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与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吻合的是(     )
    A、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C、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 D、湿润与半湿润的分界线
  • 2、下列地理事物中,哪一项不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
    A、秦岭—淮河线 B、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青藏高原边缘一线
  • 3、我国南方和北方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     )
    A、土地条件的显著差异           B、气候条件的显著差异 C、种植习惯的显著差异 D、技术条件的显著差异
  • 4、我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如:西北地区荒漠广布,而东南沿海一带山清水秀。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 5、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区中河流①是

    (2)甲、乙两地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差异很大,适合发展的农业类型各不相同,其中甲地区最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制约甲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乙地区主要的农业部门是 , 制约乙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是

    (3)甲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 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原因是

  • 6、读“东北三省”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1,描述东北三省山脉、平原的分布特征。
    (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但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出现了经济发展滞后现象。为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你的看法(至少4条)。
    (3)、根据图2和图3分析东北三省发展钢铁工业的有利条件。(至少4点)
  • 7、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耕地 D、聚落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
    A、距城镇过远 B、线路过长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3)、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
    A、地形分布 B、沙漠分布 C、河流分布 D、绿洲分布
  • 8、“江淮水为田,舟楫为室居。鱼虾以为粮,不耕自有余。……”这是宋代苏轼所写《鱼蛮子》中诗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诗句描述的是我国(     )
    A、林海雪原的东北大地 B、河网密布的江南水乡 C、冰川广布的雪域高原 D、麦浪滚滚的华北平原
    (2)、与该区域的特征不相符的是(     )
    A、耕地以水田为主 B、淡水渔业发达 C、传统交通运输以水路为主 D、土壤贫瘠,热量不足
  • 9、2024年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参加本次会议的人大代表,来自各个民族。运用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体现了北京的城市职能是(     )
    A、全国经济中心 B、全国政治中心 C、全国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2)、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下列关于我国各民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汉族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西北、东北等地 C、泼水节是回族传统节日 D、喝青稞酒,酥油茶是藏族传统的饮食习惯
  • 10、“在漫长的二三百万年间,这片广袤的土地已经被流水蚀割得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像老年人的一张粗糙的脸……”(摘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阴影地区流水侵蚀地表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
    A、气温年较差大 B、地表缺少植被保护 C、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 D、冬季寒冷
    (2)、打坝淤地之所以能减少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
    A、植树种草保护地表 B、减少地震发生 C、减少工程对地表破坏 D、降低水流速度
    (3)、不位于图示阴影地区的行政中心是(     )
    A、西宁 B、太原 C、西安 D、兰州
  • 11、读我国东北地区及辽中南工业区示意图(如图),完成下列题目。

       

    (1)、关于东北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雨热同期 B、河流众多,河网密布,多内流河 C、山环水绕,沃野千里,黑土广阔 D、貂皮、鹿茸、牦牛为“东北三宝”
    (2)、适合在东北地区种植的农作物是(     )
    A、茶叶ㅤ小麦ㅤ花生 B、棉花ㅤ青稞ㅤ玉米 C、甘蔗ㅤ玉米ㅤ水稻 D、甜菜ㅤ小麦ㅤ大豆
    (3)、据图中信息判断,辽中南工业区是(     )
    A、轻工业区 B、高科技产业区 C、重工业区 D、综合性工业区
    (4)、东北三省包括(     )
    A、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自治区 B、黑龙江、吉林、辽宁 C、吉林、辽宁、河北 D、黑龙江、辽宁、河北省
  • 12、《史记》中有“秦岭,天下之大阻”的文字记载。秦岭东西绵延约1600千米,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华夏文明的龙脉”。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下关于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月0℃等温线 B、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界线 C、落叶闼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 D、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2)、下列关于渭河和汉江的比较,正确的是(     )
    A、汉江含沙量更大 B、汉江径流量更大 C、渭河汛期更长 D、渭河结冰期更短
    (3)、下列关于“秦岭,天下之大阻”中的“阻”的理解,错误的是(     )
    A、阻挡冬、夏季风 B、阻挡河流流向 C、阻挡南北交通 D、阻挡矿产资源分布
  •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成都和上海两所中学学生利用云课堂开展了一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拟研讨会,对两地区域经济发展的联系与差异进行了探究。成渝经济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种合作模式促进了两个区域之间的互利共赢。

