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江苏兴化平均海拔不足2米,农田易遭受洪涝灾害。当地先民架木浮田、垒土成垛,形成高出水面1米以上的田块,田畦间以垛间沟相隔,呈现出河网纵横、垛田棋布的景观。读淮河流域示意图及兴化垛田景观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兴化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是 (   )

    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

    ②河网密布,来水汇集

    ③降水集中,多发暴雨

    ④人口密集,需水量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当地定期清理垛间沟的淤泥并堆到“垛”上,主要目的是(   )

    ①增加土壤肥力  ②拦水用于灌溉

    ③增加垛田面积  ④保障沟渠排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 2、拦石坝多修建于山沟之中,由多个小坝组成,能够将沟底陡坡改变成台阶状的缓坡。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拦石坝的修筑有利于        (   )
    A、拦截泥石流 B、预测地震发生 C、调节山区气候 D、改变河流流向
    (2)、图中地区如遇上题所述灾情,应当 ( )
    A、等在原地接受救援 B、向两侧山坡上跑 C、沿沟谷向山下跑 D、沿沟谷向山上跑
    (3)、为了防止山体滑坡,图示地区应   ( )

    ①植树造林        ②修筑梯田

    ③控制车流量        ④加固裸露岩体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 3、时事热点 自然灾害2024年9月6日,台风“摩羯”过境海南省,台风过境后,蜈支洲岛上“土法椰子天气仪”的椰子没了。下图为“土法椰子天气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天气预报中,表示台风天气的是   ( )
    A、 B、 C、 D、
    (2)、“椰子没了”反映台风过境会带来 ( )
    A、狂风 B、暴雨 C、降温 D、海啸
    (3)、除了“椰子没了”,台风过境时蜈支洲岛还可能出现        (   )
    A、巨浪掀翻船只 B、天空出现火烧云 C、急剧降温和冻害 D、泥沙大量淤积
  • 4、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自然灾害对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影响极大。下图为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及类型示意图和不同自然灾害占比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最频发的自然灾害属于        (   )
    A、地质灾害 B、生物灾害 C、气象灾害 D、海洋灾害
    (2)、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特征为        (   )
    A、滑坡多发于东部平原区 B、青藏高原只有一种灾害 C、地震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D、旱灾多发于华北地区
    (3)、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有        (    )

    ①灾害种类多        ②地域分布广

    ③发生频率高        ④造成损失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顺应世界海洋资源的开发趋势,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正从近海走向远洋、从浅海走向深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海洋开发逐渐走向远洋、深海,旨在(    )

    ①拓展资源开发空间

    ②优化海洋发展空间布局

    ③扩大我国海洋领土面积

    ④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远洋、深海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重(    )
    A、近海地区加强油气资源开发 B、深海地区建设生态海洋牧场 C、远洋地区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D、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
  • 6、港口是我国沿海地区海味产品走向世界的枢纽,也是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目前,我国上海港集装箱年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一,是著名的国际枢纽港。读我国沿海地区港口群分布图,完成小题。
    (1)、上海港所属的港口群是 (   )
    A、环渤海港口群 B、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C、东南沿海港口群 D、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2)、上海港成为国际枢纽港的有利条件有(    )

    ①位于江海交汇之地,交通便利

    ②港阔水深,可全年通航

    ③经济发达,航运需求量大

    ④周边无其他大型港口竞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港口对海味产业乃至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体现在    ( )
    A、增加海味产量 B、降低运输成本 C、提高海味品质 D、拓展销售渠道
  • 7、鱼、虾、蟹、贝等海产品是人们餐桌上不可或缺的海味食品,为此,我国大力发展海水养殖。读我国海洋捕捞与海水养殖产量的变化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截至2020年,我国获取的海味食品中(   )
    A、一直以海水养殖的海产品为主 B、一直以海洋捕捞的海产品为主 C、海洋捕捞量一直大于海水养殖量 D、海水养殖量已超过海洋捕捞量
    (2)、我国大力发展海水养殖,能够    (  )

