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树袋熊(又名考拉),以桉树叶为食,是澳大利亚古老且奇特的树栖动物。受土地开垦、森林山火和气候变化等威胁,澳大利亚树袋熊数量急剧下降,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读澳大利亚地形图可知,澳大利亚的总体地势特征是
    (2)、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是茂密的森林,大分水岭西侧却是广袤的大草原。请你分析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3)、澳大利亚的树袋熊生物进化(选填“较快”或“缓慢”),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回答两点)。
    (4)、从气候和食物两方面分析大分水岭地区多树袋熊栖息地的原因。
    (5)、为了保护树袋熊种群数量,请你提出几点建议(至少回答一点)。
  • 2、粮稳天下安,水稻、小麦、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同学们以“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为主题开展了探究性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和印度耕地面积广,分别位居世界第一位和第二位。“黑土”是最肥沃的土壤,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美国分布有面积较大的黑土地。

    材料二   “印度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

    (1)、探究一:粮食生产与耕地资源

    据图文材料可知,与印度相比,美国粮食生产最突出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2)、探究二:粮食生产与气候

    据图分析,印度和美国种植主要粮食作物的共同有利气候条件是:

    (3)、探究三:粮食生产与河流

    据图可知,印度和美国粮食主产区河流众多,灌溉水源

    (4)、探究四:粮食生产与科学技术

    据图可知,印度和美国农业实现地区生产专门化的是 , 大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5)、探究五:粮食生产与自然灾害

    据图分析,印度受季风影响显著,粮食生产易遭受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减少。

    (6)、探究六:粮食安全

    为确保世界粮食安全,请你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 3、

    中欧班列是指中国开往欧洲的集装箱快速货物列车。 自开通以来,中国与欧洲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并促进了沿线各国的发展。 读“亚欧海上和路上贸易线路示意图”和“中南半岛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有关中欧班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途经过地区都城市密集B. 是往来中国与欧洲唯一的交通运输
    C. 缓解沿线地区运输压力D. 促进沿线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

    (2)从西向东,欧洲传统民居建筑的墙体厚度差异显著,原因是________。

    德国杜伊斯堡位于欧洲经济的心脏地带,是欧洲最大内陆港口,是中欧班列沿线班次最多、运量最大的支点城市。

    (3)据材料推测杜伊斯堡市当今应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________是(选填“工矿业”或“物流业”)。

    (4)中欧班列的运行,减轻了日本海上“咽喉”________海峡的航海压力。 由“中南半岛示意图”可以看出,中南半岛上铁路大多为________走向,请你分析原因:________。

  • 4、法国的河流众多,河流水文特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大。塞纳河经过法国首都巴黎,航运条件得天独厚,运输量占法国内河航运的大部分。图1为法国地形图,图2为巴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法国的地形特征是(     )

    ①以平原和丘陵为主②以山地和高原为主③东南高、西北低④西北高、东南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图1中的四条河流,有一条因其强大水流而闻名,水流速度可达到每小时10公里,这条河流是(     )
    A、塞纳河 B、卢瓦尔河 C、加龙河 D、罗纳河
    (3)、下列属于塞纳河航运价值高的原因的是(     )

    ①水流平缓     ②流量稳定     ③结冰期短     ④航运需求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5、《动物世界》栏目中经常看到,非洲热带草原上的动物,为了生活在水热条件适宜的环境下,每年都会进行周期性的大规模迁徙。下图示意非洲的气候分布和A、B两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非洲地理位置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东部临大西洋 B、赤道穿过其中部 C、全部位于热带 D、全部位于北半球
    (2)、非洲热带草原野生动物迁徙的方向及时间是(     )
    A、6月份,从A地开始向南迁徙 B、6月份,从B地开始向南迁徙 C、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A地活动 D、12月至次年5月,动物集中在B地活动
    (3)、非洲动物大迁徙反映出其生存环境的气候特征是(     )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干湿分明 D、温和多雨
  • 6、读南亚降水分布图和南亚农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哪些信息说明了南亚热量丰富?(     )
    A、农作物 、纬度 B、纬度 、河流 C、地形 、经度 D、农作物 、降水量
    (2)、图中四个城市,最可能成为麻纺织(以黄麻作为纺织原料)工业中心的是(     )
    A、 B、 C、 D、
    (3)、不同区域年降水量不同,其种植的农作物也不同,反映了农作物对水分的不同需求。读图比较棉花和茶叶对水分的需求,正确的是(     )
    A、棉花的需求量更高 B、茶叶的需求量更高 C、棉花和茶叶的需求量一样高 D、无法确定
  • 7、2023年是中国载人航天20周年。北京时间(东八区)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再次展示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实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时,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东三区)正值(     )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D、深夜
    (2)、神舟十七号发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圈以内的地区昼长夜短 B、南亚地区正值雨季 C、湖南某学校正午旗杆影长为一年中最长 D、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进入干旱少雨季节
  • 8、2024年1月1日16时许,日本石川县能登半岛(37.89°N,136.72°E)连续发生多次地震,最强达7.6级,地震引发5米海啸。该次地震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大面积停电和火灾。地震发生后,疑似震源附近两处核电站遭受不同程度的泄露,日本政府将能登半岛地震定为“极严重灾害”。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图中日本震中位置说明,正确的是(     )
    A、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B、位于热带、低纬度 C、位于太平洋 D、位于南亚
    (2)、日本地震频发,其原因是(     )
    A、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B、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D、位于欧亚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
    (3)、日本大力发展核电站的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日本燃料匮乏 B、日本水力资源贫乏 C、日本工业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D、日本人口众多,用电压力大
  • 9、2023年,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图1为俄罗斯地形和矿产分布图,图2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俄罗斯和巴西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势都是西高东低 B、铁矿资源都比较丰富 C、工业区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 D、两国的气候都比较炎热
    (2)、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     )

