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澜湄合作”是指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内六国实施的可持续发展合作。2023年为澜沧江一湄公河合作机制启动七周年。读东南亚局部地区略图及万象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澜湄合作”涉及的国家不包括(     )
    A、中国 B、老挝 C、越南 D、马来西亚
    (2)、据图可以推测,湄公河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小 B、有结冰期 C、汛期短 D、水量季节变化大
    (3)、在与泰国的贸易合作中,我国可以从泰国进口(     )
    A、稻米 B、棉花 C、甜菜 D、小麦
  • 2、2030年世博会将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办。为了成功举办此次世博会,利雅得正在执行“绿色利雅得计划”,届时世博会所有园区将完全采用绿色能源供电。读利雅得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世博会期间世博园区最可能采用的绿色能源是(     )
    A、石油 B、水能 C、煤炭 D、太阳能
    (2)、下列措施有利于推动“绿色利雅得计划”实施的是(     )

    ①增加城市绿化,改善市容市貌②发展交通,鼓励私家车出行

    ③修建公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④推动废弃物回收和循环管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利雅得举办此次世博会,将对沙特阿拉伯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解决人口问题 B、推动地区经济发展 C、解决沙漠化问题 D、扩大石油销售市场
  • 3、印度一大学生因发明了聚集空气中水汽的仪器(Newdrop)而荣获印度创意大奖。该装置可以将空气中的水收集到容器里,再通过过滤装置将收集的水净化。这一发明,对于缓解印度5亿人的缺水困境意义重大。读印度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箭头表示的风向及其源地是(     )
    A、东北季风,太平洋 B、东北季风,印度洋 C、西南季风,太平洋 D、西南季风,印度洋
    (2)、印度平均年降水量约1140毫米,但水资源严重短缺,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口多,用水量大 B、污染和浪费严重 C、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D、自然灾害频发
  • 4、2024年2月7日,中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读中国南极科考站的分布及秦岭站外部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秦岭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候严寒、降水丰富 B、目前纬度最高的考察站 C、位于昆仑站的西北方 D、有极昼和极夜现象
    (2)、秦岭站主楼建筑架空离地,最关键的作用是(     )
    A、防积雪掩埋 B、防积雪融水渗入 C、防寒保暖 D、防强紫外线辐射
    (3)、受自然环境影响,该科考站建设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做法是(     )
    A、充分利用南极洲的矿产资源进行施工建设 B、通过科考船将各模块运送至站址进行拼装 C、就近在南美洲进口材料至南极洲进行组装 D、运送大量的建设工人至站址进行施工建设
  • 5、在“走进非洲”地理知识竞赛活动中,某同学抽取到如图所示题卡,请你作为场外援助,与他一起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两处分别填入的数字序号是(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当地人滥伐森林主要是为了(     )
    A、增加城市用地 B、获取林木资源 C、扩大耕地面积 D、完善基础设施
    (3)、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粮食产量下降 B、自然灾害频发 C、人口增长过快 D、滥伐森林
  • 6、2023年6月25日,美国中部多个州遭遇龙卷风等极端天气,此次极端天气已造成数十座房屋受损,数十万用户断电。北美洲发生龙卷风最频繁的区域是位于落基山脉与阿巴拉契亚山脉之间的地带,人们把该地带称为“龙卷风走廊”。读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龙卷风走廊”是指(     )
    A、落基山脉 B、大平原 C、墨西哥湾 D、阿巴拉契亚山脉
    (2)、此次龙卷风给美国带来如此严重的影响,与北美洲的地形特征相关的是(     )
    A、地形分为三大南北纵列带 B、中部高,四周低 C、北高南低,西高东低 D、东西低,中部高
  • 7、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反映某一区域的地势起伏情况。读“沿30°N的亚洲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沿30°N亚洲地势特点是(     )
    A、东南高,西北低 B、东高西低 C、中部高,东西低 D、西高东低
    (2)、关于亚洲地形地势特征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是(     )
    A、使干旱区面积广大 B、使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C、使季风区面积广大 D、使东西部之间交通便利
  • 8、2024年1月1日,沙特、埃及、阿联酋、伊朗、埃塞俄比亚成为金砖国家正式成员,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读金砖国家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新增的五个金砖成员国位于(     )
    A、亚洲、大洋洲 B、亚洲、非洲 C、欧洲、非洲 D、北美洲、亚洲
    (2)、关于金砖成员国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季风气候显著 C、热带雨林面积广大 D、都位于中纬度
    (3)、金砖成员国数量从5个增加到10个的原因是(     )
    A、加强国家竞争 B、开发矿产资源 C、发展旅游业 D、区域合作共赢
  • 9、地理兴趣学习小组搜集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相关资料,请帮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方地区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具有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南方地区物产丰饶,是全国最大的水稻、柑橘、茶叶、桑蚕、甘蔗、水产和热带、亚热带作物产区。

    材料二:中国局部地区略图。

    (1)、图中是我国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以(城市)为中心。请简述该工业基地的区位优势
    (2)、江西的鄱阳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该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 , 作物熟制请简要分析鄱阳湖平原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
  • 10、阅读下列地图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党的十九大报告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材料二 黄河流域的生态治理成效显著。某杂志报道:自2000年以来,黄河泥沙含量锐减,悄然出现变清态势。从呼和浩特河口到郑州桃花峪,黄河中游已然一河清水,直到开封以下,黄河方显浅黄色。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的河段是清的。