    ①保障我国海产品消费需求

    ②减轻海洋生态污染

    ③完全替代野生海产品

    ④保护野生渔业资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 8、自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从海洋获取“鱼盐之利”。目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海盐生产国,在渤海沿岸某小镇的海味小店,鱼干、海盐是这里的招牌。读我国近海主要海洋资源分布图和渤海沿岸某小镇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春末夏初渤海沿岸发展海盐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   )
    A、海拔较高,光照强烈 B、降水较少,蒸发量大 C、纬度较低,热量充足 D、距海较近,降水丰沛
    (2)、该小镇渔民多在近海捕捞,原因不包括(   )
    A、近海渔业资源丰富 B、捕捞技术有限 C、远洋渔业资源短缺 D、远洋捕捞风险大
    (3)、除获取鱼、盐外,目前我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还包括    (   )

    ①海洋科考和地质调查

    ②海洋垃圾打捞和治理

    ③海底矿产和海洋能源

    ④海上风电和潮汐发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从“城市矿山”(通过智能化拆解与绿色回收技术,实现电子废弃物中锂、钴等战略金属的再生利用)的回收技术、“深海采矿”的科技突破到“一带一路”矿产资源合作,我国正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资源保障能力实现从“被动依赖”向“主动布局”的历史性转变。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措施属于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   )

    ①回收报废汽车中的废钢铁

    ②提取电子垃圾中的贵金属

    ③加强与他国的矿产资源合作

    ④全部进口国外矿产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我国建设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体系,可以(   )

    ①保障资源安全,降低对外依赖度

    ②解决我国矿产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推动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④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提高利用效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0、我国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前列,天然气具有清洁、优质、高效的特征,是我国向低碳、零碳能源转型最重要的过渡能源。读我国2011—2022年天然气产量与消费量的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使用现状为    (   )
    A、完全依赖国外进口 B、产消量大,进口量多 C、消费量小,主要供出口 D、储量丰富,自给自足
    (2)、造成该使用现状的原因是    (   )
    A、天然气储量少 B、进口成本低 C、勘探技术低 D、天然气需求量大
    (3)、为保障我国天然气资源的供给,可以(   )

    ①加强国内天然气资源勘探

    ②加大天然气出口力度,赚取外汇

    ③拓宽天然气资源进口渠道

    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世界已有的矿产资源种类在我国几乎都有发现,我国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大,居世界前列。其中,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是我国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矿产资源。读我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和我国主要能源矿产人均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图,完成下列小题。

    (1)、材料反映出我国矿产资源的特征有( )

    ①类型齐全        ②总量丰富

    ③多寡不均        ④产消量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对我国主要能源矿产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煤炭——南少北多 B、石油————南多北少 C、天然气————东多西少 D、全国各地均匀分布
    (3)、我国主要能源矿产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主要原因是    (   )
    A、资源开采量少 B、人口基数庞大 C、资源浪费严重 D、资源质量较低
  •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线路,截至2024 年 12 月 12 日,东中线一期工程累计调水量超767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1.85亿。

    材料二: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跨流域调水,补充沿线生态用水,减少受水区地下水过度开采,遏制地面沉降,并通过沿线绿化带、湿地保护等措施改善区域小气候,促进生物多样性恢复。

    材料三: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东线工程梯级提水与自流结合的剖面图。

    (1)、南水北调西线方案拟从上游及其支流引水至黄河上游,其主要目的是缓解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过“梯级提水+自流”方式输水。判断①②③段中可实现自流输水的是段,试分析其能够引水自流的地理条件
    (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地,输水至(地形区);从气候和社会经济角度,分析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各答一点)
    (4)、请列举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沿线地区的积极影响。(任答两点)
    (5)、除调水外,节水也是缓解水资源不足 视频讲解的重要措施,试列举两例在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具体措施。(各答一点)
  • 13、《治水记》中讲到了诸多治水工程,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位于杭州的良渚水利设施是我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大型水利系统,其位于良渚古城附近。读良渚古城及其周边水利系统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良渚人先修建水利工程后建城,主要是因为当地        (   )
    A、河流稀少 B、全年少雨 C、渔业发达 D、水患频繁
    (2)、过去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主要功能有(   )

