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生物学 八年级上册 期中检测卷1

试卷更新日期:2025-09-11 类型:期中考试

一、选择题

  • 1. 营养物质中既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又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
    A、 B、脂肪 C、无机盐 D、蛋白质
  • 2. 小田总爱大量喝碳酸饮料,最近体检发现骨密度偏低,有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他要改掉这个习惯并注意补充的营养成分是(        )
    A、铁和维生素B B、钙和维生素A C、钙和维生素D D、碘和维生素C
  • 3. 最新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5)》中特别提出“建议每周摄入鱼、虾、贝类等水产品1~2次,成年人约为300~500克。”这样有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        )
    A、糖类 B、脂肪 C、维生素 D、蛋白质
  • 4. 下列关于血液和血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a的血流速度最慢 B、b是抽血和输液的常用血管 C、c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当人体出现炎症时,d图中的③数量会明显增加
  • 5. 丙受伤急需输血,已知甲的血型为AB型,乙为B型,丙为AB型,丁为O型,则医生首先考虑的献血者应该是(        )
    A、 B、 C、甲、乙 D、乙、丁
  • 6. 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是输送全身血液的动力器官。如图是心脏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是左心室,是体循环的起点 B、c是右心室,充满含氧气丰富的动脉血 C、d是右心房,腔室壁最厚 D、a、b间和c、d间存在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 7. 为了探究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某同学做了个模拟呼吸运动的装置如下,并绘制了肺内气压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D向下时,表示呼气过程 B、图甲中玻璃罩模拟的是胸廓 C、图乙AC段代表呼气的过程 D、图乙中的D点,膈肌是收缩状态
  • 8. 如图,医生帮病人“把脉”时,会感觉到该处血管有节奏地搏动,关于该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血管是静脉 B、该血管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该血管内的血液往手指的方向流 D、该血管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 9. 血液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右表为某成年男子的血常规报告单,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化验项目

    测定值

    正常参考值

    红细胞

    3.8×1012个/L

    (4.3-5.8)×1012个/L

    白细胞

    11.8×109个/L

    (3.5-9.5)×109个/L

    血红蛋白

    85g/L

    120-160g/L

    血小板

    210×109个/L

    (125-350)×109个/L

    A、该男子可能有炎症 B、抽血后,针眼处血液能正常凝固 C、该男子应多吃含钙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D、红细胞有运输作用,白细胞和血小板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 10. 营养成分表是标示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下图是某牛奶的营养成分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人体消化吸收牛奶中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
    A、口腔 B、 C、小肠 D、大肠
    (2)、牛奶中钙的含量较多,老年人喝牛奶有利于预防(        )
    A、坏血病 B、大脖子病 C、夜盲症 D、骨质疏松症
  • 11. 体外膜肺氧合(ECMO)俗称人工肺,是一种为患者进行体外呼吸与血液循环的医疗设备,在新冠肺炎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使用时,先用导管1将血液从人体静脉引出,通过装置后,血液经导管2回到人体的动脉(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氧合器”可为患者直接提供能量 B、“恒温器”可为患者的血液循环提供动力 C、“导管2”中流动的是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D、“氧合器”可增加血液中氧气量和排出二氧化碳
  • 12. 2025年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合理均衡的膳食有助于青少年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下列是为中学生设计的营养早餐,搭配最合理的是(       )
    A、牛奶、馒头、鸡蛋、西蓝花 B、小米粥、馒头、鸡蛋 C、牛奶、鸡蛋、西蓝花 D、豆浆、牛奶、馒头、鸡蛋
  • 13. 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B、本探究实验的变量不唯一,无法得出结论 C、该实验可得出结论: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强 D、滴加碘液后,两试管中的颜色变化是①不变蓝,②变蓝
  • 14. 肠道显微胶囊是可吞咽的小型设备(如图1),用于诊断胃肠道疾病。结合图2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入后依次经过①→④→⑥→③ B、可进入②,②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C、可进入④,④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D、可进入⑥,⑥是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
  • 15.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危急情况下可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实施救助。救护者可按下图方法施救,被救者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

