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的东西向山脉是(     )
    A、祁连山 B、贺兰山 C、太行山脉 D、秦岭
    (2)、地处华北平原的是(     )
    A、 B、 C、 D、
    (3)、气候最为干旱的是(     )
    A、 B、 C、 D、
  • 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赤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纬度度数为90° B、纬线长度最短 C、无阳光直射现象 D、属于热带范围
    (2)、关于图中阴影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东半球、北半球 B、地处热带和南温带 C、地处东半球、南半球 D、地处热带和北温带
  • 3、2023年冬季,威海与哈尔滨因雪“火出图”,“北极图——威海分图”、“尔滨的冰”等成为网络热词。读我国北方局部图(图1)、威海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冰雕景观图(图3),完成下列各题。

    (1)、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的大型室外冰雪主题乐园,是冬季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根据气候条件分析威海不宜开发冰雪大世界的主要原因。
    (2)、旅游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多种要素。为丰富外地游客的威海赏雪之旅,请结合生活经历,推荐一处威海冬季的特色旅游项目,并说明推荐理由。
    (3)、两地也是夏季避暑胜地。分别说出威海和哈尔滨夏季“凉爽”的主要影响因素。
    (4)、威海市文明办、旅游局联合向社会发出“做文明游客、当好客主人”的倡议。作为威海市民,你如何当好“好客主人”?
  •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多年来,黄河流域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持续向好。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图2)和榆林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1)、在上游,甘肃省玛曲县,经过“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后,草原、沼泽广布,有“黄河蓄水池”之称。说出玛曲县生态保护措施对黄河上游流域面积和水量的影响。
    (2)、在中游,陕西省榆林县,提出“优势在山坡,致富靠苹果”,将曾经光秃秃的山卯变成枝繁叶茂的果园。榆林县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主要生态效益是 , 分析榆林山地苹果品质优良的气候条件
    (3)、在下游,黄河泥沙沉积造就了黄河三角洲。但近年来,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请分析黄河三角洲面积增长明显放缓的主要原因。
    (4)、结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简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5、“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4月19日是今年的谷雨节气。读中国东部地区年降水量和1月0℃等温线图(图1)和两地多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图(图2和图3),完成下列各题。

    (1)、谷雨节气分“三候”,其中“二候鸣鸠拂其羽”是指布谷鸟开始啼叫,催促农人播种。请列举一例我们家乡威海这个时节适合大面积播种的农作物。
    (2)、谷雨时节,华北地区的农民盼雨尤为心切,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分析华北地区“春雨贵如油”的原因。
    (3)、谷雨时节,江南地区有喝“谷雨茶”的习俗。茶树喜温(18~25℃)、喜湿,适合生长在排水良好的红壤等地。归纳南方地区适合茶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4)、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显著,秦岭是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从所处的位置及走向,说明秦岭是如何影响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形成。
  • 6、莱茵河是世界航运最繁忙的河流之一,流经多个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读欧洲西部地形图(图1)和莱茵河流域示意图(图2),完成下列各题。

    (1)、简述欧洲西部地形的分布特点 , 并说明其对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范围的影响
    (2)、分析气候对莱茵河水文特征的影响(从河流流量、季节变化、结冰期等方面)。
    (3)、图2中城市分布的特点是。鹿特丹是世界重要港口城市,分析莱茵河对鹿特丹港口发展的影响
  • 7、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地广人稀,资源丰富。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资料1:钢铁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铁矿石和煤炭,耗水量大,需要充足的劳动力。

    资料2:俄罗斯矿产资源和工业的分布图(图1)、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中心的分布图(图2)

    (1)、比较俄罗斯与澳大利亚纬度位置的差异。
    (2)、图中A、B两地都是人口稀疏区,从气候角度分别分析两地人口稀少的原因。
    (3)、读图1可知,俄罗斯矿产资源的特点是 , 并推测俄罗斯钢铁工业的分布特点
    (4)、澳大利亚铁矿产量大、品质优,但本国钢铁工业规模小。解释澳大利亚钢铁工业规模小的主要原因。
  • 8、2024年2月,中国南极秦岭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读我国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图1)和秦岭站景观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秦岭站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南方向 B、西北方向 C、正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秦岭站主楼结构采用架空离地设计,主要为了(     )
    A、造型美观 B、防水防潮 C、通风散热 D、防风雪掩埋
  • 9、2023年9月,中国在首届非洲气候峰会上宣布实施“非洲光带”项目。非洲拥有全世界60%的太阳能资源,但光伏发电装置仅占全球的1%。读非洲气候及主要地形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非洲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晴天多 B、距海远,降水少 C、海拔高,气温低 D、污染少,光照强
    (2)、非洲光伏发电装置少的原因是(     )
    A、气候恶劣,旱灾频发 B、矿产丰富,能源充足 C、资金短缺,技术落后 D、人口密集,土地紧张
  • 10、中老泰铁路(下图)加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联系。铁路建设者说:“中老泰铁路不是铺出来的,而是挖出来的、架出来的”。这反映铁路沿线地区(     )

    A、山河相间,地形崎岖 B、季风显著,旱涝多发 C、人口众多,城市密集 D、板块交界,地震频发
  • 11、聚落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下图聚落景观变化的本质是(     )

