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们身边的一些物品有时能非常形象地帮助我们学习地理知识。下图为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做的帆船模型沿伞面移动的实验示意图,下列现象能证明地球形状的有(     )

    ①太阳的东升西落②月食③远处驶来的帆船④登高望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为我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图1)

    材料二   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绵绵,持续一个月之久。至七八月份的一段时间,出现了晴朗干燥的天气,这正是水稻旺盛生长极需要水的时期。

    (1)、据图1可以看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为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措施为
    (2)、材料二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不均,解决此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3)、举例分析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答出一点即可)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请从农业、工业、生活三个方面任选两个各提出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的措施。
  • 3、为了更好了解和保护黄河,某校学生围绕不同主题展开对黄河的探究。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及A地气温曲线与降量柱状图。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高原,注入
    (2)、A地是被誉为“塞上江南”的平原,形成塞上江南的原因是:
    (3)、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并在B处、C处建有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请分析这两个地区能够建设大型水电站和水利枢纽的原因。
  • 4、读“我国东部地区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夏季风的风向为风,夏季风气流的特点是 , 该气流对气温的影响是
    (2)、由图可见,雨带月下旬从南部沿海北进,然后向北移动,月长江中下游形成梅雨。
    (3)、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南、北方雨季的长短差别是
    (4)、夏季风活动的不稳定使得我国旱涝灾害频发,如果夏季风势力弱,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很可能出现(南旱北涝、南涝北旱)的现象。
  • 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其简称是
    (2)、图中A是岛,岛内居民以族为主。
    (3)、图中B为山脉,该山脉以东是(地形区)
    (4)、C地形区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地表特征是 , 从气候因素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 6、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是我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B、该线以北河流没有结冰期 C、该线以南是我国的半湿润地区 D、是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 7、我国各民族的分布具有____的特点(     )
    A、大聚居、小散居、交错杂居 B、各民族均匀分布 C、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D、大聚居、小杂居
  • 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形具有“三山夹两盆”的特点,全年降水量较少。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季节性河流,夏季水量最大。读“新疆地形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山脉是(     )
    A、祁连山 B、阿尔泰山 C、天山 D、昆仑山
    (2)、新疆全年降水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四周高山环绕 B、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C、气温高,蒸发旺盛 D、沙漠广布
    (3)、塔里木河夏季水量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夏季降水丰富 B、生产用水量少 C、生活用水量少 D、冰雪融水量大
  • 9、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
    A、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改变耕地类型 D、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 10、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河流无结冰期 C、位于季风区 D、耕地类型都是旱地
  • 11、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人口总数减少②0-14岁人口数量增加

    ③15-59岁人口数量减少④60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下图中反映的人口问题将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包括(        )
    A、劳动力短缺 B、男女比例失衡加重 C、国防兵源不足 D、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 12、2021年7月,河南郑州持续多天强降水,引发特大洪灾,造成巨大损失,各地驰援,据材料和图,某同学收集到关于郑州的信息,有误的是(     )

       

    A、主要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B、属于暖温带 C、盛产苹果、柑橘等水果 D、属于半湿润区
  • 13、下图为我国三个省级行政区土地利用结构图,土地利用类Ⅰ、Ⅱ分别为(     )

    A、耕地、草地 B、林地,耕地 C、草地、耕地 D、草地、建设用地
  • 14、下表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省   区

    江苏

    山东

    新疆

    西藏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848

    635

    16

    3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 C、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D、沿海地区人口稀疏
  • 15、读“哈尔滨、北京、上海、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

    (1)、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是       【       】
    A、哈尔滨 B、上海 C、北京 D、广州
    (2)、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月份数最多的两个城市是       【       】
    A、哈尔滨和北京 B、北京和上海 C、上海和广州 D、广州和哈尔滨
  • 16、通过两年的地理学习,我们发现自己身边无处不有地理知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B、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C、领土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属于热带 D、与日本、蒙古陆地接壤
    (2)、益阳市的气候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B、终年气温高,降水多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冬冷夏热,年较差大
  • 17、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计划组织野外地理研学,同学们准备了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为研学做参考。图为研学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①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
    A、陡崖 B、山脊 C、山谷 D、鞍部
    (2)、以下对地形图的判读,正确的是(     )
    A、沿②线登山比沿③线登山更容易 B、该图等高距为1000米 C、⑤位于④的西北方向 D、该区域以平原地形为主
  • 18、竖版《世界知识地图》是对传统横版《世界地图》的一种突破这意味着使用了400多年的横版地图不再“一统天下”,在地图制图领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读“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大洲或大洋名称:大洲:A;B;大洋:E;F
    (2)、读图可知,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洋是;纬度最高的大洲是
    (3)、大洋N、F之间通过①海峡相连。
  •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计划到学校附近地区进行野外考察。下图为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考察山体部位。

    (1)a处等高线向海拔处凸,可以判定是山脊。

    (2)d处是 , 地形陡峭,不适合晚上宿营。

    (3)c处是 , 地势平坦,利于中途休息。

    整理考察资料。

    (4)测得甲乙两山的实地距离是200米,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比例尺应为(写数字式)。

    (5)AB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6)对比A坡和B坡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可知坡更陡。

  • 20、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东南季风由洋吹响我国大陆,其气流特点是(填“寒冷干燥”或“温暖湿润”)。
    (2)、图中界线A以东受(填“冬”或“夏”)季风影响明显,称(填“季风区”或“非季风区”),降水
    (3)、季风的影响是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试分析回答: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的原因
上一页 550 551 552 553 55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