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人们建造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同学们查阅资料,制作了传统民居推介卡。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表中甲地的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数据,将下图补充完整。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1.8
—1.3
5.7
9.8
15.2
19.5
降水量/mm
92
92
119
142
137
227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3.5
24.5
19.9
12.9
6.9
1.3
降水量/mm
240
157
242
127
98
79
(2)根据资料,补充甲乙两地传统民居推介卡。
房屋结构
多层结构
建筑材质
木材和茅草
墙壁厚度
墙体较厚,便于防寒保暖
房屋特点
所在地区冬季气温①________ ,多降雪,屋顶如双手合掌,坡度较②________ ,有利于③________ 。
建筑材质:土坯
屋顶坡度:④________
墙壁厚度:墙体较厚,便于隔绝热气。
房屋特点:所在地区为⑤________ 气候(气候类型),全年气温较⑥________ ,年降水量小,房屋门窗较⑦________ ,有隔热,防沙的效果。
(3)下图为丙、丁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从丙、丁两地中任选一地,结合气候对传统民居的影响,绘制该地的传统民居简图,并从地理视角进行简要说明。
要求:图文结合,从屋顶坡度、门窗大小、建筑材质、墙壁厚度等角度中至少选择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
2、
每年10月到11月是寻秋观叶的好时间,同学们寻秋植、观秋叶、赏秋景,探索大自然的秋日魔法秘籍。左图为某地区分层设色地形图,右图为该地区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同学们根据资料,分成三组,选择了不同的目的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攻略。
我们选择A地
(1)这里海拔多在500米(以上/以下),是宽阔、平缓的高地,属于(地形类型)。这里天高云淡,宛如金黄的画卷。
我们选择B地
(2)这里地表起伏很大,坡度较 , 沟谷幽深,是(地形类型),海拔最高处大约米,是欣赏层林尽染美景的最佳观景地。
(3)到达B地后,从停车场出发有甲、乙两条登山路线,其中攀登比较省力的是路线,原因是。
(4)B地的观景台中,①观景台的经纬度为 , 40°50'N,(填序号)观景台在陡崖东侧,站在①观景台(能/不能)看到③观景台。
我们选择C地
(5)C地的海拔在200米以下,平坦开阔,起伏 , 是(地形类型)。在这里赏秋叶的优势有。
-
3、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人发现自然规律、尊重和运用自然规律进行生产生活的“天人合一”思想。北京某中学地理小组开展了“二十四节气知多少”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二十四节气溯源
我国古人发现不同季节太阳的高度不同,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圭表测量和记录正午日影长度,确定了二十四节气。左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右图为圭表测影示意图。
(1)地理小组利用圭表开展了为期一年的日影测量活动,发现圭表正午的影子在一年内有规律的变化,冬至这一天影子最 , 之后影子越来越。
二十四节气划分与名称表征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与地球公转密切相关。下图为地理小组利用灯泡和地球仪模拟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
(2)同学们演示地球公转时,保持地轴是倾斜的,且空间指向(变化/不变),让地球仪围绕灯泡按照方向转动。当地球仪演示到上图中乙处时,太阳直射(纬线),此时为北半球的(节气)。下列现象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有(双项选择)
A.时间差异 B.四季变化 C.太阳东升西落 D.昼夜长短变化
(3)二十四节气的名称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节气名称中有“春”“夏”“秋”“冬”的属于季节类,如:(举一例即可);有“寒”“暑”“雨”“雪”“霜”“露”的属于气候类,如:(举一例即可);反映植物生长、动物活动的属于物候类,如惊蛰等。
二十四节气与农事
(4)节气的名称和农事活动密切相关。例如“谷雨”指谷类作物进入成苗期,降雨增多对其生长有利,即雨生百谷的意思。与节气有关的谚语也对农事活动有指导作用,例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说明。
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5)请从二十四节气中任选一个节气,举例说明该节气的典型饮食、习俗等,并从地理视角说明其原因。
举例:清明节气,踏青习俗,体现了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的自然景象。
。
-
4、2024年11月15日,随着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从重庆开出,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取得亮眼成绩单。下图为中欧班列部分运行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中欧班列( )A、是重要的陆路运输新通道 B、向东到达荷兰的鹿特丹港 C、途经亚洲、非洲、欧洲和北美洲 D、从二连浩特口岸进入哈萨克斯坦(2)、中欧班列的开通( )
①促进国际经贸合作②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③改变沿线国家气候的特征④使沿线国家经济水平一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5、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衡,有的地区人口稠密,有的地区人口稀疏。下图为世界人口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人口稠密区主要位于( )
①沿海地区②中低纬度地区③高原地区④中高纬度地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甲地人口稀疏的原因是( )A、大河源头,地势平坦 B、气候湿热,森林茂密 C、气候炎热,沙漠广布 D、海拔较高,空气稀薄(3)、当前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说明( )A、各国人口政策调节作用显著 B、人口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大 C、中高纬度地区人口快速流动 D、人口分布仅受语言、文化影响 -
6、天气预报是人们了解天气、计划出行的重要工具。某校同学们来到气象局开展“探索气象奥秘·感受自然魅力”的主题活动。下图为2024年11月13日—19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在气象台,同学们根据天气预报可知( )A、周三是气温最高的一天 B、周四是晴天,当天温差达11℃ C、周五是阴天,伴有西南风 D、周六将迎来大幅度的降温降雪(2)、通过阅读资料卡,同学们了解到与传统的看云、辨风、识天象相比,卫星云图可以( )
①提高预报的精度和准确度②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
③更准确观测云的变化趋势④广泛应用于气象防灾减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在气象服务中心,同学们根据18日的天气预报,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出建议合理的是( )A、注意添衣保暖,预防感冒 B、船舶回港避风,加固港口 C、停止高空作业,加强安检 D、车辆注意大雾,减速慢行 -
7、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逢春节前后,人们会围绕着辞旧迎新、祈福纳祥的主题欢庆佳节。左图为世界局部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右图为哈尔滨和曼谷的人们庆祝春节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阅读左图可知,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气温自南向北逐渐升高 B、海洋上气温分布比陆地复杂 C、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D、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2)、人们在哈尔滨和曼谷庆祝春节时穿衣风格不同,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半球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 D、纬度位置
-