    A、规模更大 B、人口越来越多 C、服务业不断完善 D、劳动生产方式改变
  • 12、某校学生利用课间,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用同样大小的烧杯,放入等量水和沙子,将温度计放入同一深度,置于太阳下,观测温度变化(下图)。读实验记录表(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实验记录表

    介质

    温度

    时间

    沙子

    早上上课前(7:55)

    20℃

    中午午休(12:30)

    25℃

    30℃

    傍晚放学后(19:00)

    19℃

    16℃

    (1)、该实验探究的是(     )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类活动
    (2)、该实验结论可以解释(     )
    A、夏季,我国普遍高温 B、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大 C、青藏高原全年气温低 D、西北内陆气温年较差大
  • 13、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山顶观景平台的海拔可能是(     )
    A、300米 B、375米 C、400米 D、420米
    (2)、从山地风景区到观景平台,走路线①(     )
    A、一路向西 B、比②更省力 C、路程约240米 D、一路可见城际铁路
  •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竹子喜温喜湿,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地方,生长快、产量高,广泛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家具、竹炭等,埃塞俄比亚是非洲竹林面积最大的国家。近年来,中埃两国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埃塞俄比亚竹产业的快速发展,2022年,中国政府联合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行代塑”倡议,以推动各国减少塑料污染,图1为埃塞俄比亚地形图,图2为亚的斯亚贝巴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

    (1)、描述埃塞俄比亚的地形特征。
    (2)、简要分析亚的斯亚贝巴适宜竹子生长的气候条件。
    (3)、指出埃塞俄比亚发展竹产业的有利条件。
    (4)、说出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的意义。
  •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4月20日,“雪域之傲”敦煌-拉萨旅游专列正式开通,该专列需在格尔木换乘进藏列车。进藏列车上有许多独特的配置,如:供氧系统、车窗玻璃上的防紫外线贴膜等。图示意敦煌到拉萨旅游专列行程路线和敦煌光热发电站景观。

    (1)、说出敦煌和格尔木所在的省级政区简称。
    (2)、列举两例敦煌到拉萨旅游专列沿线景点。
    (3)、分别指出长江、黄河源头所在的山脉。
    (4)、说明在进藏列车上配置供氧系统的必要性。
    (5)、简析在敦煌建设光热发电站的有利自然条件。
  •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计算机、智能手机、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地图和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图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数字地图。

    (1)、要了解某地某时刻的人口分布情况,应选择的地图是(填图号),此时图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地方是 , 该地最可能是(公园/住宅)。
    (2)、图中显示要到达的目的地位于出发点的方向,有三条线路可到达该地,你选择哪一条?请说明理由
  • 17、2025年春节期间,我国各大博物馆迎来了参观热潮,尤其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技术加持下,沉睡的文物“活”了起来,“文博热”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依托于(     )
    A、广阔的市场 B、便捷的交通 C、充足的劳动力 D、先进的科技
    (2)、为保护博物馆里的重磅文物,当地政府应(     )
    A、加强安保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B、增加展览次数,满足观众需求 C、延长开放时间,方便观众参观 D、隐藏重磅文物,防止文物受损
    (3)、“文博热”(     )

    ①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关注②完全阻碍外来文化入侵,保护中华文化

    ③能够带动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发展④反映了人们对自然景观的关注度较低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 18、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盛大开幕。“一带一路”包含“陆地丝绸之路”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绵亘千年的古丝绸之路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丝绸之路经济带”依托铁路实现了将货物从中国连云港运输直达荷兰,完成“中欧联运”。相比以往的海路运输,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这条铁路线连接了A洋和B洋。
    (2)、海上丝绸之路途经的甲________海峡被称为“海上生命线”。
    (3)、“海上丝绸之路”经过的①大洲,其中南部地区主要为人种;从发展水平来看,此大洲的国家属于(发达/发展中)国家,我国与这些国家共建“一带一路”还可以被称为
  • 19、

    读图,探究亚欧大陆气候类型分布特点,归纳影响气候分布的主要因素。

       

    探究一:亚洲东部和南部气候分布

    (1)①、②、③为亚洲季风气候区,自南向北气候类型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

    探究二:亚欧大陆中纬度(北纬30°~60°之间)地区气候分布

    (2)中纬度大陆西岸有⑤、⑥两种气候,其中降水集中在冬季的是(填数字);大陆东岸为季风气候;大陆内部④为气候。

    探究三:高山高原地区的气候分布

    (3)图1⑦处气温比同纬度周边陆地明显偏低,主要影响因素是。气象工作者在图2B处(200米)测得的气温为14.8℃,若只考虑海拔因素,则C处的气温约为

  • 20、小华同学读完《海底两万里》之后,手绘了一幅“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图是“鹦鹉螺号”航行路线图及部分板块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鹦鹉螺”号从大洋①出发,最终到达大洲③
    (2)、“鹦鹉螺”号穿过了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②________。
    (3)、途中在④地中海处看到了海底火山喷发,它是位于地震带。图2中A地也是地震频发地带,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两地地震多发的原因:
    (4)、当“鹦鹉螺”号到达⑤南极大陆时,他们发现冰封的地下埋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这为魏格纳的________学说提供了有力证据。
上一页 216 217 218 219 220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