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3年10月26日11时14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正在太空探索领域大步迈进。读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省份位于我国地势(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第二、三级阶梯交界
    (2)、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条件有(     )

    ①深居内陆,气候干燥②纬度低,卫星运行速度快

    ③交通便利,海运发达④人烟稀少,安全性好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 2、2023年夏天,以“村超”“村BA”为代表的村赛火爆全网。“村超”是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举办的“和美乡村足球超级联赛”,它以独特的乡土味,让足球赛场变成了各民族大交往、大交流、大交融、大团结的大舞台。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村超赛场上的标语写着:“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表述符合其寓意的是(     )

    ①各民族不论其人口多少一律平等②各民族相互尊重各自的文化信仰

    ③各民族相互尊重各自的风俗习惯④各民族全面适应汉族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关于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民族分布有“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B、少数民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C、民族自治区无汉族分布 D、各民族均匀分布于全国
  • 3、2022年5月20日,全球最大的智慧养殖工船“国信1号”在青岛交付运营。该船以“船载舱养”模式常年游弋在黄海、东海和南海之间,利用深远海优质海水,养殖名贵鱼种,被称为“移动的海洋牧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领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跨北温、热两个温度带 B、是内陆国 C、自北向南濒临南海、东海、黄海、渤海 D、与韩国、越南接壤
    (2)、我国发展“移动的海洋牧场”有利条件是(     )
    A、山区面积广大,草场面积广阔 B、陆上国界线长,邻国多 C、南北跨纬度广,海域面积辽阔 D、东西距离长,陆地面积广阔
  • 4、邮戳是邮局在信件、包裹等上加盖的戳记。常会结合地域文化景观设计纪念邮戳。图为我国部分邮局的位置和营业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邮局营业时间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东西跨经度广 B、我国南北跨纬度广 C、我国地形类型齐全 D、我国气候类型多样
    (2)、最可能在④地邮局加盖的邮截是(     )
    A、 B、 C、 D、
  • 5、读天和核心舱某时刻过境我国境内的运行轨迹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欧大陆西部,太平洋西岸 B、东西跨经度小,时间相差不大 C、南北跨纬度大,跨寒、温、热三带 D、海陆兼备
    (2)、图中天和核心舱运行轨迹穿过我国的省级行政区域有(     )
    A、新、甘、蜀 B、藏、陕、冀 C、川、滇、赣 D、青、津、辽
  • 6、校园是我们平时学习、生活的地方,布局合理、绿化适宜的校园更有利于我们的身心成长。作为学校的一员,请你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对校园绿化进行调查。

    调查主题:校园绿化景观调查

    校园绿地包括林荫道、草坪、校训石花坛等。地理老师组织同学们分组后,每组选择不同的绿地进行调查,调查项目主要包括绿地形状、绿地面积。

    (1)、第一组选择调查校训石花坛,手头可利用的工具有一幅简易的校训石花坛平面图,仅能看到校训石花坛的轮廓,呈圆形,在图上量得该圆形半径为3厘米,已知比例尺为1:200。请利用以上工具和信息,计算校训石花坛的面积。

    (2)、在校训石花坛;第一组的同学调查发现花坛内有多种植物(表),请根据调查得到的信息,在图中绘制一幅较为详细的校训石花坛平面图,包含校训石和各类植物,标出方向、.图例和比例尺。.

    校训石花坛植被调查

    植物名称

    种类

    分布

    校训石


    在花坛中央

    小叶女贞

    灌木

    分布在花坛外围边缘,呈环带状,宽度约1米

    小檗

    灌木

    沿着小叶女贞带内侧呈环带状分布,宽度约1米

    麦冬

    草本

    分布在小檗带内侧至花坛中央,呈圆形分布,半径约4米

    松树

    乔木

    2棵,分布在校训石东侧

    柏树

    乔木

    1棵,分布在校训石东北侧

    (3)、第二组决定通过实地测量的方式调查教学楼前的银杏林,银杏林呈长方形,第二组同学需要借助(米尺/天平)来测量实地距离。请说出如何利用该测量工具,测量得到银杏林的面积
    (4)、通过对校园各处绿地的调查,同学们发现:银杏、悬铃木等乔木到秋季就开始落叶,而松树、柏树则为常绿植物;柿子树、杏树不仅美化了校园,还能收获鲜果美味;绿地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高低错落,很有美感。请你结合调查结果和校园生活感受,谈一谈我校校园绿地规划的特点
  • 7、庆庆同学利用假期,完成了“一天中物品影子的变化”探究实验。资料1是庆庆同学的实验过程,图1是窗台上铅笔及其影子,图2是他记录下“一天中物体影子随时间的变化”,图3是地球公转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探究实验:一天中物品影子的变化

    时间:

    9月7日,北京,天气晴朗,具备观察条件。

    过程:

    ①在窗台上固定直立物体:----铅笔(如图1)

    ②从日出后记录物体影子的长度(受窗户光照条件影响只能记录8:00-17:00间的物体影长)

    ③分时段绘制铅笔的影子形态并记录时间(如图2)

    ④得出结论

    (1)、庆庆同学做实验所选择的窗户朝(方向)。
    (2)、资料2是庆庆同学得出的结论,请你将他的结论补充完整。

    资料2:

    探究实验:一天中物品影子的变化

    结论

    1.观察发现:一天中物体影子的长短有变化,在(清晨/正午/傍晚)时最短,在(清晨/正午/傍晚)时最长。

    2.观察发现:一天中物体影子的朝向也在变化,上午影子朝向西北方,正午时朝向方向,下午朝向方向。

    3.推测:一天中物品影子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3)、庆庆做实验的当天(9月7日);地球运行至图3的(填写数字序号)段,北京昼夜长短情况为昼

