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图(a)为六大洲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率(2022年)图,图(b)为世界不同海拔人口比重示意图,图(c)为世界不同纬度人口比重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探究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需要选择合适的图像,下列影响因素与图像对应正确的是(     )
    A、纬度位置——图(a) B、地形特点——图(b) C、经度位置——图(c) D、大洲分布——图(c)
    (2)、由图(a)可知(     )
    A、亚洲人口数量少于南美洲 B、北美洲人口数量约为4亿 C、欧洲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 D、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3)、由图(b)和(c)可知,世界人口集中分布在(     )

    ①北半球②南半球③中低纬度地区④中高纬度地区⑤海拔500米以上地区⑥海拔200米以下地区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 2、中欧班列是运行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国际货运班列,是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中欧班列部分运行线路示意图及经济环保优势资料卡。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中欧班列(     )
    A、途经的国家均为发达国家 B、途经部分非洲国家 C、客运为主,促进人员流动 D、促进国际经贸合作
    (2)、中欧班列的特点(     )
    A、比空运运输费用高 B、比海运运输时间长 C、不受自然环境影响 D、比公路更低碳环保
  • 3、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述:“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图为某学生依据文章内容用AI生成的“桃花源”景观图。读图,“桃花源”所属聚落类型及依据(     )

    A、乡村,这里“有良田、美池、桑竹”,以农业生产为主 B、乡村,这里“土地平旷”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开阔 C、城镇,这里“阡陌交通”,交通发达 D、城镇,这里“屋舍俨然”,房屋整齐
  • 4、2024年4月21日14时37分冰岛发生5.1级地震。图为六大板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冰岛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地位于(     )
    A、亚欧板块内部,地壳稳定 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C、美洲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D、非洲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稳定
    (2)、冰岛被称为“冰与火之国”,是因为(     )

    ①纬度较高,冰川多②火山、温泉分布较多③深居内陆,降水少④海拔低,太阳光照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在喜马拉雅山脉发现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该现象的形成原因是(     )
    A、全球变暖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 5、图为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部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
    A、赤道附近地区均大于2000毫米 B、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西岸多 C、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D、沿海地区均多于内陆地区
    (2)、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甲地为山地迎风坡 B、甲地纬度更高 C、乙地距大西洋更近 D、乙地海拔更低
  • 6、水半球是海洋分布最集中的半球。陆半球是陆地分布最集中的半球。图为水、陆半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由图可知(     )
    A、在水半球上,陆地连在一起 B、在陆半球上,陆地面积多于海洋面积 C、全球的海洋和陆地分布均匀 D、任何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面积
    (2)、图中(     )
    A、北美洲位于陆半球 B、亚洲的经度范围最小 C、北冰洋位于水半球 D、南极洲被四大洋环绕
    (3)、海洋对人类生产生活的有利影响有(     )

    ①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资源②海上交通便利③带来台风和海啸等灾害④可以调节气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7、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基础是经纬度。图1为北京在经纬网上的位置图,图2是某驾驶员使用车载导航的截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北京的经纬度约为(     )
    A、40°S,114°E B、40°S,114°W C、40°N,116°E D、40°N,116°W
    (2)、导航过程中可知(     )
    A、学院路呈东西走向 B、终点没有停车位 C、可以预估到达时间 D、比例尺不可改变
  • 8、《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提出了“太阳系考古”“地外生命探寻”等优先发展方向。图为地球的宇宙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地球(     )

    ①属于银河系②围绕着月球转动③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小的星球④是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第三颗行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未来,我国太空探索的优先发展方向有(     )
    A、开发地球的矿产资源 B、确定金星的公转方向 C、寻找有生命的其他星球 D、乘坐宇宙飞船登陆太阳
  • 9、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为解决耕地问题,中国人民用智慧创造了梯田。目前,中国是全球梯田面积最大的国家。图1为中国主要梯田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诞生山河之间

    《诗经·小雅·正月》里写道:“瞻彼阪田,有菀其特。”其意思是,看那山坡的田地里,庄稼苗长得多茂盛。

    (1)汉朝时,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在________(山地/平原)将坡地改造为梯田。梯田的诞生扩大了________(旱地/水田)的面积,人们拥有了顺应和改造自然的力量。

    重塑山河形态

    (2)随后的历史中,北方人口大量向南方迁徙。在多雨的南方地区,梯田多是水田,组成“梯田和________(粮食作物)”的绝佳搭档。

    (3)云贵高原的哈尼梯田于2013年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图2为哈尼梯田“森林、村寨、梯田、水系”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结构图。

