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②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下列景观属于该线以北的是(     )
    A、漫山遍野荔枝林 B、甘蔗扯起青纱帐 C、椰林婆娑菠萝香 D、旱地麦浪大豆香
    (2)、电影《哪吒2》中,哪吒被太乙真人以莲藕重塑肉身。图示区域盛产莲藕的是(     )
    A、A区 B、B区 C、C区 D、D区
    (3)、D区域自然环境的突出特征是(     )
    A、干旱 B、湿热 C、高寒 D、平坦
  • 2、2024年11月28日,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读我国沙漠分布(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区的环境特征是(     )
    A、季风气候显著 B、年降水较少 C、气温年较差小 D、雨热不同期
    (2)、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     )
    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 D、塔里木盆地
    (3)、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种植的植物具有(     )
    A、耐旱、抗风沙的习性 B、喜湿、喜阴凉的习性 C、喜湿、喜高温的习性 D、怕涝、喜湿热的习性
  • 3、读我国北方地区图与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齐齐哈尔和石家庄两地气候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     )
    A、齐齐哈尔地处高原地区 B、石家庄离海较近 C、齐齐哈尔纬度较高 D、石家庄人口稠密
    (2)、下图所示地形区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相匹配的是(     )
    A、 B、 C、 D、
    (3)、石家庄所在地区春旱严重。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     )
    A、陡坡开垦,发展立体农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封山育林,栽种热带果树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 4、下图为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地球状标志物正好位于河道中心线位置,球体由南往北按暖冷色调过渡,桥面也由此分为红蓝两色。以河道为界种植南北方不同的乔灌木植物,市民可从桥上穿越,直观感受南北分界后的差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最可能穿过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所在地的是(     )
    A、我国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B、我国1月0℃等温线 C、我国1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D、我国7月20℃等温线
    (2)、下列景观最可能属于中国南北地理标志雕塑所在地以北的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河网密布 C、民居的墙体较厚 D、交通运输方式以水运为主
  • 5、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100°E,41°N)附近成功着陆,圆满完成载人飞行任务。读东风着陆场分布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神舟十八号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湿润,河网密布 B、森林繁茂,适合隐蔽 C、地广人稀,地面坦荡 D、环境优美,风景宜人
    (2)、有关着陆场所在省区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叙述正确的是(     )
    A、醉人的佳酿—青稞酒 B、丰收的庆典—那达慕 C、经典的民歌—六口茶 D、传统的乐器—葫芦丝
  • 6、受近期冷空气影响,2024年12月20日,黄河宁夏河段本年度首次出现流凌,流凌上首位于石嘴山黄河大桥上游6公里,长度25公里,密度5~10%,标志着黄河宁夏河段进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
    A、上游和下游 B、上游和中游 C、中游和下游 D、各河段都有
    (2)、“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反映的是黄河哪个河段的情景(     )
    A、黄河上游 B、黄河中游 C、黄河下游 D、黄河支流
  • 7、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2024年9月26日,毛里求斯外东北海域发生6.3级地震。图1示意毛里求斯气候资料,图2示意毛里求斯地形,图3示意全球六大板块分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毛里求斯火山、地震多发的原因。
    (2)、简述毛里求斯的地理位置特征。
    (3)、从气候角度分析我国居民将毛里求斯作为7、8两月“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
    (4)、结合图2,描述毛里求斯城镇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 8、板状根是一种热带木本植物所特有的板状不定根,可看成是一种气生根。土壤中的水分在很长的雨季总是处于饱和或近于饱和的状况,树木的根系因“呼吸”所需,很难深入到空气缺乏的深土层中,便向地面空间发展,形成板状的根,以支撑高大的树干。读板状根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板状根在高大乔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     )
    A、吸收更多的土壤水分 B、支撑高大的树木躯干 C、增加树木的受光面积 D、储存水分以减少蒸发
    (2)、推测板状根植物广泛发育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亚洲的东南部和南部 B、欧洲南部地中海沿岸 C、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 D、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
    (3)、下列气候资料图最能反映板状根植物发育地区气候特征的是(     )