8、我国独立研制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左图为世界板块及主要海沟分布图,右图为海底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左图中( )A、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地球表层大致由七大板块组成 C、海洋是连续的,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非洲板块仅包括非洲大陆和大西洋(2)、海沟( )A、所在地区地壳稳定 B、多位于板块交界处 C、均位于亚欧大陆边缘 D、主要分布在板块内部(3)、结合图可知,“奋斗者”号成功坐底的马里亚纳海沟( )A、是洋底地势最低的深沟 B、位于印度洋板块的内部 C、水深较浅,地势变化平缓 D、是太平洋中部的巨大海岭
-
9、北京中轴线纵贯老城南北,见证了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同学们相约打卡中轴线。图(a)为中轴线局部示意图,图(b)为天安门到午门的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出发前,同学们需要( )
①查询天气做好出行准备②利用交通图确定鼓楼高度
③阅读史料了解古都文化④使用电子地图规划路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图(b)中天安门到午门的图上距离约5.3厘米。同学们从天安门到午门游览时,需要步行约( )A、53米 B、100米 C、530米 D、5300米(3)、同学们站在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向北远望,映入眼帘的是( )A、历史悠久的先农坛 B、金碧辉煌的故宫 C、高大宽阔的正阳门 D、古韵悠扬的鼓楼 -
10、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保护海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下图是海洋与人类生产生活的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关于海洋对人类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海洋是目前人们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②海上交通线促进世界各地的物资交流
③海洋为人类提供了渔盐之利、能量之源④海洋为人类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为合理开发和保护海洋,我们应该( )A、最大限度开采海洋资源 B、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 C、全面禁止海洋旅游开发 D、鼓励大面积围海造陆 -
11、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结束了192天的“太空出差”任务,带回了珍贵的“太空特产”——约34.6公斤重的科学实验样品。下图为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的地球照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借助航天员在“太空出差”时拍摄的照片,可以推测出地球( )A、陆地和海洋的面积 B、形状是球体 C、沿着椭圆轨道自转 D、有倾斜的地轴(2)、对“太空特产”的研究能够( )
①推动我国空间科学技术的发展②彻底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的问题
③了解人类所在宇宙环境的奥秘④为人类认识宇宙演变积累数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2、看我国山脉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①是山脉,其南侧的地形区A是。(2)、山脉②位于我国第、级阶梯的分界线上。(3)、B是平原。
-
13、读图“我国人口密度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人口的地理分界线是黑龙江省的A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一线。(2)、从图中可以读出,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两个省区是和。(3)、简述我国人口东部密集的原因。(至少答2点)
-
14、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特别行政区:A特别行政区,B特别行政区。(2)、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云南省、C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3)、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D海峡。(4)、与我国最大的岛屿隔海相望的省份:N省的简称。
-
15、我国幅员辽阔,读“中国疆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我国陆地面积约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2)、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C是 , 东部濒临的大洋是。(3)、钓鱼岛位于③海,黄岩岛位于④海。
-
16、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特色。从事平面设计工作的一位设计师,用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为上海市、重庆市、台湾省和云南省设计了不同的“福”字。读图,下列四幅图与省级行政区全称、简称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甲一上海市一渝 B、乙一台湾省一台 C、丙一云南省一滇 D、丁一重庆市一沪
-
17、“一唱雄鸡天下白”,我国的版图形状像一只骄傲的雄鸡,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结合图,完成下面小题。(1)、“它屹立在亚洲之东,太平洋以西”,这句话描述的是我国的( )A、半球位置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邻国位置(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 )A、热带 B、北寒带 C、北温带 D、南温带(3)、“雄鸡的头顶”位于( )A、新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 C、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漠河市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4)、当黑龙江冰天雪地时,海南岛四季如夏,两地景观差异如此之大的原因是( )A、南北跨纬度广 B、东西跨经度广 C、地势高低起伏 D、距海远近不同
-
18、莲藕是水生植物,横生于湖塘的浅滩淤泥中,喜温,食用和药用价值高。莲藕在我国种栽面积已达600万亩以上,江苏、湖北、河南、河北、江西、浙江、山东、广东等地都有种栽,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栽面积大,产量高、质量优。读“长江中下游平原位置”图(图左)和“武汉市气候直方”图(图右),完成下面小题。(1)、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莲藕种栽省区(简称)有( )A、豫、鄂、苏、赣 B、鄂、苏、赣、浙 C、鲁、豫、鄂、赣 D、粤、苏、浙、鄂(2)、长江中下游平原盛产莲藕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①河湖众多,水域面积广 ②水陆交通便利
③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生长 ④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19、读我国36°N地势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①是( )A、巫山 B、太行山脉 C、雪峰山 D、祁连山脉(2)、图中反映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北高南低 C、东高西低 D、西高东低(3)、下列关于我国地势优越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西高东低,高山、高原均分布在东部 B、呈阶梯状分布,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C、地势向海洋倾斜,利于形成降水 D、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东西交通,促进了沿海和内陆的经济联系
-
2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和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B、位于亚洲东部、大西洋西岸 C、主要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和寒带 D、邻国众多,海岸线漫长,是海陆兼备的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