    ①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暖   ②地形平坦,修建铁路成本低   ③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发展   ④人口和城市分布比北部稀疏   ⑤加强不同地域经济和文化联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⑤
    (3)、近年来,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经贸往来频繁,最有可能从俄罗斯和巴西分别大量进口的产品是(     )
    A、柑橘、木材 B、稻米、铁矿 C、石油、铁矿 D、香蕉、咖啡
  • 10、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及三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季风气候类型多样②西部半岛分布热带雨林气候③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④北冰洋沿岸分布温带海洋性气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关于北京、大阪、新加坡三个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北京和大阪雨热同期 B、新加坡比大阪年降水量少 C、北京和大阪冬季寒冷 D、新加坡比北京四季更分明
  • 11、“板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板块分布图中可看出,我国位于板块。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都分布在板块的地带,世界上有两大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和火山地震带。
    (2)、由图中可判断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板块。
    (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原理,推断地中海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4)、用板块运动解释新西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 12、我市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到学校附近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考察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等高线地形图上不同的地形部位:A , B。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①与图中最高峰的相对高度是
    (2)、甲村在乙村的(方向)。量得乙村到点①的图上直线距离是2厘米,则两地间的实地直线距离是千米。同学们测得海拔800米处的气温为20℃,则此时100米处的气温是℃。
    (3)、图中①②两个观察点中既能看到甲村又能看到乙村的观察点是
    (4)、同学们发现乙村周围资源丰富,但经济较落后。请你为乙村发展经济提两条建议
  • 13、世界上的事物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中,如板块在运动,海陆在变迁。图中信息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为阿尔卑斯山脉 B、④为黑海 C、⑤为非洲板块 D、②为喜马拉雅山脉
  • 14、2019年5月12日,“海希轮”号国际集装箱班轮顺利靠泊宁波舟山港金塘港区大浦口国际集装箱码头,该班轮来往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沙特阿拉伯、埃及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计划每周靠港1个班次。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班轮航线联系的大洲①是
    A、非洲 B、亚洲 C、欧洲 D、大洋洲
    (2)、该班轮航线从宁波港出发,到达埃及,该航线穿过的大洋④是
    A、印度洋 B、太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 15、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大洲是(     )
    A、北美洲 B、亚洲 C、欧洲 D、南极洲
    (2)、甲、乙两大洲的洲界线是(     )
    A、巴拿马运河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白令海峡
    (3)、位于丙、丁两大洲之间的大洋是(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下列关于图示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面积最大的大洲 B、乙是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C、丙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D、丁是地势最高的大洲
  • 16、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图可以看出(     )
    A、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陆地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D、甲、乙面积都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
    A、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 17、日晷是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咸阳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对校园内的日晷进行观测,并将晷针影子的变化绘制成图(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一天中,晷针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
    A、顺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B、逆时针自西向东转动 C、顺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D、逆时针自东向西转动
    (2)、一天中,日晷影子朝向有规律的变化是由于(     )
    A、太阳运动 B、地球公转 C、海陆变迁 D、地球自转
  • 18、“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古代华北地区人们将地球绕太阳运动一周的轨迹划分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安排。读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位置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二十四节气”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
    (2)、俗语“梳头、洗脸、吃饭工”用来形容一天白昼时间很短。

    下列节气中,长沙白昼时间最短的是(     )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 19、李老师经常利用假期游览世界。下图中标注的是李老师到过或经过的地方。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俗话说“找不着北了”,李老师途经甲、乙、丙、丁四地时对这句话体会最深的是在(     )
    A、甲位置 B、乙位置 C、丙位置 D、丁位置
    (2)、李老师从乙地出发到达丙地,出行的方向是(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北方向 D、西南方向
    (3)、李老师到达日本首都东京后,计划租车游览各地,最好使用哪种地图方便导航(     )
    A、纸质地形图 B、纸质游览图 C、纸质交通图 D、发声电子地图
  • 20、学校组织同学们4月份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下图),下表为4月22日-27日天安门广场的升降国旗时间(升、降旗时间即为日出、日落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9年4月22日-27日天安门升降国旗时间表

    22

    升旗05:27

    降旗18:59

    23

    升旗05:26

    降旗19:00

    24

    升旗05:24

    降旗19:01

    25

    升旗05:23

    降旗19:02

    26

    升旗05:22

    降旗19:03

    27

    升旗05:20

    降旗19:04:

    (1)、从表中可以看出,每天的升、降旗时间是不一样的,此现象可间接说明(     )
    A、太阳的运动在不断变化 B、地球的运动没有规律 C、地球是不规则球体 D、地球不仅有自转还有公转运动
    (2)、4月22日至4月27日时间段,与以下四个节气,最接近的是(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上一页 831 832 833 834 83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