    A、 B、 C、 D、
  • 9、墨西哥位于北美洲南部,是我国在拉美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经纬度位置约为(     )
    A、19.5°S,99.2°E B、19.5°S,99.2°W C、19.5°N,99.2°E D、19.5°N,99.2°W
    (2)、墨西哥的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农业发展较晚,人口稀少 B、墨西哥多位于热带和亚热带,高原海拔高,比较凉爽 C、高原上是世界工业发展最早的地方,经济发达,人口稠密 D、沿海地区降水过多,不利于人们居住
    (3)、我国与墨西哥之间的互助合作被称为(     )
    A、“南北对话” B、“东西对话” C、“南南合作” D、“北北合作”
  • 10、读图为北美洲47°N附加西雅图-莱文沃思及其以东部分地区的地形剖面图和两城市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西雅图与莱文沃思降水量差异显著,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西雅图位于高纬度地区 B、西雅图位于山地迎风坡 C、莱文沃思位于盆地 D、莱文沃思距离东侧海岸较近
    (2)、莱文沃思年平均气温低于西雅图,其影响因素除了海陆位置外,还有(     )
    A、纬度位置 B、地形因素 C、地球自转 D、太阳辐射
  • 11、非洲绿色长城计划是种植东西向横越非洲大陆的树墙,以缓解当地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①表示的纬线是(     )
    A、北极圈 B、南回归线 C、北回归线 D、赤道
    (2)、非洲的“绿色长城”大致是沿着两种气候类型区的交界地带延伸的,其北侧和南侧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 12、锡尔河沿岸是哈萨克斯坦重要的棉花基地。咸海原为世界第四大湖,现已大部分干涸,濒临消失的危险。 下图为中亚地形图和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锡尔河沿岸成为哈萨克斯坦重要棉花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
    A、水源充足 B、光照充足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2)、咸海即将消失的人为原因是(     )
    A、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B、全球变暖,蒸发加剧 C、农业灌溉用水增加 D、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 13、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地表形态复杂。读世界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处地形区有“世界屋脊”之称,它是(     )
    A、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C、东非高原 D、青藏高原
    (2)、陆地上高峻的山脉主要分布在(     )
    A、大西洋沿岸、亚洲、非洲西部 B、太平洋东岸、北美洲和南美洲东部 C、亚欧大陆南部、北美洲西北部 D、亚洲中南部、欧洲南部、北美洲和南美洲西部
    (3)、下列关于世界主要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尔卑斯山脉与喜马拉雅山脉位于同一大洲 B、落基山脉和安第斯山脉都濒临印度洋 C、安第斯山脉所在大洲的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D、南半球上的各大洲整体地势起伏较小,无高大山脉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虎年到来之际,伦敦动物园里传出了一个好消息,极为稀有的苏门答腊虎家族“喜添新丁”。苏门答腊虎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喜欢高温湿润的环境。尤其喜欢生活在昏暗的丛林里,依靠潜伏袭击猎物。而今,苏门答腊虎的数量已经不足400只,很可能成为21世纪第一种灭绝的大型掠食动物。

    材料二:近年来,苏门答腊岛上人口大量增加,人虎冲突也进一步加剧,热带雨林区农民传统的烧荒种植、大量棕榈油农场和其他种植园的滥垦滥伐等让苏门答腊虎野外栖息地不断减少,并被切割成碎块。除此之外,非法猎虎、出售虎制品等行为也一直猖獗。

    材料三:图甲是苏门答腊岛地形图、图乙是苏门答腊岛位置图、图丙是苏门答腊虎示意图。

    (1)、该岛多火山的原因?多火山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2)、请描述苏门答腊虎主要分布位置?请简要说明其生存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3)、结合图文资料,分析苏门答腊虎濒临灭绝的原因。
    (4)、为保护苏门答腊虎,请你提出合适的建议。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亚麻是纯天然纤维,具有拉力强、柔软、吸汗、透气性良好和对人体无害等特点,可制高级衣料。亚麻喜凉爽、湿润的气候,耐寒,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层为宜。黑龙江兰西县亚麻种植面积2.7万亩,是著名的“亚麻之乡”,20世纪初成功引种亚麻,目前已形成良种繁育、种植、原料加工、精深加工等系列产业。亚麻产品由过去的“麻纱布老三样”,拓展到汽车坐垫、家居用品、服装鞋袜、保健食品、旅游纪念品等八大类170多个品种,亚麻产业已成为兰西县的支柱产业。

