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这是苏轼所作的《鱼蛮子》中的一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诗句描述的是我国( )A、平坦富饶的华北平原 B、河网稠密的江南水乡 C、冰川广布的雪域高原 D、林雪分布的东北地区(2)、下列描述与区域特征不相符的是(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淡水渔业发达 C、传统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 D、土地贫瘠,热量不足(3)、到该区域能够品尝到的特色农产品应该有( )A、柑橘、莲藕 B、苹果、竹笋 C、西瓜、栗子 D、哈密瓜、折耳根
-
2、为更好地学习“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这一节内容,小静和小云查找了关于极地地区的相关信息,并开展了对相关问题的讨论。两人在查找极地地区相关信息时,发现了一幅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为减少极地地区微塑料,我们应当( )A、低碳出行,缓解气候变暖 B、加大科考力度 C、减少日常使用塑料制品 D、发展极地旅游业(2)、在北极进行科学考察时,下列哪一项做法是正确的( )A、猎杀北极熊,保障科考人员安全 B、大规模利用北极的生物资源 C、将丢弃的垃圾扔在北冰洋里 D、作为科研基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3)、图中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科研考察造成的白色污染 B、石油泄漏对海洋造成的污染 C、全球变暖对极地地区造成的影响 D、猎捕鲸鱼对极地地区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
3、在2024年元宵节到来的前一日,我国东部战区发布重磅海报《回家》,喊台湾回归祖国的怀抱。读台湾岛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小手”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A、台湾省 B、海南省 C、香港特别行政区 D、澳门特别行政区(2)、“大手”与“小手”之间隔的海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火山喷发 B、海水侵蚀 C、人工开挖 D、地壳运动(3)、该省东部最近地震频繁,地震发生时的正确做法是( )A、乘坐电梯下楼 B、选择到阳台躲避 C、坚固书桌下躲避 D、翻窗户逃生 -
4、草屋是埃塞俄比亚传统部落特色房屋,整体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而成,借助高大的竹竿架起,外面再覆盖一层防雨的竹叶,建成后形如一头大象,故又称“象屋”。“象屋”必须在干燥季节建造,由于白蚁的侵蚀以及潮湿地面的腐蚀,“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读“象屋”景观图及当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建造“象屋”要避开的月份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2)、“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的原因是( )A、生物蚕食严重 B、洪水侵袭频发 C、风力侵蚀严重 D、人为磨损严重(3)、如今,“象屋”的编织手艺面临失传,保护和开发该传统房屋的合理措施有( )①培训专业人才,传承营造技艺
②改善居住环境,全部拆除改建
③全部开发商业,发展特色旅游
④保护民居特色,传承地域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小欣同学近期使用网络3D虚拟旅游平台“云游览”了以下三个国家。请你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将她的游记完善。


(1)、小欣通过3D虚拟旅游发现以上三个国家均濒临洋,美国的地形以为主。(2)、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所以日本多。(3)、由以上三幅图可知,三个国家自然资源和工农业各有特色。美国农业的特点是化;日本工业分布在A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图中B为秋明油田,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被称为“”,这与它丰富的油气资源是分不开的。(4)、从地理位置、地形地势角度简要分析美国和俄罗斯两国气候差异:、。 -
6、
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洲。地球表面的陆地分为七大洲,南美洲是第四大的大洲。阅读“南美洲地形”(左图)、“南美洲气候类型”(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其之间的分界线是。从纬度位置看,南美洲大部地区地处北回归线和两条重要纬线之间;就南、北半球的划分而言,南美洲地区主要位于半球。
(2)南美洲地形类型主要由山地、高原、平原构成,地势总体上具有高低、东部地区平原与(地形类型)相间分布的特点。
(3)南美洲气候类型多样,以热带雨林和气候为主。
(4)通过资料观察、分析,南美洲河流的流向深受的影响。
热带雨林气候下的植被类型为热带雨林。雨林中树种繁多,被称为“物种基因库”,为人类提供多种价值很高的木材、药材,同时还具有保护土壤、涵养水源、调节全球气候的作用。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巴西境内。从20世纪60年代起,在巴西热带雨林地区出现了农场、牧场、工厂、矿山、铁路和城镇,使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破坏。
(5)运用图可知,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河流域。请简要说出巴西政府为减少雨林破坏应采取的措施。
-
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国际上许多严重缺水国家开始“向海洋要水喝”。沙特阿拉伯(以下简称沙特)地表自然景观以沙漠为主,是西亚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最大的海水淡化国家。下图示意沙特阿拉伯的地理环境。

