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阅读下面材料和地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据报道,2024年6月的一天,我国渔民在南海某海域(东经107度,北纬6度附近)进行海上捕捞作业时,受到邻国军舰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立即前往事发地点维权(如下图)。
(1)、事发地点位于图中的( )A、A区 B、B区 C、C区 D、D区(2)、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渔政船选择前进的方向是方向。(3)、甲地位于(填“北”或“南”)半球,(填“东”或“西”)半球;(4)、从低、中、高纬度看,甲地处在纬度,(填“有”或“无”)极昼极夜现象。(5)、通过①②两点,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是线,通过①③两点,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是线。(6)、在地球上③、④两点间的实际距离①、②两点间的距离;①、③两点间的实际距离②、④两点间的距离(填“大于”、“小于”、“等于”)。 -
2、如同陆地地形一样,海洋底部也是高低起伏,形态多样。读“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完成观察海底地形可知,由大陆向海洋深处延伸,依次出现的地形类型为( )
A、大陆架—洋底—大陆坡 B、大陆坡—洋底—大陆架 C、洋底—大陆架—洋底 D、大陆架—大陆坡—洋底 -
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常表示( )A、山脉 B、高原 C、平原 D、海洋
-
4、下列著名地形区与其对应分布错误的是( )A、刚果盆地—世界上面积的最大盆地—非洲 B、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亚洲 C、亚马孙平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南美洲 D、安第斯山脉—世界上最长的山脉—南极洲
-
5、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从蔚蓝天空到深蓝大海,蓝色是我们这颗星球的主色调。下图为世界大洲和大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被称为“蓝色星球”,是因为地球表面( )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B、高低不平,起伏较大 C、森林广布,河湖众多 D、经线纬线,交织分布(2)、从图中可以看出( )①面积最大的一块大陆是亚欧大陆②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③地球上的海洋都是彼此相连的④陆地和海洋均匀地分布在地球表面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关于全球海陆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面积居前三位的大洲是亚洲、北美洲、南美洲 B、欧洲全部在南半球 C、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 D、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亚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太平洋 -
6、城市中“智能化路灯”能够根据当地昼夜长短变化自行调节路灯开关时间,当亮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路灯开启工作状态,反之则关闭。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通常情况下,张掖市的路灯照明时间最长的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影响城市路灯照明时间长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地球大小 D、地球形状 -
7、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顺应天地的生存法则。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遵循的规律是( )A、物影变化 B、四季差异 C、昼夜更替 D、纬度差异(2)、图中①②③④四地的农民目前最有可能正“日出而作”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8、“说它小,它真小,像只皮球真灵巧;说它大,它真大,陆地海洋全装下。”地球仪是认识地球的最好工具。小畅对初一新开设的地理课十分感兴趣,为了帮助学习,他自己用乒乓球和铁丝制作了一个地球仪。下图为小畅制作的简易地球仪模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虚线ab代表的地理事物是( )A、赤道 B、地轴 C、本初子午线 D、地球公转中心(2)、图中虚线穿过乒乓球的点b,叫做( )A、地心 B、北极 C、南极 D、直射点 -
9、下图为手机微信启动画面,这颗“蓝色弹珠”是我国气象卫星“风云四号”从太空拍摄的祖国全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这颗“蓝色弹珠”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 )A、位置 B、大小 C、形状 D、运动(2)、这颗“蓝色弹珠”的最大周长约为( )A、6371千米 B、4万多千米 C、5.1亿平方千米 D、6378千米 -
10、2024年7月3日22时51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八号乘组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第二次出舱,完成了舱外巡检任务。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太空探索使我们认识到( )A、在太阳系中,地球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地球同月球一样,是太阳系中的一颗卫星 C、土星上的自然环境与地球完全一样 D、太阳系中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2)、我国不断进行太空探索的意义主要有( )①了解地球宇宙环境②探索地外新家园③利用太空的物理环境进行科学实验④抢占太空领地范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2023年11月5日,河西学院众多校友一同参加在学校举行的大型定向越野比赛,家住山丹县的校友王先生参与了本次活动。读本次定向越野路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王先生出发前需要借助地图查询去河西学院的路线,你建议他选择( )A、行政区域图 B、道路交通图 C、景区分布图 D、地形分布图(2)、图中第一站孔子像位于比赛起点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
12、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够( )
①进一步熟悉我们生活的环境 ②懂得确认方位,知道天气变化
③了解世界各地的基本情况 ④提高对生活的适应能力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3、读“我国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夏秋季节洪涝灾害频繁,其原因有(至少3条);建成后,将对长江中下游的防洪起重要作用。(2)、长江中下游被人们称为“黄金水道”,简述长江具有的优越航运条件。(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水土流失严重,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请为该地区治理水土流失提出可行的建议。(4)、黄河在上游的河套平原和下游的山东境内经常发生凌汛现象,但是长江不会发生凌汛。据所学知识,简述河流产生凌汛的条件。 -
14、如表为我国甲地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如图1表示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lO
11
12
气温/℃
﹣12
﹣8
﹣3
8
18
23
28
22
17
9
﹣2
﹣7
降水/mm
12
11
15
23
27
31
45
45
38
22
26
22
(1)、如图2为四个同学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其中正确的是 , 为气候类型。(2)、读图可以看出,秦岭—淮河一线大致是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也是1月℃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方,是年降水量mm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3)、位于高原山地气候区的省级自治区的是族(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该气候区和甲地所在气候区共同的资源优势是。A.太阳能资源B.水资源C.耕地资源D.油气资源
(4)、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什么?并简述原因。 -
15、下面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及部分代表性景观照片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人为因素(2)、在下列天气符号所代表的天气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妥当的是( )A、
B、
C、
D、
-
16、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降水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处于同一纬度,降水相同。 B、①地降水比②地少 C、①地降水比②地多 D、无法判断两地降水多少 -
17、关于我国自然地理差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自北向南,植被越来越低矮,稀疏 B、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 C、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逐级下降 D、自南向北,纬度逐渐升高,气温逐渐降低
-
18、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省级行政区域中,夏季气温最低和冬季气温最低的省级行政区域分别是( )
A、②④ B、①④ C、③① D、②③ -
19、下表为我国黑龙江、黄河、长江、珠江四条河流的水文特征,依据表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河流 长度(千米) 有无结冰期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亿立方米) 多年平均含沙量(千克/立方米) ① 2215 无 3360 0.249 ② 3101 有 2709 0.16 ③ 5464 有 660 35 ④ 6300 无 9500 0.54 (1)、四条河流中代表长江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四条河流中位于南方地区的一组是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3)、③河流含沙量大,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A、植树种草 B、中游保持水土 C、毁林开荒 D、上游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
20、以下我国地区中,地处湿润地区、亚热带季风区的是( )A、华北平原 B、东北平原 C、长江三角洲地区 D、黄土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