    A、隔顶部上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隔体推动异物往外移动 B、隔顶部下降→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往外移动 C、隔顶部上升→胸腔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减小→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往外移动 D、隔顶部下降→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推动异物往外移动
  • 16. 如图是同学们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有同学整理了四个实验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一可用来探究种子的萌发需要水分和空气 B、图二可用来探究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C、图三可验证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图四用湿棉絮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正常呼吸
  • 17. 小安同学这段时间感冒导致鼻塞,晚上睡觉时张开嘴进行呼吸,第二天早上她感觉嗓子非常干燥不舒服,这体现了鼻腔具有的功能是(  )
    A、干燥空气 B、温暖空气 C、湿润空气 D、清洁空气
  • 18. 某同学在食堂购买的午餐有鸡蛋肉饼、清蒸鲈鱼和米饭,从均衡膳食的角度考虑,他还应增加一份(  )
    A、肉沫豆腐 B、白灼菜心 C、红烧肉 D、香辣鸡块
  • 19. 【主题情境】 “478呼吸睡眠法”可帮助身体放松,不仅有助于睡眠,还能缓解焦虑。具体步骤为:步骤一慢慢用鼻子吸气4秒;步骤二憋气7秒;步骤三嘴唇微开吐气8秒。
    (1)、用鼻子吸气时,气体通过呼吸道进入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吸气时,气体依次经过鼻、喉、咽、气管 B、呼吸道能使吸入的气体温暖、湿润和清洁 C、呼吸道能完全清除吸入气体中有害物质 D、吸入气体只含氧气,呼出气体只含二氧化碳
    (2)、下列“478呼吸睡眠法”各步骤及其生理变化匹配正确的是( )
    A、步骤一:气体入肺, 引起胸廓容积扩大 B、步骤二:肺泡毛细血管处气体交换停止 C、步骤三:膈肌舒张,引起膈顶部下降 D、步骤三:肺内的气压大于外界的气压
    (3)、吸入的氧气从肺泡处进入血液,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不包括( )
    A、肺泡位于支气管的末端 B、肺泡周围包绕毛细血管 C、肺泡数量多且富有弹性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
  • 20. 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顺利发射,三名航天员顺利入驻中国空间站。航天员长期处于失重环境会导致骨质疏松,因此,航天员在日常饮食中需要补充(       )

    ①无机盐 ②含钙的无机盐 ③维生素C ④维生素D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21. 如图是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淀粉最终被分解为葡萄糖 B、曲线X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C、D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胃液中的胃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分解
  • 22.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公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的是(    )
    A、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 B、购买未经检疫的猪肉 C、滥食野生动物 D、食用过期食品

二、实验探究题

  • 23. 2025年被定为“体重管理年”,为探究食物和运动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后的结果如图。

    (1)、 阶段Ⅰ(11周前),将随机均分的两组小鼠,分别用标准饲料和高脂饲料进行喂养。

    ①参与消化脂肪的消化液有、肠液和胰液,脂肪消化后的产物主要在被吸收。

    ②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

    ③做出的假设是:小鼠吃高脂饲料,它们的体重会

    ④除变量外,其他条件保持一致,目的是

    (2)、 阶段Ⅱ(11周后),将高脂饲料组小鼠均分为甲、乙两组,仍用高脂饲料喂养,但乙组小鼠每天游泳1小时,甲组小鼠不游泳。

    从阶段Ⅰ和阶段Ⅱ的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有效的体重管理需要和科学运动相结合。

三、资料分析题

  • 24.  北京冬季奥运会引入了超低温冷疗这一黑技术。当运动员进入超低温冷疗舱,过低的温度使身体产生应激反应,大肌肉群里的血液将流向心脏等内脏器官,起到快速保护核心器官的作用,人体从超低温环境回到常温环境,心脏等内在器官中的血液又涌回到肌肉,仅需两三分钟,运动员的肌肉酸痛就能明显减轻。恢复常温后,血液重新流回肌肉,快速缓解肌肉酸痛。