(1)、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苏伊士运河是沟通、两大洋的交通要道。(2)、完成右面结构图。① ③ ④ ⑥ ⑦(3)、海水淡化是高耗能产业,沙特阿拉伯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是 , 主要分布在。沙特东临波斯湾,西临海,利于海水淡化。(4)、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有很多,除了海水淡化以外,还有。(列举一列) -
8、2024年2月7日,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开站。下图示意南极地区和秦岭站。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选址在罗斯海沿岸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距离我国最近,航行距离短 B、弥补我国太平洋扇区南极科考站空白 C、兼具海陆环境,科考价值高 D、纬度最高,有利于开展南极内陆考察(2)、秦岭站的建设和运行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这里可全年利用的清洁能源是( )A、水能 B、风能 C、太阳能 D、地热能(3)、在南极设立考察站的主要目的是( )A、勘探矿产资源,便于今后开采利用 B、进行科学考察,观测极地环境变化 C、研究极地环境,便于今后大量移民 D、保护好环境,作为今后的旅游景点 -
9、读非洲及肯尼亚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非洲大陆被称为“高原大陆”“热带大陆”,以热带气候为主 B、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矿产资源丰富,各国对矿产的加工水平都较高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动植物种类丰富,被称为“天然野生动物园” D、位于肯尼亚西部的东非大裂谷是由于板块之间的张裂运动形成的(2)、关于肯尼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跨南,北半球 B、以白种人为主 C、地形以高原为主,东高西低 D、东北濒临印度洋 -
10、欧洲西部是世界上冬奥会举办次数最多的地区,2026年2月6日至22日第25届冬奥会将在意大利米兰举办。读冬奥会举办地分布图和米兰气候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欧洲西部冬奥会举办地多分布在( )A、波德平原 B、南、北部山区 C、东部内陆地区 D、西部沿海地区(2)、第25届冬奥会举办之际,意大利米兰( )A、寒冷干燥 B、温和湿润 C、高温多雨 D、炎热干燥(3)、欧洲西部利于开展雪上运动项目的条件,描述不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众多,经济实力雄厚 B、北部、南部为山地地形,坡度适宜 C、冬季降雪多,积雪量大 D、全部地处高纬度地区,气候终年严寒 -
11、“北溪1”和“北溪2”管道从俄罗斯经海底通往西欧国家。2022年9月26日,北溪4条管道中的3条遭到蓄意破坏,导致大量甲烷泄漏。甲烷对气候变暖的作用是二氧化碳的28倍。结合北溪管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国是欧洲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对能源需求量大,该国是( )A、德国 B、法国 C、丹麦 D、荷兰(2)、北溪管道经过的海域是( )A、黑海 B、北海 C、地中海 D、波罗的海(3)、北溪管道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有( )①西欧国家能源短缺 ②全球温室效应加剧 ③俄罗斯的经济收入增加 ④西欧淡水资源短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2、老挝地处亚洲东南部,境内80%为山地、高原,且多被森林覆盖。老挝人口少,人口集中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如图示意老挝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气候资料中可知,万象( )A、冬冷夏热 B、降水稀少 C、长冬无夏 D、分旱雨两季(2)、受自然环境影响,老挝( )A、长冬无夏,地表积雪深厚 B、气候湿热,多见双层竹楼 C、自然条件优越,城市众多 D、全年干旱少雨,人口稀少(3)、影响老挝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地形 B、海运 C、开发历史 D、矿产 -
13、认识区域,首先要认识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其中,地理位置不但影响区域的自然特征,也影响着区域内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乃至区域的价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我们认识大洲的地理位置,主要是认识大洲的( )
①人口分布②海陆位置③经纬度位置④半球位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对区域的( )①气候影响很大②地形影响很大③交通影响很大④矿产资源的储量影响很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3)、某大洲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下列图中的黑色区域代表该大洲的主体部分,其中能准确表示该大洲半球位置的是( )A、
西半球东半球
B、
西半球东半球
C、
西半球东半球
D、
西半球东半球
-
14、图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大地理区域),图2为传统民居素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丁所代表的区域名称是 , 确定丁地区与其它三个地区之间界线的主导因素是。(2)、甲、乙两个区域的分界线AB一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基本吻合。(3)、我国的传统民居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区域特色,图2中①和②景观所代表的传统民居分别位于甲、乙、丙、丁四个地区中的地区和地区。(4)、有位同学想要品尝正宗的过桥米线,参与“三月三”歌节、泼水节等民族节日,这位同学应去甲、乙、丙、丁中的地区。(5)、导致图1中③④⑤三地景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6)、丙和丁两地区都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丙地区贺兰山以西以高山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丁地区以高寒草场为主,其优良畜种有。(任答一种)(7)、华北地区和丙地区缺水严重,国家为缓解这一现象,建设了工程。(8)、将丙地区西部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输送到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被国务院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总体规划。长江三角洲地区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
