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之一,该地旅游城市群一体化合作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图(a)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示意图”,图(b)为“同城效应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的地级市之间,但如同生活在一座城市,这被称为“同城效应”。这种“同城效应”主要依赖的是( )A、众多的机场 B、国家政策的扶持 C、密集的水运网 D、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2)、长江三角洲是我国最大的城市群,其形成和发展的优势条件有( )
①平原广阔,气候湿润②经济发展快,科技力量雄厚
③矿产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展快④国家政策支持及上海的辐射带动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3)、适合在长江三角洲推出的当地特色文化“主题体验”旅游产品是( )①岁月余味②茶香文化③都市夜色④雪乡探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改革开放初期,在广东与香港“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中,广东仅承担技术含量低、利润微薄的加工制造业。但目前已升级为新型的粤港合作模式,广东省负责了科技含量高的工业,如电子信息、生物医学、新材料等。图为“粤港合作模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粤港“前店后厂”模式中角色分配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港角色为“厂”,承担产品的加工、制造和装配 B、香港角色为“店”,利用贸易窗口优势,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广东角色为“店”,进行市场推广和对外销售 D、广东角色为“厂”,利用土地、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优势(2)、下列关于“粤港合作模式”升级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地劳动力价格下降 B、香港环境污染严重 C、内地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D、内地已不需要与香港合作(3)、粤港合作新模式极有可能由“前店后厂”升级为( )A、“广东省服务业+香港农业” B、“广东省制造业+香港服务业” C、“广东省出口+香港进口” D、“广东省农业+香港工业”
-
3、每到冬季,南方的湿冷天气总是让人难以忍受。网上很多人呼吁,南方地区的冬季也应该集中供暖。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集中供暖分界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四大地理区域中,全部位于集中供暖区的是(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2)、南方地区冬季没有集中供暖的主要原因是( )A、冬季低温期较短 B、南方人抗冻能力较强 C、房屋建筑保暖性较强 D、经济普遍落(3)、网上对南方地区集中供暖呼声高,实际上南方地区难以大面积开展,原因有( )
①会加剧南方能源紧张的局面
②南方缺乏集中供暖的改建与后期管网的维护技术,资金不足
③南方房屋墙体较薄,保温作用差,暖气利用率低
④南方冬季气温较高,供暖时间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4、读“世界海陆分布图”,回答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填“南”或“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请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大洲名称:A洲,B洲。(2)、写出AD两大洲分界线:运河。(3)、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名称:②洋,④洋。(4)、世界上最小的大洲是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
5、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读图可看出,南、北回归线之间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共同的气候特征是。(2)、读图可知: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或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大陆的(东或西)岸。图中甲处高原山地气候的形成主要是受到的影响。(3)、读图可知:在亚热带地区,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为 , 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为 。(4)、读图可知: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为 , 只分布在亚洲的气候类型有 、。(5)、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于11月21日至12月18日在卡塔尔举行。比赛期间大部分时间为北半球的冬季,试分析在卡塔尔选择这个季节举行比赛的主要原因。(6)、说一说家乡的气候:成都的气候类型是 , 气候特征是 , 植被类型为。
-
6、我市某中学(纬度25°N)“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初见成效。下图示意校园劳动实践场所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校园气象站的海拔范围是160米至米。教学楼到气象站的道路在图上距离为5厘米,实地距离为500米,则该图比例尺为。通过观测可判断学校所在的地形类型是。(2)、教学楼在宿舍的方向。(3)、学校计划在甲乙丙三地块上建小花园、水土保持园、家兔饲养园。水土保持园建在乙地块,理由是;从环境卫生的角度考虑,甲和丙宜建家兔饲养园的是地块,理由是。(4)、图中最高点海拔是、最低点海拔是。(单选)
A.160-165米 B.160米 C.150米 D.145-150米
(5)、图示区域最大高差约为( )。(单选)A、10米 B、19米 C、20米 D、25米 -
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材料二 在我国东部海底,人们发现了人类活动的遗迹。
(1)、写出图中字母表示的板块名称ABCD 。(2)、地球上的山脉一般是板块(“张裂拉伸”或“碰撞挤压”)形成的。(3)、材料一说明喜马拉雅山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或“陆地”);材料二说明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或“陆地”)。(4)、材料一、二共同说明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