    材料二:“东北地区略图”和“兰西县区域略图”

    (1)、简述兰西县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
    (2)、简述该区域耕地主要类型、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糖料作物。
    (3)、在东北平原,春季是小麦等农作物的播种季节,该季节土壤水分较充足。分析这里春旱不严重的自然原因。
    (4)、结合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从原料、交通、市场分析兰西县发展亚麻产业的有利条件。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秘鲁是全球钢、锌和银的第二大生产国,也是近年来拉丁美洲经济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约60%的经济活动集中在首都利马及其周边地区。而作为全球铜等矿产品的最大消费国之一,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秘鲁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材料二:钱凯港是中秘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钱凯港位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湾内,紧邻太平洋,地理位置优越,港口最大水深达17.8米,是天然深水良港。2024年8月5日,全长1839米的钱凯隧道实现贯通,钱凯港通过钱凯隧道与泛美公路连接,陆路交通便利。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4日晚,钱凯港“开港”。钱凯港一期工程可以将秘鲁和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20%以上的物流成本,每年为秘鲁带来45亿美元经济收益,创造8000多个就业岗位。

    材料三:图为秘鲁的位置和区域图。

    (1)、据图举例秘鲁分布的主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2)、概括秘鲁人口的分布特点。
    (3)、简要分析钱凯港发展港口运输的优势条件。
    (4)、简述钱凯港开港的有利影响。
  • 17、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北部地区的传统民居是土塔,三、四座土塔建筑相连构成“蜂巢屋”当地黄土广布,春秋多风沙。读“蜂巢屋”景观、分布地区及附近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土塔以泥土为主,混合一些茅草、木碎、麦穗建成。与此无关的是(     )
    A、当地气候较为干旱 B、当地气候终年温和多雨 C、当地泥土丰富 D、当地植被稀少
    (2)、土塔每年都要修缮,修缮时间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 18、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自全面通水以来,累计向北京市调水量达100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超1600万,下图为南水北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北京等一些北方城市缺水反映出我国的水资源(     )
    A、总量多,人均丰富 B、南多北少 C、主要是地下水 D、季节变化小,年际变化大
    (2)、读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
    A、东线利用黄河水运输到长江 B、中线引长江干流水补给京津两地 C、西线路程最长,工程难度小 D、缓解了北方地区的缺水问题
  • 19、近年来,我国不断推进矿业领域绿色发展,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取得重要进展。图为我国已探明的主要能源矿产储量地区分布(截至2021年底)。完成下面小题。

    (1)、四川省较为丰富的能源矿产是(     )
    A、石油和煤炭 B、天然气和页岩气 C、石油和天然气 D、煤炭和天然气
    (2)、在节约能源方面,我们倡导(     )

    ①低碳出行②垃圾分类投放③使用一次性餐具④合理设定空调温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0、低空经济是指一般在1000米以下空域,利用有人、无人驾驶的低空飞行器进行载人、物流运输、农业生产、旅游观光、医疗救护等多场景飞行的经济行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被称为“空中的士”(图),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条低空航线在深圳试飞。完成下面小题。

    (1)、全球首条低空航线试飞城市位于(     )
    A、京津唐工业基地 B、辽中南工业基地 C、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与传统航空运输相比,低空飞行的“空中的士”(     )
    A、运输距离长 B、飞速更快 C、灵活性较高 D、运量大
    (3)、“空中的士”得益于(     )
    A、第一产业的发展 B、劳动力数量的增多 C、高新技术的发展 D、新工业基地的产生
上一页 35 36 37 38 3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