    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承担新的使命

    (4)当今,我国各地的梯田有了新使命。例如,位于我国________(地形区)的柳林梯田因改变了地表坡度,可以缓解当地________的环境问题。

    (5)梯田具有独特的景观价值,江西省婺源因其美丽的梯田风光,吸引众多游客。该地发展旅游业可以(     )

    A. 以梯田美景带动乡村旅游B. 拆除当地古建筑,修建宾馆
    C. 平整梯田、修建公路,便利游客D. 将居民全部迁出,发展商业

    (6)请在以下便签中选出你最有收获的一个方向,绘制知识结构图,展示你的学习成果。

    A       梯田与农业发展            B     梯田与生态环境治理            C        梯田与旅游业发展

  • 10、根一般指植物在地下的部位,可以反映当地的气候。某校同学开展“寻根识气候”地理跨学科主题学习。图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资料,补充完成学习成果。

    (2)、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地理所学,在植物的茎、叶、花、果实中任选其一,参照示例,说明气候如何影响植被和人们的生产生活。

    示例:春季北京气温升高,位于元大都城墙遗址公园的海棠花盛开,人们可以赏花踏春。

  • 11、

    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千姿百态。北京某校同学们借助多种方法认识陆地地形分布大势。图为AI制作的不同水淹高度下的世界陆地地形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AI动画演示法

    (1)当模拟水淹法时,陆地的________(沿海/内陆)地区开始逐渐消失,伴随着水淹高度上升,可以清晰地观察陆地的高低起伏。

    (2)水淹至海拔200米时,同学们观察到东半球欧洲大部分地区消失,因为该大洲平均海拔较________(高/低),地形以________为主。

    (3)水淹至海拔500米时,同学们观察到非洲南部和东部大部分陆地在水面________(以上/以下),这里以________(地形类型)为主。

    (4)水淹至海拔2000米时,同学们观察到亚洲中部的________(地形区)非常醒目;南美洲有条带状的山脉,据此推测南美洲地势大致为西________东________。

    地理模型制作法

    (5)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制作陆地地形模型,填写实验任务单。

  • 12、青海省立足省内特色资源,发展区域经济。图为青海省地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有白色的“珍珠”(盐)、红色的“宝石”(枸杞)、地底的“黑金”(油气)与黄灿灿的金矿,还有金色的阳光与绿色的生态家园。

    (1)、青海省(     )
    A、北部与西藏、四川相邻 B、以平原和盆地为主 C、是黄河、淮河的发源地 D、行政中心是西宁市
    (2)、柴达木盆地的“宝”包括(     )

    ①白色的“珍珠”是指海洋生物

    ②红色的“宝石”属于农业产品

    ③地底“黑金”指石油和天然气

    ④金色的阳光可转化为太阳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目前,青海省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游客可以(     )
    A、体验青海湖环湖骑行乐趣 B、在柴达木盆地欣赏热带风光 C、感受壮族的特色民族文化 D、在祁连山与国门和界碑合影
    (4)、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青海湖的面积持续增加,这一现象(     )
    A、反映附近高山海拔上升 B、导致该省冰川面积大幅增加 C、为研究湖泊提供新数据 D、引发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
  • 13、2024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俄罗斯喀山举行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六次会晤。图为参会国家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参会国家(     )
    A、全部位于北半球 B、均与中国相邻 C、可进行南南合作 D、都属于亚洲国家
    (2)、金砖国家间的合作可以(     )

    ①促进互惠互利②实现共同发展③消除经济差异④加强文化交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4、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80亿。图左为世界人口增长图,图右为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左中世界人口(     )
    A、1930年前增长较快 B、1930年后匀速增长 C、1975年达到50亿 D、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2)、图右中1950—2022年各大洲人口(     )
    A、亚洲增长人数最多 B、北美洲增长速度最慢 C、欧洲增长速度最快 D、南美洲增长人数最少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美洲欧洲人口增速一致 B、南美洲人口比北美洲多 C、欧洲应推行积极生育政策 D、非洲人口老龄化最严重
  • 15、在伊朗亚兹德,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在传统民居顶部建造风塔。风塔将自然风引入屋内,同时将屋内热空气推向室外,使屋内凉爽舒适,被誉为“沙漠空调”。图左为亚兹德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图右为亚兹德传统民居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传统民居(     )
    A、以土砖为材料,屋顶较平 B、以竹子为材料,墙壁较厚 C、以石头为材料,窗户较大 D、以茅草为材料,墙壁较薄
    (2)、人们建造风塔是由于当地(     )
    A、降水丰沛 B、夏季炎热 C、地形崎岖 D、人口密集
  • 16、近期,中国科学家揭示“地幔风”是地球深处存在的强大物质流动。“地幔风”从南向北推动两大板块持续碰撞,将海洋变为陆地,导致青藏高原几千万年以来的挤压和隆升。图为板块运动及分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藏高原的变化,说明(     )
    A、板块碰撞导致陆地变为海洋 B、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运动变化中 C、全球陆地面积超过海洋面积 D、海洋和陆地的相对位置不会改变
    (2)、“地幔风”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是(     )
    A、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 B、使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运动 C、使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分离运动 D、使非洲板块向北碰撞印度洋板块
    (3)、从大陆漂移学说到板块构造学说(     )