材料二 台湾省位于祖国东南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材料三 我国南部部分区域图、台湾省简图、台北和台中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城市A;岛屿B。(2)、当前,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国家一项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长江在长江经济带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任答2点)(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写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在合作中发挥的优势:①、②。
(4)、台湾岛约三分之二的面积地形类型为 , 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填方位)地区。(5)、根据台北和台中月平均降水量柱状图,比较台北和台中降水变化的异同点:。 -
16、金砖国家峰会于2023年8月在南非举行。本次会晤聚焦“金砖与非洲:深化伙伴关系,促进彼此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包容性多边主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从纬度位置上看,撒哈拉以南非洲中部被(特殊纬线)穿过,大部分位于热带,被称为“热带大陆”,从海陆位置看,东临洋。(2)、读图甲可知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主要以为主,被称为“”;在非洲大陆东部形成长度、宽度、深度都是世界之最的;图乙非洲气候具有独特的分布规律是;图丙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传统民居,主要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其气候特点是。(3)、撒哈拉以南非洲主要以矿产、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贸易,工业制成品主要依靠进口,长久以来形成了以初级农矿产品为主的经济结构,贸易逆差不断增大,不利于经济发展。中国和非洲国家的经济合作发展被称为(南南合作或南北对话)(4)、为摆脱经济落后的状况,许多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发展本国经济,请你为他们发展经济建言献策、(任答两点)。 -
17、火地岛是世界上除南极大陆以外最南端的陆地。该地原始森林中的树木东倒西歪,形状怪异,主岛北部大部为冰川地形,冰川奇形怪状,雪山重峦叠嶂,湖泊星罗棋布。12月至次年2月是火地岛的旅游旺季,该岛每年接待45万名游客,半数是外国游客,其中10万游客是搭乘邮轮而来。读“火地岛区域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1)、火地岛位于(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南美洲(2)、据图可知,火地岛的城镇主要分布于( )A、河流沿岸 B、沿海地区 C、山地地区 D、岛屿内部(3)、火地岛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是( )①自然风光独特②气候恶劣③距离较近④对外航运便利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
18、“于2023年9月28日开通运营的福厦高铁是我国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跨海高铁,将东南沿海城市群串联起一条“黄金旅游带”。读“福厦高铁沿途站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福厦高铁建有三座跨海大桥,其建设的困难主要是( )A、旱涝频发 B、地形崎岖 C、河湖密布 D、台风侵袭(2)、我国大力建设高铁,主要是因为高铁( )A、速度快 B、运量大 C、价格低 D、易维护(3)、福厦高铁建成通车的意义不包括( )A、沿线地区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B、沿线地区民众出行更加方便 C、缓解福建省能源紧张的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旅游业的发展 -
19、图中两次地震在发生前后都出现了降雪天气,导致气温较低,给灾后的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图(a)为这两次地震发生的位置示意图,(b)为手机地震预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两次地震都( )A、与非洲板块有关 B、位于地中海沿岸 C、位于亚洲 D、与板块张裂有关(2)、12月18日晚,兰州正在睡梦中的人们,突然听到手机地震秒数倒计时,这说明( )A、地震可以预测 B、人们完全可以掌控地震 C、人们可以阻止地震 D、地震可以提前预警(3)、对这两次地震救援工作影响较大的天气是( )A、
B、
C、
D、
-
20、“碇步桥”是一种古老桥梁的统称,由条石砌成,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杰作。浙江省泰顺县仕阳镇仕水碇步桥是我国现存保留最完好、最古老、最长的碇步桥。下图为仕水碇步桥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和碇步桥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中信息,正确的是( )A、①地位于山顶,海拔约600米 B、②地比③地海拔低、坡度较陡 C、③地位于山谷,可远眺仕阳镇 D、④地位于山脊,可遥望碇步桥(2)、仕水碇步桥平行分高低两凳,高凳可供涨水时踏用,反映当地( )A、降水季节变化较大 B、冬季结冰期长 C、地形陡峭,沟谷多 D、森林丰富,木料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