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美国大平原的自然环境:
⑴地形和土壤:地势平坦,土地面积广,土壤肥沃。
⑵气候: , 降水较少,
⑶水文:贯穿平原中部,灌溉方便。
-
2、地理位置:位于的美国中部地区,东邻 , 西邻。
-
3、生活特色:
⑴饮食:以米饭为主,包括各种米制食品。(主要的粮食作物以为主)
⑵居住: , 用木桩支撑,悬空架设。可以。
⑶精神生活: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如“御耕节”、水上木偶戏。
-
4、生产特色:
⑴主要农作物:。
⑵生产方式:主要依靠。精耕细作的生产特色与当地生产水平较低,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有关系。
-
5、自然环境:
⑴地形: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⑵气候:属于 , 全年高温,降水充沛,分雨、旱两季。
⑶水文:水网密布,自北向南穿过平原,灌溉便利。
-
6、地理位置:位于东南部的 , 地跨泰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等国家。
-
7、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盛世局面。结合下列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图示中的历史】
【史料中的历史】
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
——班固《汉书》
【货币中的历史】
【评价中的历史】
材料:汉武帝雄才大略,开拓刘邦的业绩,晚年自知奢侈、黩武、方士之弊,下了罪己诏,不失为鼎盛之世。
(1)、这两幅图片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了什么政策?有何作用?(2)、这段史料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影响?(3)、上图(a)所示是汉武帝时期所铸的什么钱币?图(b)是哪个朝代使用的钱币?(4)、根据材料,你怎样评价汉武帝? -
8、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既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亚洲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墨家、法家、纵横家等都开办私学 ,聚徒讲学,各家在讲学活动中创立了新的学派,在理论上自成体系,标新立异。其中以儒家和墨家的规模较大。儒家设立的私学,首推孔子。据史书记载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摘编自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史》
材料二:伏尔泰对孔子的思想极为推崇,“孔子”成为他敢于反抗专制的“守护神”,他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德治主义” ,坚定地主张法国应该实行“德治主义”。
材料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统治思想和道德准则......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材料四: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 ,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浑然一体。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墨家和法家的代表人物各一位。(2)、“德治主义”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孔子。(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百家争鸣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中国的传统文化? -
9、了解各朝的制度与治国理念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变革】
【治国理念】
材料二:根据《汉书》记载: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大约有“千八百国”。到春秋时期,还剩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到战国初期,只剩下十几个诸侯国。
材料三: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李斯《琅琊台刻石》
(1)、写出图1中①、②处分别对应的制度或人物。(2)、图2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实行的何种制度?该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材料二中主要诸侯国数量有何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简要评述这一变化。(4)、材料三体现了秦始皇哪些功绩?分别有什么影响? -
10、下表显示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这一现象导致( )
皇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即位年龄
10
1
13
11
2
8
15
12
14
9
寿命
27
2
31
30
3
9
36
34
14
54
A、“七国之乱”爆发 B、“八王之乱”爆发 C、藩镇割据出现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1、从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以儒学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这一转变体现了( )
①人们思想活跃,不断创造新思想
②中央集权不断强化③思想大一统格局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的学派消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12、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诏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诸侯)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该措施(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C、使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D、为“文景之治”奠定了基础
-
13、这个王朝刚建立时,百姓极度贫困,将相出行只能坐牛车。但数十年后,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治世,这个治世被称为( )A、开元盛世 B、文景之治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
-
14、下列对以下两幅图片所反映史实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秦代的刑具 大泽乡起义
A、沉重的赋税导致秦末农民起义 B、思想的禁锢导致大泽乡起义 C、繁重的徭役导致农民大起义 D、残酷刑罚导致陈胜、吴广起义 -
15、下列关于秦始皇的评价或陈述中,属于肯定或揭示他的主要功绩的有( )
①李白:秦王扫六合,诸侯尽西来
②司马迁:车同轨,书同文③侯生、卢生:刚愎自用,乐以刑杀为威
④毛泽东:百代都行秦政制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6、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文字却是基本上一致的,与此有关的是( )A、相传皇帝时期,仓颉创造了文字 B、商朝甲骨文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C、秦朝将小纂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D、新中国建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简体字
-
17、公元前345年,生活在咸阳郊外的某年轻富商想迅速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可行途径是( )A、发奋读书,黄金屋中寻觅出路 B、回乡务农,日出耕地夜织布 C、报效国家,批戎穿甲上阵杀敌 D、继续经商,黄金万两购豪宅
-
18、"深淘滩,低作堰",这一治水真经在水利工程上的运用,使得某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该水利工程位于今( )A、山东省 B、四川省 C、重庆市 D、河南省
-
19、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变法。其变法中在当时最让新农民"喜"旧贵族"悲”,对后世地方经济发展有影响的措施是( )
①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②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③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④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20、绘制流程图是准确描述事物之间关系的重要方法。能从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史实关系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诸侯在国内开展变法运动,欲称霸天下 B、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制农具推动历史发展 C、农业生产水平提高直接导致诸侯争霸局面 D、秦国成为春秋后期实力最强的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