    ①揭示了世界海陆变化的过程

    ②解释了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规律

    ③推动了气候研究和太空探索

    ④展现了人类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7、某校同学开展实验,了解海洋和陆地气温的变化。同学们用烧杯分别取相同体积的水和沙,在室内静止一段时间后第一次测量温度。随后把烧杯放置在强光下,一段时间后第二次测量温度。图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果。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实验中(     )
    A、水代表海洋,沙代表陆地 B、强光照射模拟降温 C、第二次测量发现水温下降 D、沙比水的温度变化小
    (2)、该实验说明地球同纬度地带(     )
    A、夏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 B、高原山地气温低于平原 C、陆地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 D、内陆昼夜温差小于沿海
    (3)、该实验能够认识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实验结果可以解释(     )
    A、爬山时感到气温在降低 B、夏季时人们在海边避暑 C、热带居民常穿轻薄服装 D、我国新疆地区多平顶房
  • 18、可燃冰外形似冰,遇火即燃,开采难度大,但其燃烧产生的污染比煤、石油都小,是优质的清洁能源。图为世界已知可燃冰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     )
    A、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B、全球的陆地广阔而连续 C、北冰洋是面积最大的大洋 D、有七个大洲和四个大洋
    (2)、世界已知可燃冰(     )
    A、在非洲东部密集分布 B、多分布在内陆地区 C、均匀分布在太平洋中 D、多分布在近海海域
    (3)、开发和利用可燃冰等清洁能源可以(     )

    ①完全替代煤炭资源②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③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④彻底解决石油短缺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9、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小题。

    材料1:如图1中所示,火龙果原产地为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巴拿马、厄瓜多尔、古巴、哥伦比亚等地,后传入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台湾、海南、广西、广东、福建、云南、贵州等省区均有栽培。目前我国火龙果的主要产地是广西南宁,2019年已成为全国火龙果最大产地。

    材料2:南宁市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2.8

    14.1

    17.6

    22.0

    24.9

    27.4

    28.3

    27.8

    26.6

    23.3

    18.6

    14.7

    降水(mm)

    38

    36.4

    54.4

    89.9

    186.8

    232

    195.1

    215.5

    118.9

    69

    37.8

    26.9

    (1)、根据材料2的南宁市各月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补充绘制完整图2的南宁市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柱状图。

    (2)、根据南宁市气候资料分析:南宁市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是 , 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月份是 , 气温年较差为℃;如果降水量超过100mm称为雨季,那么南宁市有个月的雨季,年降水量为mm;根据气温和降水的组合特点判断,南宁属于气候类型。
    (3)、读图1可知,广西南宁成为全国最大的火龙果产地气温原因是:
  • 20、南宁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周末进行野外研学考察活动,本次研学活动的目的地是城郊附近的龙虎山,阅读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该地区的主要地形是
    (2)、研学小组途中经过了甲、乙两村庄,同学们发现两村庄都分布在河流沿岸,夏季容易遭受洪涝灾害威胁的是
    (3)、研学小组继续前行,到达了疗养院中途休息,了解到该疗养院计划新建一条引水线路,设计了图中AB两条引水路线,研学小组觉得更合理的是线路,原因是
    (4)、研学小组到达龙虎山脚下时,为体验不同的风景,分成了两个登山组,图中a、b两条线路分别是两个小组的登山线路,当两个小组都到达山顶时,线路的同学大多比较疲惫。同学们在山顶向山下望去,发现图中C处比较低平,C处是(地形部位)。
    (5)、同学们在山顶休息一会后,感觉到丝丝凉意,如果此时疗养院的温度为18.5℃,那么龙虎山顶的温度可能是______。
    A、15.6℃ B、16℃ C、16.5℃ D、17.4℃
上一页 360 361 362 363 3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