    材料二   成渝经济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简图。

    (1)、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游,其中长江与其支流嘉陵江交汇处的城市是
    (2)、成渝经济区位于(地形区),地势低平,灌溉便利,农业发达。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平原,气候湿润,河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3)、成渝经济区凭借长江落差大的有利条件,使得资源十分丰富,且区内天然气、芒硝储量居中国之冠,还拥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这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动能和丰富的资源。长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是改革发展的先列,在两个区域合作中它为成渝经济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等有利条件。(写出一个方面即可)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正所谓“粮安天下,农稳社稷”。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是端牢“中国饭碗”的关键。

    材料二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1)、图中有号称“神州南北界,华夏分水岭”之称的A山脉是 , 分布在其北部的地形区B是
    (2)、诗词“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场景出现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填数码)。
    (3)、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我国三大育种基地中纬度最低的是
    (4)、④区域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这里种植业主要分布在生长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带,气温较高,土质较肥沃,适宜喜温凉的、小麦等农作物的生长。
    (5)、③区域自然景观自东向西呈现草原一一荒漠的变化规律,导致这一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区域比较是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干旱是沙特阿拉伯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突出地理特征。

    材料二   沙特阿拉伯石油运输图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油气运输图

    (1)、乌鲁木齐比利雅得的纬度 , 下列气候资料图中代表新疆乌鲁木齐的是
    (2)、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沿岸,新疆石油主要分布在甲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3)、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资源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和运输,新疆的油气资源主要通过管道运输,图中乙为我国著名的工程。
    (4)、沙特禁止一切酒类和娱乐活动,5月的新疆将迎来新一届葡萄酒大赛。两地传统民居窗户设计规模都很 , 墙体厚度都较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某地理兴趣小组从麦哲伦环球航行中得到启示,探究《海底两万里》中“鹦鹉螺号”潜艇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的路线,得到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旅行的路线: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大西洋→南极海域→大西洋→北冰洋。

    材料二   “鹦鹉螺号”航行部分路线示意图

    (1)、“鹦鹉螺号”海底环球旅行经过的大洋中,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是
    (2)、A点的地理坐标是 , B点位于D点的方向。
    (3)、“鹦鹉螺号”经过了①大洲与②大洲的分界线 , 它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4)、图中C区域主要位于洲。旅行中发现D点所在国家现存很多古老生物,因此该国被称为
    (5)、我国与②大洲的大多数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
  • 17、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百色右江河谷是天然的温室大棚,随着秋冬菜生产的快速发展,目前已成为全国“南菜北运”的重要基地及粤港澳地区的“后菜园”。百色至北京果蔬绿色专列,被中国铁路总公司命名为“百色一号”,这是我国首条“南菜北运”铁路专线。下图为“南菜北运”路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南菜北运”的重   要基地百色位于我国的(     )
    A、暖温带 B、旱作农业区 C、湿润区 D、温带季风气候区
    (2)、“南菜北运”的需求旺季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百色一号”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是(     )
    A、湘江春色,风暖烟草绿 B、大漠孤烟,长河落日 C、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D、白帆点点,海鸥飞舞
  • 18、2023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正式实施,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下图示意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变化,读图并完成下面小题。

    (1)、1990—2019年,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的变化是(     )
    A、轻度侵蚀面积逐年增多 B、中度侵蚀面积变化不大 C、重度侵蚀面积不断减少 D、侵蚀总面积呈上升趋势
    (2)、为减少黄河流域土壤侵蚀面积,应重点治理的河段是(     )
    A、河源段 B、上游河段 C、中游河段 D、下游河段
    (3)、根据黄河流域侵蚀面积变化,下列对黄河流域的推测,可信的是(     )
    A、河流含沙量上升,新增土地多 B、生态明显改善,寒潮影响减弱 C、新增大量城镇,人口增长快 D、植被覆盖率普遍提高
  • 19、2024年5月8日,中国政府代表应邀出席第32届东北亚合作对话会。会中我方强调愿同各方一道,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和平、发展与稳定。下图为东亚局部地区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东市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
    A、 B、 C、 D、
    (2)、朝鲜半岛与我国既“山水相连”又“隔海相望”,其中“山”和“海”分别指(     )
    A、长白山   黄海 B、大兴安岭   黄海 C、长白山   渤海 D、太行山   渤海
  • 20、“象屋”是非洲埃塞俄比亚传统部落特色茅草屋,整体采用竹子和芭蕉叶编织而成,在干燥季节建造,由于白蚁的侵蚀以及潮湿地面的腐蚀,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下图为“象屋”景观图及其所在地各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建造“象屋”需要避开的月份是(     )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
    (2)、“象屋”每隔3年就要修整一次的原因是(     )
    A、洪水侵袭频发 B、生物蚕食严重 C、风力侵蚀严重 D、人为磨损严重
上一页 529 530 531 532 53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