人民写春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李大钊在1918—1924年的活动轨迹(部分)

    ①1918年,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

    ②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系统和较完整的介绍。

    ③1920年,在北京大学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组织进步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

    ④1924年,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

    ——梳理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的红色基因》

    (1)、依据活动轨迹①②③,指出李大钊在思想领域的历史贡献。
    (2)、活动轨迹④反映了哪一统一战线的建立?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依靠这一统一战线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发展的?
  • 16、1935年3月,红军到达四川剑阁并驻扎了一个多月,在此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府,还组织群众大力宣传和讲解革命真理,留下了城墙上书写的《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条文等。这些活动( )
    A、为遵义会议顺利召开创造了条件 B、可佐证长征在沿途播下了革命火种 C、红军长征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D、推动了土地革命在全国的顺利发展
  • 17、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下列场景中有一处与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
    A、中共一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 B、八七会议———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C、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遵义会议———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 18、下列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A、国民革命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 C、创建人民军队 D、根据地政权建设
  • 19、下面毛泽东的主要履历折射出( )

     毛泽东主要履历(1924—1926年)

    ◎1924年2月,任国民党执行部委员、组织部秘书

    ②1925年10月,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1926年11月,创办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A、辛亥革命推动思想解放 B、五四运动拯救民族危亡 C、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 D、红军长征完成战略转移
  • 20、下面是某纪念馆收录的一战士家书(节选)。 推断此家书所写之时( )

    “自我反攻,已到达陕西枸邑县太峪镇驻防,衣食住行是很平安……来信到第一方军(红/ 方面军)……工作是很快乐的! 阳历四月卅日。”

    A、红军完成了战略转移 B、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 C、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 D、解放战争进入战略进攻阶段
上一页 186 187 188 189 19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