    某项目化小组制作了如图1的“人体血液循环模型”,模拟超低温冷疗的过程。利用器材有:塑料管、小水泵(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需外接电源)、水、单向阀、塑料瓶(2大2小,上下连通)、肺泡模型、组织细胞模型等。(“→”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1)、 心脏是一个主要由组织构成的中空的器官,是输送血液的泵,当演示该血液循环模型时,应该(填“同时”或“先后”)启动两个水泵。
    (2)、 超低温治疗时,四肢大肌肉群里的血液将流向心脏。项目组通过本模型模拟该过程,血液首先进入模型中的(填序号)。
    (3)、 当人体从超低温环境回到常温环境时,血液由心脏又涌回肌肉群里,并为这些肌肉细胞运送了 , 以缓解肌肉酸痛。
    (4)、 下表为人体血液循环模型的评价表,根据评价合格表,该模型指标一“被评为优秀”,请问“指标二”的评价应该是

    人体血液循环模型评价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设计结构完整,有创意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

    指标二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动、静脉血的转换效果明显

    能模拟人体血液循环,效果较明显

    不能模拟血液循环

四、综合应用题

  • 25. 心脏是人体循环系统的重要器官,冠状动脉是为心脏细胞供血的血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主要由心肌组织构成,属于人体结构层次中的 , 位于人体胸腔的中央偏方。
    (2)、心脏将从肺部流回的富含氧气的血,通过左心室收缩首先泵入(血管),其中一部分血液经冠状动脉流向心脏的组织细胞。
    (3)、如图所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或被阻塞超过一定时间,会引发心梗。心梗区细胞无法获得足够的和营养物质,最终细胞缺少能量而坏死。
    (4)、医学实践发现,冠状动脉阻塞后,即使经过抢救恢复供血,心梗区的损伤也不能明显改善,甚至会进一步加重。为了探究其原因,研究者用小白鼠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冠状动脉的分支处理情况

    3小时后心肌细胞死亡率

    3小时后心肌细胞线粒体破裂率

    A

    结扎45分钟后未恢复供血

    58.2%

    2.8%

    B

    结扎45分钟后恢复供血

    41.8%

    35.3%

    注:结扎是人为捆扎血管,模拟血管堵塞。

    该实验结果提示人们,给心梗患者恢复供血前,应采取必要措施以降低 , 从而保证恢复供血后细胞的呼吸作用正常进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 26. 图1是中国居民的“平衡膳食宝塔”,图2是消化系统模式图,图3是小肠壁纵切图,请据图回答:

    (1)、图1中最底层(E层)食物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该营养物质在图2消化道的内被消化(填代号)。
    (2)、某学生因偏食出现牙龈出血等症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建议该学生多摄入图1中层食物(填代号)。
    (3)、“学生饮用牛奶”有利于中小学生的生长和发育,主要是因为牛奶中的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
    (4)、图2中,[④]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但能使脂肪变成微小的颗粒。
    (5)、图3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小肠具有巨大的表面积,有利于
  • 27. 下列图示中,图甲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生理过程流程图,图中A、B表示进出的物质,①、②、③、④、⑤、⑥表示人体的器官,图乙是进入和离开人体某器官的血液内四种物质相对含量的柱形图。
    (1)、下列人体器官中符合图乙描述的是

    A.脑       B.肾       C.肺       D.小肠

    (2)、某人患了急性肺炎,医生在他手臂处静脉注射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最少需次经过心脏。
    (3)、图甲中③、④、⑤、⑥代表血管,其中流动脉血的血管是

    A.④和⑤               B.③和⑥                  C.③和④                  D.⑤和⑥

    (4)、图甲中B物质代表人体呼出的气体,其中包括人体细胞产生的和少量的水蒸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