    (4)、当地球转至C位置时,庆庆将再次做同样的实验。此时,太阳直射线,日期为;北京进入(季节),请你帮庆庆预测:铅笔正午的影子比本次实验时的(长/短),:这一变化与地球的运动有关。
  • 8、读“某山地景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各地形部位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a—山峰 B、b—山脊 C、e—山谷 D、d—鞍部
    (2)、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绘制的该山地的等高线地形图,你为正确的是(     )
    A、 B、 C、 D、
  • 9、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在老师带领下到北京野外高地进行观测日食活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出发地到观测点有①、②两条登山线路,老师建议兴趣小组从线路②登山,是因为(     )
    A、线路①经过鞍部 B、线路①路程短 C、线路②等高线较稀疏,坡度较缓 D、线路②经过陡崖
    (2)、图中等高距为(     )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3)、图中河流流经的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山脊 C、山谷 D、陡崖
  • 10、初中生小王暑假到北京游玩,他想通过地铁或公交自助旅游,应选择(     )
    A、北京动物园导览平面图 B、中国铁路路线图 C、北京市旅游交通路线图 D、世界地形图
  • 11、小明在学习了地图的知识后,基于电子地图标注了家校位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芳清园小区8号楼是小明的家,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是小明就读的小学,北师大二附中海淀学校是小明现在就读的初中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小明就读的小学和初中分别位于小明家的哪个方向(     )
    A、西南,西北 B、东北,东南 C、东南,西南 D、东北,西北
    (2)、图中小明家到初中校园的直线距离是6.6cm,则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     )
    A、300m B、330m. C、360m D、350m
    (3)、缩小电子地图,比例尺缩小,能够获得更大的显示范围;放大电子地图,比例尺放大,能够获得更详细的地图信息。若小明需要了解初中校园更为详细平面布局图,则应在图的基础上(     )
    A、缩小电子地图,缩小地图的比例尺 B、放大电子地图,缩小地图的比例尺 C、缩小电子地图;放大地图的比例尺 D、放大电子地图,放大地图的比例尺
  • 12、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由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等30颗卫星组成。静止轨道卫星是运行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的地球同步卫星,其运行方向、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相同。北斗静止轨道卫星(     )
    A、自东向西绕地球运行 B、运行一周约为24小时 C、运行轨道周长不足4万千米 D、运行轨道的半径为6371千米
  • 13、图为地球自转示意图,则甲、乙、丙、丁四地适宜的活动(     )

    A、甲地午休 B、乙地看日落 C、丙地树荫下纳凉 D、丁地看日出
  • 14、下图是在桌面上利用灯泡(表示太阳)和地球仪(表示地球)演示地球公转运动的实验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轴垂直于桌面 B、甲地比乙地昼长 C、丙地夜最长昼最短 D、实际地球上并不存在地轴和经纬线
    (2)、据图左可知,此时北半球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在图左时刻,同学们自左向右匀速拨动地球仪的球体,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A、昼夜长短变化 B、昼夜更替 C、四季更替 D、北京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
  • 15、为形象地认识地球,同学们用乒乓球、铁丝、橡皮泥等材料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图为利用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波示的“地球公转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演示地球公转时,应沿着以下哪个方向移动地球仪(     )
    A、A→B→C→D B、B→A→D→C C、C→B→A→D D、D→C→B→A
    (2)、在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     )
    A、应沿着正圆形的轨道移动地球仪 B、可在凹凸不平的桌面上演示 C、铁丝的指向(1:代表地轴方向)保持不变 D、铁丝的指向(1:代表地轴方向)可发生变化
  • 16、了解某地准确的地理位置,对于应急救灾、导航等领域非常关键。请根据地球仪上的经纬网(图),判读地理位置和方位,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D点经纬度坐标(     )
    A、(20°S,40°E) B、(20°N,40°E) C、(20°S,40°W) D、(20°N,40°W)
    (2)、图中B点在D点的(     )
    A、东南方 B、西北方 C、西南方 D、东北方
  • 17、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左中(     )
    A、a指示的线是经线 B、b指示的线是纬线 C、地轴是地球上真实存在的 D、d是南极
    (2)、在地球仪中(     )
    A、所有纬线都等长 B、所有经线都等长 C、纬度越高,纬线越长 D、经度指示东西
    (3)、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图右),正确的做法是(     )
    A、面对地球仪,自左向右拨动球体 B、面向北极,顺时针拨动球体 C、移动地球仪沿椭圆轨道做水平运动 D、手握底座,整体逆时针旋转地球仪
  • 18、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读图1和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图1是某天爱好者拍摄的月全食现象图,据图中月面上的阴影形状,可推知(     )
    A、地球是一个球体 B、地球自西向东公转 C、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D、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得到有关地球的数据(图2),描述地球大小的数据有(     )
    A、极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体积 B、赤道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 C、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 D、平均半径、任意纬线周长和地球体积
  • 19、2023年是中国首次载人飞行任务成功20周年。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七号,从首次太空飞行到长期驻守空间站,“嫦娥逐月”、“天问”探火等太空探测技术不断创造新高度,我国载人元天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太空探索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
    A、政策 B、市场 C、科技 D、交通
    (2)、我国太空探索的意义有(     )

    ①提高我国综合国力②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③加深对太空的认识④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马达加斯加是非洲大陆东南海面上的岛国,也是世界第四大岛屿,总面积59万平方千米,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无与伦比。

    材料二:“马达加斯加岛地形图与甲、乙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据图文材料,分别说出马达加斯加岛所属的半球和所处的温度带。
    (2)、分别说出甲地、乙地的气候类型和特征。
    (3)、比较甲、乙两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并简述其原因。
上一页 588 589 590 591 59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