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优美的歌曲,表达了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爱我中华、振兴中华,共创美好生活的愿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A、集中分布 B、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C、分散分布 D、少数民族分布区没有汉族人居住
    (2)、我国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     )
    A、四川 B、贵州 C、青海 D、云南
  • 2、我国全部位于热带的省区(     )
    A、海南省 B、广东省 C、台湾省 D、广西壮族自治区
  • 3、我国位置最东和最北的省区都是(     )
    A、海南省 B、新疆 C、黑龙江 D、台湾
  • 4、2023年某月,从吉林长春一路向南奔向海南海口的Z384次列车上,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就需要更换一套服装,由厚厚的羽绒服到薄薄的裙装,成为车厢内行走的亮丽风景线。如图为乘务员依次更换的部分服装。完成下面小题。

    (1)、该月份可能是(     )
    A、1月 B、5月 C、7月 D、9月
    (2)、造成Z384次列车乘务员平均每隔5站更换服装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差异 D、时差因素
  • 5、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24年10月5日,阳光灿烂,东南风3~4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二   媚尼风景区略图。

    (1)、图示区域的地形类型是 , 河段b的流向是
    (2)、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更刺激的“漂流探险”的乐趣,你能根据所学知识帮他们选择一下在河段a还是河段b“漂流”呢?说明你选择的理由。
    (3)、山顶C的海拔在米以上,若在图中D处拟建一水坝,水坝建成后,①②③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
    (4)、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陡崖攀岩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 , 理由是
  • 6、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主题: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

    项目背景:同学们对新校园充满了好奇与探索,为熟悉校园环境、加强同学间的沟通协作,增强其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的情感,学校发起了“走进新校园,体验新环境”的主题活动。

    任务一:收集信息

    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同学们绘制了一幅如图所示的校园整体规划图。

    (1)此图使用的是定向法。如果想要 更详细地了解该校园的布局情况,需要更换一个更(大/小)比例尺的地图。

    (2)据图判断,宿舍楼在篮球场的方向,校门位于学校的角。

    任务二:分析探究

    有同学认为,宿舍楼到多功能室需经过多个运动场,距离较远。

    (3)某同学从宿舍楼前往多功能室上课,测得两地间的图上距离约为2.2厘米,根据图中比例尺计算可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米。

    任务三:思考迁移

    同学们通过了解校园各功能区的布局,分析各功能区的合理性,为美化校园,提升文化内涵提出见解。

    (4)校园里有甲、乙两块空地,学校要在其中选择一处修建学生宿舍楼,为保证睡眠质量,建在地更合适。

  • 7、

    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观察生活感悟地理】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对指导农业生产与日常生活具有重要意义。读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图中节气均指北半球)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1)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是由于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进行________(填“自转”或“公转”)运动,导致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填纬度范围)之间来回移动。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能够准确反映季节的变换,四季轮回一次所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_。

    (2)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谚语和诗句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现象。指出谚语“昼夜均,寒暑平。一场雨,一朝寒。草木染青黄,蝉噤荷残”所描述的节气,并阐明你的判断理由。

    【寒来暑往四季变换】

    据考证,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与该流域所处的纬度位置有关。黄河流域处于中纬度地区,四季变化明显。

    (3)请你结合实际体验,列举一个关于季节变换对人们生产生活影响的实例。

  • 8、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会迈得更大、更远。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航天探索之基——四大卫星发射基地】

    (1)由图1可知,酒泉的经纬度是________,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________纬度最低,自转线速度大,更有利于航天器的发射。

    【航天探索之梦——刷新太空中国高度】

    (2)从图1来看,地球位于________和火星之间,距离太阳由近到远排第________位。

    (3)结合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至少写一点)

