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结合材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水稻生长需要较高的热量和充足的水分;小麦喜温凉气候,比较耐旱。

    材料二:印度是南亚最大的国家。下图图1为“印度地形分布图”,图2为“印度年降水量分布图”。

       

    (1)、印度西临海,中部是平原,南部为高原。耕地面积广,为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2)、印度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部及西部沿海,丰沛的降水主要由(风向)季风带来。受季风影响,印度降水不稳定,容易导致灾害。
    (3)、图中A、B地区,适宜种植水稻的是地区,原因是:
    (4)、印度是世界人口大国,请说说人口众多的优势和劣势。
  • 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随着“一带一路”倡议逐步落实,沿线众多国家的命运更紧密地交织在了一起,每天都有大量人员和物资往返于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其中往来最频繁的区域就是东南亚地区。

    材料二:“东南亚地区略图”(左图)和“东南亚气温曲钱和降水量柱状图”(右图)。

    材料三:泰国是东南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图1为泰国地形图,图2为泰国人口分布图。

    (1)、A是半岛,该半岛的地形与河流分布特征是
    (2)、B是群岛,右图中两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能够反映B岛气候类型的是图(填写甲或乙),其气候特征是
    (3)、图中M处是东南亚著名的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洋,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4)、根据泰国地形图和人口分布图,可知泰国人口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试分析人口这样分布的主要原因。至少写出3点。
  • 3、西亚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读西亚地理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洲”是指(     )
    A、亚洲、欧洲、非洲 B、亚洲、欧洲、北美洲 C、非洲、亚洲、大洋洲 D、欧洲、亚洲、南美洲
    (2)、图中连接地中海和红海的重要通道是(     )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3)、结合上图判断,该地区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黑海及其沿岸地区 B、土耳其海峡及其沿岸地区 C、沿40°N纬线分布 D、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
    (4)、西亚各个产油国家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是(     )
    A、继续依靠出口石油 B、发展以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 C、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D、发展以农业为主的经济
  • 4、2024年3月26日至29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博鳌亚洲论坛为凝聚各方共识、深化区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亚洲和全球问题发挥了独特作用。下表示意2023年亚洲部分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单位:美元)资料。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日本

    中国

    泰国

    印度

    缅甸

    也门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3834

    12614

    7171

    2484

    1187

    533

    (1)、由表可得出的结论是,各国(     )
    A、自然条件相差悬殊 B、人口出生率不同 C、国土面积差异大 D、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大
    (2)、博鳌亚洲论坛为亚洲各国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亚洲各国文化交流②发挥经济的互补性③促进人口均衡增长④促进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气候类型复杂多样。读亚洲气候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影响因素包括(     )

    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地形因素④人口众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图中②、③、④三种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
    A、冬季寒冷干燥 B、四季分明 C、雨热同期 D、全年高温多雨
  • 6、2023年9月20日,中俄东线嫩江支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嫩江支线工程线路全长195千米,设计输量为8.63亿立方米每年。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向我国大量输出石油、天然气,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管道运输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航空运输
    (2)、中俄两国开展能源合作对中国的影响是(     )
    A、完全替代我国的天然气资源 B、缓解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C、促进俄罗斯的经济发展 D、不利于减轻我国的大气污染
  • 7、读“俄罗斯沿60°N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俄罗斯经济和交通最发达的地区分布在(     )
    A、 B、 C、 D、
    (2)、图中乙表示的地形区是(     )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
  • 8、俄罗斯的海岸线长约33800千米,港口较少;日本的海岸线长约30000千米,多优良港口。左图为“日本主要工业区分布图”,右图为“俄罗斯矿产、交通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     )

    ①太平洋沿岸②日本海沿岸③濑户内海沿岸④中部山区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俄罗斯海岸线漫长,却难以形成优良港湾,最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寒冷,结冰期长 B、季风气候,旱涝频繁 C、人口稀少,需求量小 D、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3)、日本工业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主要原因是沿海地区(     )
    A、多火山、地震 B、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C、自然资源丰富 D、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4)、日本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的商品,最有可能是(     )
    A、智能机器人 B、石油资源 C、儿童玩具 D、服装
  • 9、印度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有(     )

    ①劳动成本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④技术水平比发达国家高⑤英语普及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 10、2024年2月10日至17日,昆明海关共监管、验放通过中老铁路进出口的货运量达13万吨、货值3.45亿元。下图为中老铁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最有可能通过中老铁路从东南亚进口的货物是(     )
    A、橡胶 B、小麦 C、牛奶 D、天然气
    (2)、修建中老铁路的建设者说:“中老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挖出来的、架出来的”。从图中可以看出修建该铁路时需要克服的困难有(     )