8、一个地区干旱程度与降水和蒸发量密切相关,蒸发量与气温密切相关。读“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④地的气候特征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全年温暖湿润 C、夏季高温多雨 D、冬季温和多雨(2)、与成都市的气候特征最接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9、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在活动中,按要求一天共测4次气温值:20℃、15℃、33℃、27℃,却忘记把测量结果记录在下表。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时间
2点
6点
12点
14点
气温
(1)、假如由你来完成表格的填写,33℃的气温值应该填在哪个时间栏内( )A、12点 B、14点 C、2点 D、6点(2)、这一天的气温日较差是( )A、4℃ B、7℃ C、18℃ D、20℃ -
10、某学校利用盛满水的盆、海绵纸、吸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表层运动的实验,学生们发现,将吸管插入水中朝盆底吹气时,大量气泡出现在海绵纸交界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实验中冒出的气泡模拟的地理现象,最有可能是( )A、火山地震 B、海冰消融 C、水土流失 D、动物迁徙(2)、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的理论是( )A、地心说 B、风成说 C、板块构造学说 D、盖天说
-
11、读图“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可以看出( )A、纬度越高,气温越高 B、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 C、大陆东岸高,大陆西岸低 D、北极气温低,赤道气温高(2)、甲地气温比同纬度其他地区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不同 B、距海遥远 C、海拔较高 D、人类活动
-
12、2022年1月15日,汤加附近海底发生猛烈火山喷发,将烟尘喷射至海平面以上约19.3公里的高空。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汤加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亚洲国家 B、地处低纬度 C、是海陆兼备的国家 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2)、要想及时监测本次火山灰影响的范围,宜使用( )A、世界政区图 B、卫星影像图 C、世界地形图 D、世界气候图(3)、汤加此次火山喷发诱发的自然灾害可能有( )
①附近海域强烈海啸 ②地震、泥石流 ③短期内农作物减产 ④雷电暴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汤加附近多火山、地震活动,原因是(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B、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稳定 C、位于板块张裂地带,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碰撞地带,地壳活跃 -
13、下图示意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划分东西半球的经线圈和划分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分别是( )A、20°E和160°W,赤道 B、0°和180°,赤道 C、20°W和160°E,赤道 D、本初子午线,赤道(2)、关于世界海陆分布的特征,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西半球 B、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 C、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南半球 D、陆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
-
14、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 )A、50米 B、100米 C、150米 D、200米(2)、图中最适合攀岩的地点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3)、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 B、山地 C、高原 D、丘陵(4)、③地河流流向大致是( )A、从北向南流 B、从南向北流 C、从西向东流 D、从东向西流
-
15、读“南北美洲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字母A是山脉,字母B是河。图乙中⑤山脉是山。(2)、为什么图乙中③④两种气候类型仅局限在太平洋沿岸狭长的地带?(3)、分析南北美洲在地形分布格局上的异同点?(4)、描述北美洲的海陆位置。
-
16、读非洲图完成下列问题。(1)、①洋、④岛、③河、②河。(2)、赤道穿过的地形区D、B。(3)、分析刚果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
17、读亚欧大陆轮廓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海陆位置看,亚洲西与洲陆地相连,西南以①运河与非洲为界;亚洲东临A洋,南临B洋,北临C洋。(2)、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②山脉,③海,④海峡。(3)、亚洲的水系特征?(4)、莱茵河与多瑙河为什么具有重要的航运价值?
-
18、北美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不如欧洲广阔,主要原因是( )A、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势力弱 B、受来自北冰洋的寒流影响 C、落基山脉阻挡暖湿气流的深入 D、受来自墨西哥湾暖湿气流的影响
-
19、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区域气候分布图,6月至7月某探险队沿①到④路线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地理探险考察,途中探险队员们曾遭遇“狂风暴雨”的天气,这个地点最有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2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关于甲、乙两大洲,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甲大洲河流呈放射状分布②乙大洲地势东西高、中部低③甲大洲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稠密
④乙大洲有世界最深的淡水湖⑤甲、乙两大洲都地跨寒、温、热三带⑥甲、乙两大洲都濒临大西洋
A、①②③ B、①②⑤ C、②③④ D、②③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