  • 9、自1984年执行首次发射任务以来,西昌卫星发射场仅用40年就完成了从0到200的突破,成为我国最快实现200次发射的发射场。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如果将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绘制成分层设色地形图,西昌卫星发射场应该涂(     )
    A、白色 B、绿色 C、蓝色 D、褐色
    (2)、西昌卫星发射场成功多次发射卫星,体现了我国(     )
    A、资源丰富 B、科技先进 C、人口众多 D、农业发达
  • 10、2023年春节假期,西安市文旅全面复苏,接待人次、旅游收入双创新高;重点景区人气爆棚,持续高位运行。文旅市场安全平稳有序,文旅消费成为带动西安市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小图一家春节期间准备乘坐火车到西安旅游,下列图例表示铁路的是(     )
    A、 B、 C、 D、
    (2)、到达西安后,他们想要快速地从酒店到达景点应选择(     )
    A、西安市地形图 B、中国疆域图 C、西安市气候图 D、西安市旅游交通图
  • 11、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更是我们外出旅行不可或缺的亲密伙伴。手机导航软件(例如滴滴出行APP、高德地图APP等)具有搜地点、查公交、找线路等功能,可以帮助我们快速、便捷到达目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手机导航地图成了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工具,放大或缩小手机地图,可以使屏幕中的地图呈现的范围时大时小、实际上放大或缩小地图是在改变地图的(     )
    A、比例尺 B、方向 C、图例 D、位置
    (2)、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属于(     )
    A、地形图 B、人口分布图 C、电子地图 D、气候分布图
    (3)、与传统纸质地图相比,手机导航软件中使用的地图(     )
    A、不便于携带 B、内容更新较快 C、能查到所有地理信息 D、不需要技术含量
  • 12、2024年5月24日至28日,第二十九届黄河文化旅游节在三门峡市(35°N)举行。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月25日,地球运动的位置处于(     )之间
    A、AB B、BC C、CD D、DA
    (2)、黄河文化旅游节结束后,即将迎来的是下面的(     )
    A、春分 B、复至 C、秋分 D、冬至
    (3)、黄河旅游文化节期间,可以看到(     )
    A、湘潭市某校园正值秋风瑟瑟 B、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冰天雪地 C、湘潭市湘江两岸春意盎然 D、湘潭市某果园橘子喜获丰收
  • 13、踩影子游戏(比赛谁先踩到对方的影子)你玩过吗?金秋十月,阳光明媚的某日下午第二节课,湘潭市某幼儿园组织小朋友们到室外操场上玩踩影子游戏。完成下面小题。
    (1)、随着游戏的进行,小朋友们身体的影子将(     )
    A、逐渐变短 B、先变长再变短 C、逐渐变长 D、先变短再变长
    (2)、若仅考虑影子的长短,一天中最难踩到对方影子的时间是(     )
    A、上午10:00 B、中午12:00 C、下午14:00 D、下午16:00
  • 14、北回归线在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穿城而过,被称为“太阳转身的地方”(太阳直射点到此后向南移动)。在该县的北回归线标志园,可以体验“一脚跨两带”和“立草无影”等现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阳在墨江“转身”时,湘潭的昼夜情况是(     )
    A、昼长夜短 B、昼短夜长 C、昼夜等长 D、无法确定
    (2)、“一脚跨两带”中的两带是指(     )
    A、北温带、亚热带 B、热带、北温带 C、热带、南温带 D、温带、北寒带
  • 15、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四点,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且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B、 C、 D、
    (2)、假设在理想状态下,飞机从丙点一直向北飞,最终飞机到达的地方是(     )
    A、返回丙点 B、北极点 C、南极点 D、赤道
    (3)、关于四点的经纬度描述正确的是(     )
    A、甲(40°S,20°W) B、乙(40°N,60°W) C、丙(20°S、40°E) D、丁(40°N,20°E)
  • 16、目前,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结合下图和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球与火星相关数据

    行星

    自转周期

    大气层主要成分

    温度

    体积(地球为1)

    地球

    24小时

    氮气、氧气等

    -80~60℃

    1

    火星

    24小时37分

    二竟化碳、氮气、氩气,少量氧气

    -140~20℃

    0.15

    (1)、火星与地球同处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
    (2)、火星被认为是除地球外最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之一,可能是因为火星与地球(     )

    ①自转周期接近     ②地表温度相同     ③体积相同     ④大气成分相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7、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     )
    A、林业 B、工业、服务业 C、渔业 D、畜牧业
  • 18、

    我国部分地区春季“杨絮柳絮随风舞”是美景还是灾害?某校同学就此问题展开了研究学习。请跟随他们一起完成探究吧。

    【问题一飞絮的出现有什么规律?】

    (1)根据同学们查找的资料写出总结:飞絮属于自然现象。一年中扬絮飘飞一般发生在________(选填“春分日”,“秋分”“夏至日”或“冬至日”)之后,柳絮比杨絮现身时间________(选填“早”或“晚”)。一天中柳絮、杨絮飘飞最严重的时间段气温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柳絮、杨絮状态最稳定的时间段气温较________(选填“高”或“低”)。

    【问题二不同地区飞絮产生时间有差异吗?】

    同学们查找了“我国部分地区杨柳絮飘飞预警图”并对此进行探究。

    (2)图中甲地区飞絮产生日期________(选填“早”或“晚”)于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其原因是。________

    【问题三如何应对飞絮裁飞带来的烦恼?】

    飞絮的主要危害

    危害人体健康——携带并传播细菌,诱发呼吸道和皮肤过敏

    引发火灾事故——飞絮易燃

    引发生产事故——影响高精密仪器的准确性与散热

    (3)根据以上资料,向易对春季飞絮过敏的人群提出建议。

  • 19、

    探究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

    【项目背景】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人口地区分布不均,中国历史上曾多次经历人口迁移,最终形成现在的人口分布格局。某中学学校社团开展了以“探究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因素”为主题的项目式学习。下面是同学们项目式学习的内容。

    【任务一收集信息】

          

    (1)根据专家提供的研究资料,说出影响中国古代人口迁移的因素。

    【任务二分析研究】

    (2)“安史之乱”引发了北方人南迁至江南,使南方地区人口(选填“增加”或“减少”)。

    (3)中国近代的三次人口迁移。

    “闯关东”

    山东省(简称________)、河北省居民迁移到东北地区

    “走西口”

    山西省居民迁移到内蒙古自治区

    “下南洋”

    广东省、福建省居民为了生存到东南亚地区谋生。这里的“南洋”是指________海(我国濒临的海洋)

    (4)北方草原民族南迁,他们同汉族长期杂居,使得我国民族分布具有的特点。

    【任务三成果展示】

    由于大量人口“下南洋”谋生,直至今日东南亚成为世界上海外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近年来,东南亚华侨纷纷来中国投资或发展,年投资额超千亿。

    (5)试分析我国相比于东南亚各国地理位置的优势。

  • 20、2023年9月,台风“海葵”使福建等多地出现极端暴雨。与台风属同类灾害的是(     )
    A、蝗灾 B、干旱 C、滑坡 D、泥石流
上一页 554 555 556 557 55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