    ①沙漠广布②地形崎岖③河流众多④气候严寒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11、下图为日本经济结构图、樱花开发时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日本经济结构中,占比最大的是(     )
    A、邮电运输业 B、商业 C、工业 D、建筑业
    (2)、日本被誉为“樱花之国”,陈亮同学想利用“五一”假期到日本观赏樱花,他应该去(     )
    A、九州岛 B、四国岛 C、本州岛 D、北海道岛
    (3)、导致日本各地樱花开花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海陆位置 B、人为因素 C、纬度位置 D、樱花品种不同
    (4)、下面是陈亮同学对日本的描述,你觉得哪一项不可信(     )
    A、日本经济发达,工业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B、日本多火山地震,随处可见避难场所 C、日本渔业发达,食物中常见各类海鲜 D、在日本可以去富士山进行热带雨林探险
  • 12、关于亚洲人口、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B、亚洲人口主要分布在北亚、西亚和南亚地区 C、亚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 D、亚洲东部、南部农业较发达,人口稠密
  • 13、读亚洲位置图及亚洲大陆沿30°N纬线和80°E经线所作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北临北冰洋 B、西南隔土耳其海峡与北美洲相望 C、是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D、全部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图中可以看出,亚洲的地势特点是(     )
    A、中部低,四周高 B、中部高,四周低 C、南部高,北部低 D、东部高,西部低
    (3)、关于图中甲、乙两地的叙述,有误的是(     )
    A、甲地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河流稀少 B、乙地纬度高、气温低,人们爱喝酒驱寒 C、甲、乙两地都有丰富的淡水资源 D、甲地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 14、

    “南亚逐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南亚地形图”和“印度农作物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南亚自北向南分为三大地形区,北面是甲喜马拉雅山脉山脉,中部是印度河平原和乙恒河平原,南部是丙德干高原,由此推出南亚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

    (2)印度半岛上的居民全年几乎不穿棉衣,原因是此地气候________,盛行风A来自

    ________洋,由于盛行风A不稳定,易发生________(自然灾害)。

    咖喱是由多种香料调配而成的酱料,咖喱在南亚主要搭配米饭而食。

    (3)当地搭配咖喱而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

    (4)从地形和降水两方面,说说恒河平原和沿海平原种植水稻的优势条件。

  • 15、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为了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利雅得正在执行“绿色利雅得计划”,计划新建多个光伏发电站,世博会期间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供电。读西亚地区示意图以及利雅得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①(海域)与地中海相连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
    (2)、沙特人均收入较高,其财富主要依托当地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
    (3)、世博会期间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供电,当地丰富的清洁能源是
    (4)、下面两种传统民居中代表西亚传统特色的是 , 分析其反映出的当地的气候特征

  • 16、澜湄合作是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区域合作机制,旨在促进沿岸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建设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和促进地区持续和平和发展繁荣。阅读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湄”指的是河,流向是
    (2)、与我国澜湄合作的5个国家位于半岛,其中有3个与我国大陆接壤,应是(填字母)。

    A.柬埔寨、老挝、缅甸   B.缅甸、柬埔寨、泰国   

    C.缅甸、老挝、越南   D.泰国、老挝、缅甸

    (3)、根据地形和气温降水图分析中南半岛的河流上游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
  • 17、

    【地理研学】

    研学主题:探究神秘北纬30°,感受区域文明魅力

    研学背景:在地球30°N纬线附近,有许多神秘而巧合的自然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注意,30°N是一条神奇的纬线,它孕育了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文明。山东省某中学开展了以“探究神秘北纬30°,感受区域文明魅力”为主题的地理研学活动。

       

    研学思考:

    尼罗河、幼发拉底河、长江等都在30°N入海;珠穆朗玛峰、死海、马里亚纳海沟也在30°N附近。

    (1)尼罗河、幼发拉底河、长江三条河流中,注入太平洋的是________。

    (2)30°N经过地区高低起伏大,被称为“地球之巅”的是________,________的湖面是陆地表面的最低处。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在30°N附近,人类文明因亚洲更加绚丽多彩。

    (3)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大河流域,说出河流对聚落发展的作用________(1点即可)

    30°N附近山川怪异,奇观绝景比比皆是。

    (4)观察30°N附近的B、C两地自然景观明显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填字母)。

    A. 降水B. 气温C. 宗教D. 人种

    (5)30°N附近的地形区A是________,该高原许多地方终年积雪,冰川广布。

  • 18、东非草原上动物迁徙是世界上最壮现的景象之一,随着旱季的来临,数双百万计的野生动物就全组成迁徙大军,寻找充足的水源和食物。读非洲示意图和非洲某地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读图可知,非洲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是(     )
    A、人才密集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矿产资源丰富
    (2)、下列关于河流B和河流C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B是刚果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B、河流B是尼罗河,主要流经热带雨林气候区 C、河流C是刚果河,最终注入大西洋 D、河流C是尼罗河,主要流经高山高原气候区
    (3)、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是(     )
    A、呈半环状分布 B、呈放射状分布 C、南北纵列分布 D、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
    (4)、根据东非高原上A地降水特点推断该地野生动物大规模向北迁徙的月份最有可能是(     )
    A、1月 B、3月 C、5月 D、10月
  • 19、2022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比赛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这是世界杯首次在西亚举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海峡是被称为“世界油阀”的(     )
    A、土耳其海峡 B、白令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西安的小凡要去卡塔尔现场观看比赛,同时想走进当地居民中,进一步了解当地文化,为此需要学习的语言是(     )
    A、西班牙语 B、葡萄牙语 C、阿拉伯语 D、日语
  • 20、某经贸代表团准备于今年7月份赴下图区域采购货物,并观光考察。完成下面小题。

    (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
    A、淡水资源缺乏 B、盛产热带经济作物 C、华人华侨众多 D、旅游业发达
    (2)、该代表团的随行物品中,最不需要准备的是(     )
    A、雨伞 B、御寒衣物 C、摄像机 D、防晒霜
    (3)、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
    A、羊毛、小麦 B、椰枣、铁矿石 C、棉布、服装 D、棕榈油、天然橡胶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