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关于“农作物→蝗虫→青蛙→蛇→鹰”这条食物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蝗虫是植食动物 B、青蛙是肉食动物 C、青蛙是生产者 D、除农作物外,其余都是消费者
  • 2、研究动物行为是我国科学研究人员的重要工作之一,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实践,下列研究中使用观察法的是(  )
    A、研究改变肠道中微生物的种类和含量对土猪肉品质的影响 B、在实验室通过显微镜研究罗氏虾的产卵和受精过程 C、将金鲳鱼放在不同温度的海水中研究其生长的快慢 D、研究饲料中改变某种氨基酸含量对黄羽肉鸡肉质的影响
  • 3、下列哪项不属于动物的行为?(  )
    A、母鸡孵蛋 B、野狼的心跳 C、蛇的冬眠 D、蜻蜓点水
  • 4、2024年5月19日,宜宾市南溪区举行了全国“村跑”比赛。某选手跑完全程后出现了膝关节(如下图所示)疼痛的症状。下列关于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关节腔分泌的滑液使得关节的运动更灵活 B、仅需骨、关节、肌肉的配合即可完成跑步 C、图中标号①所示的结构是膝关节的关节窝 D、图中标号②所示结构磨损会导致关节疼痛
  • 5、如图结构中,骨折后,对骨的生长和愈合有重要作用的成骨细胞位于(       )

    A、①骨松质 B、②骨密质 C、③骨髓 D、④骨膜
  • 6、“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同学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开展生物课外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玉米种子的萌发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选取5个干净的锥形瓶进行编号,在编号为甲、乙、丙、丁的瓶中,分别放入20粒具有活力的完整玉米种子,戊瓶中放入20粒煮熟后冷却的玉米种子,置于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下图)。观察记录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每组实验选用20粒而不是用2粒玉米的原因是
    (2)、若选用乙和丙进行对照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
    (3)、图中甲和丁不能形成对照实验的原因是
    (4)、实验结束后,没有观察到戊组中的种子萌发,其原因可能是
    (5)、若想探究光照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可另取一锥形瓶编号为己,置于环境中培养观察,其他条件与(选填“甲”“乙”“丙”“丁”“戊”)一致。
  • 7、实验和模型构建都是学习生物学的方法,模型构建还能够让复杂抽象的生物学知识简单化、直观化。图1是利用菠菜叶观察到的叶片结构示意图,图2是同学们利用长气球等材料制作的生物模型,图3是蒸腾作用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在制作菠菜叶片临时切片时,下面材料用具不需要的是          
    A、双面刀片 B、镊子 C、碘液 D、培养皿
    (2)、图1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 , 原因是
    (3)、若向图2中所示方向推动活塞,模拟气孔(填“张开”或“闭合”),此时真正植物叶片中的保卫细胞处于状态(填“吸水”或“失水”),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从而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图3的装置接口处都用凡士林密封。装置内灌满清水,胶皮管末端留有几个气泡(便于观察)。一段时间后,观察到气泡开始上升,小烧杯内水分开始减少。细长橡皮管相当于植物体体内的
  • 8、同学们跟随工作人员来到桑园,学习桑树的种植与维护。图一是同学们总结绘制的桑树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用a、b、c表示),图二是科研人员记录的智能种植大棚中一昼夜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分析作答:

    (1)、桑树吸收水分的动力由图一中的生理过程[     ]提供,进行b过程的场所是
    (2)、根据图二曲线分析判断,BD段二氧化碳浓度下降的原因是桑树光合作用的强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一天内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是时。
    (3)、图一中桑树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
    (4)、工作人员建议同学们露天种植桑树时要确定好树间距,采用的方法,以确保桑叶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产量。
  • 9、2023年6月4日,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当天随神舟十五号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返回舱带回的还有15项科学项目的实验样品,又都有生命关联。图甲是根尖结构的示意图,图乙~图丁分别表示某一植物的一段枝条、叶芽(纵切),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甲中的[   ]吸收的,然后通过(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的各个器官。
    (2)、图乙中的[3]茎是由图丙中的[   ]发育而来的,也是由图丁中的[   ]发育而来的。
    (3)、图丁是种子结构图,图中的10、11、13、14合称为 , 它是新植物的幼体。
    (4)、太空种子就是经过太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种子。某校科技小组的同学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太空种子前测定了太空种子的发芽率,太空种子的发芽率在 %以上时,才能播种使用。
  • 10、当甜瓜长到一定高度时,常常摘除顶芽(俗称“打顶”),“打顶”的目的主要是(       )
    A、防治病虫害 B、促进侧芽发育成果枝,提高产量 C、为了植株美观 D、促进顶芽发育,提高产量
  • 11、《齐民要术》记载了热进仓贮麦法:将经暴晒的小麦种子,趁热进仓贮藏,温度控制在46℃左右,贮藏7~10天后通风降温,该方法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暴晒后的小麦种子水分减少有利于贮藏 B、趁热进仓贮藏有利于抑制霉菌、蛀虫等有害生物繁殖 C、农民播放时尽量挑粒大饱满的种子 D、“热进仓”贮麦法贮藏期间,小麦种子的呼吸作用将暂停
  • 12、林同学播种的花生种子一直不发芽,下列四种推测合理的是(       )
    A、缺少肥料 B、严重缺水 C、缺少二氧化碳 D、缺少阳光
  • 13、了解到单细胞生物虽然微小,但是与人类关系密切,有些可以用来清洁污水的知识后,为探究“草履虫是否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同学们模仿“探究草履虫的趋向性”实验方法开展了相关实验。具体实验设计及结果如表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锥形瓶