    材料三 长江与黄河水系示意图。

    (1)、我国的地势总特征是
    (2)、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特征是。长江干支流水量大,水流平稳,江阔水深,航运便利,有“”之称。
    (3)、从干湿地区来看,北方多属于半湿润区,南方属于区。北方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要从南方调配资源。
    (4)、图中杭州与拉萨纬度相近,夏季杭州炎热,拉萨温凉,造成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5)、长江和黄河两条河流中,冬季封冻,有凌汛现象的是;汛期长的是
    (6)、请列举两个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 11、上海某中学八年级学生暑假计划乘沪昆高铁去云南研学旅行。沪昆高速铁路是一条连接上海市与云南省昆明市的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年版)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是中国东西向线路里程最长、速度等级最高、经过省份最多的高速铁路。读“沪昆高铁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沪昆高铁(     )
    A、沿途经过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 B、连接了五个省级行政区,利于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C、与京广线、京九线、陇海线等南北铁路干线交会 D、跨越长江干流,改变了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2)、沪昆高铁穿越了很多隧道。根据地形判断,下列途经隧道最多的区间段是(     )
    A、上海-杭州 B、杭州-南昌 C、南昌-长沙 D、贵阳-昆明
    (3)、下列沪昆高铁途径的城市中,夏季气候凉爽,“寒暑适中”的是(     )
    A、上海 B、杭州 C、贵阳 D、南昌
    (4)、高铁经过东南丘陵地区,可以看到很多坡地上有(     )
    A、茶园和橘林 B、竹林和橡胶树 C、茶园和椰林 D、竹林和苹果树
    (5)、针对此次研学目的地,同学们制定的研学目标不可行的是(     )
    A、调查高铁对当地人们出行方式的影响 B、考察丽江古城旅游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C、比较昆明和上海居民日常饮食的异同 D、探究泥石流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
  • 12、地理探究: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从有关部门获取了一张“我国东部粮食作物主要产区分布图”(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区域作物熟制是(     )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两熟
    (2)、制约甲区域种植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
    A、热量不足 B、水源不足 C、土壤贫瘠 D、地表崎岖
    (3)、乙区域主要的耕地类型___,该区域居民的主食是______(     )
    A、水田大米 B、旱地大米 C、水田小麦 D、旱地小麦
    (4)、甲、乙区域发展粮食种植业共同的优势自然条件有(     )

    ①雨热同期②热量充足③地形平坦④土壤肥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关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集中分布于半湿润、半干旱区 B、集中分布于湿润、半湿润区 C、南方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D、北方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6)、形成我国南、北方耕作制度与农作物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条件差异 B、气候条件差异 C、土壤条件差异 D、水源条件差异
  • 13、诗词歌赋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国诗词传统源远流长,其中有大量诗词体现了各地独有的地理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该诗句描述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是(     )
    A、流速慢,江阔水深 B、流量大,汛期长 C、支流多,流量大 D、地势落差大,流速快
    (2)、“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是毛泽东在游览长江时提出的伟大构想。据此推测该诗句描述的应是长江的哪一河段(     )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
    (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涛风簸自天涯”是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对黄河的描述,反映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下列关于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描述正确的是(     )
    A、流域内降水稀少,气候干旱 B、植被覆盖率高 C、土质疏松 D、黄河流域地形平坦
  • 14、下图是“我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示意图”。图中反映了我国地形的特点有(     )

    ①地形复杂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③平原面积广大 ④地势西高东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5、下图是“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表述正确的是(     )
    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B、受地势影响,大河多向西流 C、地形类型多样,以平原为主 D、山区面积大,利于发展种植业
    (2)、图中字母与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
    A、a—华北平原 B、b—四川盆地 C、c—黄土高原 D、d—青藏高原
    (3)、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对河流、交通、农业,水能等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便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 B、河流从第三阶梯流向第一阶梯,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我国许多大河自东向西流入海洋 D、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我国众多大河沟通了南北交通
  • 16、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能代表朝鲜族文化和主要分布省区的是(     )
    A、 B、 C、 D、
    (2)、下列有关我国民族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
    A、在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回族 B、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南、东北和西北 C、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 D、维吾尔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地区
  • 17、下图示意我国劳动人口(15~64岁)增长率变化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030到2050年劳动人口增长情况是(     )
    A、逐渐上升 B、逐渐下降 C、先升后降 D、先降后升
    (2)、推测我国未来面临的人口问题中,最严峻的可能是(     )
    A、出生率高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劳动力过剩 D、人口增长过快
    (3)、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其配套支持措施。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人口老龄化 B、缓解人口增长过快 C、解决人口分布不均 D、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
  • 18、我们伟大的祖国,疆域辽阔,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物产富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一首歌唱到:“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她的名字就叫中国。”这条“龙”东临的海洋由北向南依次是(     )
    A、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B、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南海.黄海.东海.渤海
    (2)、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A、海南岛 B、崇明岛 C、曾母暗沙 D、台湾岛
    (3)、北回归线穿过了我国南部四省区,自东向西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
    A、滇、桂、粤、台 B、云、桂、闽、台 C、台、闽、桂、滇 D、台、粤、桂、云
  • 19、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跨纬度约50度,这就造成了(     )
    A、    B、
       
    C、    D、   
  • 20、读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如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世界人口的分布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从上图可以看出,(大洲)的东部和南部、(大洲)、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
    (2)、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是人口稠密的主要原因是:(农业/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
    (3)、图中①②③地区人口均稀少,试分析②地人口稀少的自然原因。
    (4)、如果短时间内增加的人口太多,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
上一页 629 630 631 632 6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