    ①蓄水  ②旅游  ③防洪  ④灌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纪录片中介绍到我国水资源总体上还是比较短缺,而且在利用中的问题较多,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习惯均有待改善。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以上两图反映的水资源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水资源浪费 B、乙——水资源短缺 C、甲——水资源过剩 D、乙——水资源污染
    (2)、针对以上两图反映的水资源问题,应(   )

    ①甲图:节约用水、跨流域调水

    ②甲图: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③乙图:刷碗时减少使用洗涤剂

    ④乙图:更换智能节水水龙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海绵城市”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中国第一批“海绵城市”试点分布图及武汉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第一批“海绵城市”气温/℃降水量/毫米试点主要分布在(   )

    A、地势第一级阶梯 B、内流区 C、东部季风区 D、人口稀疏区
    (2)、武汉“海绵城市”蓄水时间段集中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选择建设“海绵城市”的根本原因是我国(    )
    A、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B、降水空间分布不均 C、城市湖泊面积较小 D、城市用水需求量大
  • 16、同学们通过观看《治水记》纪录片,了解到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时空分布不均。读中国主要河流径流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据图推测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是(   )
    A、中部多,南北少 B、南丰北缺 C、西北多,东南少 D、夏汛冬枯
    (2)、该特征给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是 (    )
    A、华北地区耕地以旱地为主 B、长江流域地表径流量逐渐减少 C、西北地区的洪涝灾害频发 D、南方地区的春季干旱严重
  • 17、佛山市顺德区某家电企业以“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绿色回收、绿色服务”推动绿色可持续的全面升级和转型,结合“全面数字化,全面智能化”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入选代表当今全球制造业领域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最高水平的世界级“灯塔工厂”。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该企业所在地区位于江口西侧,南临海。
    (2)、“灯塔工厂”属于(传统工业/高技术产业),该企业入选世界级“灯塔工厂”主要得益于我国
    (3)、顺德被誉为“中国家电之都”,简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任答两点)
    (4)、简述该家电企业打造绿色智能工厂对环境保护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 18、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家电产品出口到了世界上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家电企业积极布局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和核心零部件研发,产品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成为我国轻工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读2021—2024年我国家电出口量及出口额变化情况统计表,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标志着我国 (   )
    A、家电制造不再需要技术创新 B、已完全实现家电智能化转型 C、家电制造成为重工业的代表 D、工业产品制造水平显著提升
    (2)、家电产品从“价格优势”转向“技术优势”,可以(   )

    ①提升家电产品竞争力

    ②增加家电产品附加值

    ③降低家电产品市场价格

    ④推动家电产业转型升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家电产业是合肥第一个千亿元产值产业。近年来,合肥积极承接浙江、江苏等地产业转移,加快智能家电(居)产业化步伐,合肥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智能家电生产基地。读合肥周边地区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与江苏、浙江相比,合肥承接家电产业转移的优势是(  )

    ①家电产业发展早②劳动力丰富成本低

    ③家电生产技术高④场地租赁价格较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产业转移之初,合肥家电产品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等地,主要是因为(  )
    A、上海距离合肥较近 B、上海家电市场需求量大 C、上海科技水平较高 D、合肥需要产业结构升级
  • 2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家电企业进入全面快速的增长期。经过多年的积累,家电企业实现了由零星分布向基地化、规模化和工厂化生产的转变,形成了众多家电产业链集群。读我国家电企业分布热力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我国家电企业的分布特征为        (   )
    A、北方较为密集,南方较为稀疏 B、东部较为密集,西部较为稀疏 C、东南沿海地区分布较为稀疏 D、全国各区域分布均衡
    (2)、图中家电企业密集地区吸引家电企业集群分布的有利条件有        (   )

    ①交通运输便利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发展资金雄厚        ④技术人才众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家电产业集群的形成可能会        (   )

    ①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②完善产业链条,促进多元发展

    ③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④导致竞争加剧,阻碍产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上一页 42 43 44 45 4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