    污水

    200mL

    200mL

    加入滴液

    15mL草履虫培养液

    培养条件

    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静置

    2天后观察

    悬浮物明显变少,异味较小

    瓶内无变化,异味重

    (注:水体中悬浮物越多,水体受污染情况越严重)

    (1)、做出假设:
    (2)、如图是同学们使用稻草培养液培养草履虫的示意图,进行实验时,需要用吸管吸取图中(填字母)处的培养液。
    (3)、表格中的“?”应该加入的是 , 起到作用。
    (4)、培养条件“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静置”的目的是:
    (5)、单细胞生物和人类关系密切,下列不是单细胞生物有益作用的是______。
    A、鱼虾的天然饵料 B、能分解动植物遗体 C、使人患上疾病 D、对污水有一定的净化作用
  • 14、如图所示生物分别代表了四种不同的类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带属于藻类,这藻类是能够进行的结构简单的生物。
    (2)、葫芦藓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它的基部生有起固着作用的。葫芦藓这类植物易受有毒气体的影响,因此人们常将它作为大气污染监测的
    (3)、肾蕨可供观赏,它的根、茎、叶里有输导组织,靠繁殖后代。
    (4)、煤炭主要是由古代植物的遗体经过漫长的时间、复杂的变化逐渐形成的。
    (5)、蒲公英是常见的田野植物,也是我国常见的药食两用植物,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对这种植物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有真正的根、茎、叶,它们是营养器官 B、蒲公英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膜 C、根具有支撑固定作用,吸收水和无机盐 D、种子有果皮包被,是被子植物
  • 15、图1中甲是一种再生能力很强的动物,由一个细胞构成。为探究其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图1实验,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的甲被切割成乙和丙两部分,根据细胞中各结构的功能推测,(填“乙”或“丙”)能够存活并继续发育。
    (2)、图2是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不同点是:图B是向内凹陷,最后缢裂为两个细胞;图A在原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新的细胞壁。
    (3)、若图1存活部分继续发育并分裂产生新细胞,其分裂方式应与图2中的一致。
    (4)、如果甲连续分裂3次,可形成个新个体。甲分裂后,新形成的个体与甲中所含的遗传物质(填“有”或“没有”)变化。
    (5)、甲动物能长大是通过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加,通过细胞的生长使增大有关。
  • 16、请结合文字描述和图示,分析并回答问题。

    我是一个小细胞。

    出生时穿着一件“铠甲”,它支持和保护着我;我有一身“智能皮肤”,控制着物质的进出,让有用的进入,没有用的排出;

    我体内的“太阳能小工厂”可以制造出有机物;我生活需要的能量,来自我的“动力车间”;我把大部分水和酸酸甜甜的物质藏在大液泡中;我聪明的“大脑”如同一个信息库,装满了遗传信息。

    (1)、根据文中描述,与“我”细胞不一样的是(填“甲”或“乙”)图所示细胞。
    (2)、以上描述的“铠甲”指细胞结构中的[     ]
    (3)、“太阳能小工厂”指的是(填名称),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动力车间”指的是甲、乙两图中的[⑦] , ③⑦都是细胞的转换器。
    (5)、“大部分水和酸酸甜甜的物质藏在大液泡中”,决定酸甜度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     ]内。
  • 17、下列图示是实验课上,某同学使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发现这台显微镜目镜和物镜各有两个,他进行了一系列操作,看到了清晰的物像。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台显微镜的最小放大倍数是倍。
    (2)、盖盖玻片时若操作不当,装片容易产生
    (3)、在制作该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处理。
    (4)、下列是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步骤,请进行排序:

    ①把临时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

    ②注视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

    ⑤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上升,直到看到物像。

    ⑥调整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5)、对光时,选图丙中的物镜(填字母)。依次将物镜、通光孔与目镜置于一条直线上,但仍未有清晰明亮的视野,经过分析发现光线比较暗,此时应用反光镜的
  • 18、人体是一个完整的、高度统一的整体,各项生命活动都不是某一个器官或系统独立完成的。请分析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构成这个整体的基本单位是器官 B、完成运动的过程离不开运动系统 C、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依靠循环系统 D、运动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消化系统
  • 19、如图是番茄结构层次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的a和b过程,细胞核先复制,再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 B、图中的c过程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g是分生组织 C、切开h,甜酸可口的红色汁液流出,这些汁液来自细胞的液泡 D、图中制造“h”的有机物的器官是[3]所示的结构
  • 20、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该生物体最不可能的是(       )
    A、草履虫 B、金丝猴 C、克隆羊 D、德保矮马
上一页 189 190 191 192 19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