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结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班建了“地理之家”微信群,某天群友翱翔在群内说:“暑假我去了内蒙古自治区,在游玩中发现内蒙古自治区人烟稀少。我国人口到底哪里多,哪里少呢?”请你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20年,我国人口居世界首位,但是分布不均匀,沿黑龙江省的A和云南省的B一线,两侧人口分布差异较大,人口分布特点是。(2)、图中人口密度比内蒙古自治区还小,人口密度在10人/千米²以下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分别是和。 -
2、截止2024年3月18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近10年,累计输水62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近1亿人,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读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途经地区的主要地形特点是( )A、平原为主,地势平坦 B、地表破碎,沟壑纵横 C、起伏大,多戈壁、沙漠 D、山岭广布,多雪山冰川(2)、一年中华北地区最急需输水的时段通常是( )A、1~3月 B、4~6月 C、7~9月 D、10~12月(3)、关于该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解决东北地区冬季冷湿缺水的问题 B、解决江淮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的问题 C、解决华北地区生产生活严重缺水的问题 D、缓解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短缺
-
3、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地生育。从1971年的“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到1982年的“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从2013年启动“单独二孩”政策、2015年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到2021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三个孩子。我国的生育政策在半个世纪中不断调整。读近年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曲线和出生人数柱状图,完成下面小题。(1)、按照日前我国的人口发展趋势,我国未来最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国防兵源不足 B、就业压力加大 C、交通拥堵加剧 D、环境污染加剧(2)、日前我国实施“三孩”政策主要是为了( )A、减少人口数量 B、降低人口出生率 C、缓解人口老龄化 D、减慢人口增长速度(3)、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政策只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②人口政策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③人口发展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④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相适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4、读“中国部分城市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和“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面对①、②、③三个城市气候特征比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个城市冬季都很寒冷 B、三个城市中,③城市降水量最多 C、三个城市都具有雨热同期的特征 D、三个城市中,②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2)、“中国局部地区某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反映了所示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A、冬季南北温差大 B、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C、夏季气温从东向西逐渐降低 D、夏季气温从北向南逐渐降低(3)、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位置与图中甲、乙、丙三地对应,那么下列配对正确的是( )A、①—甲;②—乙;③—丙 B、①—乙;②—丙;③—甲 C、①—丙;②—乙;③—甲 D、①—丙;②—甲;③—乙
-
5、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以下古诗词中提到的山脉与图中序号对应正确的是( )A、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①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② C、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③ D、飞趁昆仑山上去,须臾化作一天云。---④(2)、图中组成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的山脉是( )A、①⑦⑨② B、③⑦⑩ C、⑤④②⑥ D、⑧④⑪(3)、中央电视台“绿水青山看中国”的节目中多次提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使“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前提条件是( )A、开采出山中的金银矿 B、保护好山区生态环境 C、将山区人口迁移到平原地带 D、全面禁伐树木,以保护环境
-
6、“漫步中国”专辑,其中一条漫步路线是走“胡线”(即“胡焕庸线”),该路线分为四个地段:东北段(于林草交汇处穿行)、山西段(混搭的历史舞台)、陕西段(古老的地名串起乡情),西南钱(寻找人与自然的多样性),读“胡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主要表现为( )A、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B、干旱地区人口密度大 C、平原地区人口密度小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2)、走“胡线”的四个地段区域差异显著,其中最能体现“民族百花园”的地段是( )A、东北段 B、山西段 C、陕西段 D、西南段(3)、我国自然景观差异明显,民族文化丰富多彩。下列信息搭配正确的是( )A、东北段--听侗族大歌 B、山西段--参加展佛,赛牦牛 C、陕西段--在草原上赛马、摔跤 D、西南段--感受泼水节
-
7、长江在湖北枝城到湖南城陵矶河段称为荆江,易发生洪涝灾害。左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图右为荆江治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示荆江河段位于长江的( )A、上游 B、中游 C、下游 D、入海口(2)、荆江河段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河道弯曲,水流不畅 B、落差较大,水流湍急 C、结冰期长,易发凌汛 D、全年多雨,降水丰富(3)、下列防治荆江河段洪涝灾害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固堤防 B、裁弯取直 C、围湖造田 D、建蓄洪区
-
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学习世界气候
气候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要素,某中学地理课堂开展世界气候主题学习活动。图1是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图2为四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发现分布规律】
(1)读图1可知,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主要分布有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四种气候类型,它们的共同特征是。
【判读气候特征】
(2)图2中气候类型B与C相比,B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少,造成二者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分析气候影响】
葡萄喜光,不耐寒,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左右,春季需水量多、夏季需水量少。
(3)图2中最适宜种植葡萄的气候类型名称是 , 其特征是。
-
9、根据联合国最新预测,全球人口数量可能在2030年增长到85亿,在2050年增长到97亿。下面是不同海拔人口分布示意图、不同纬度人口分布示意图、世界人口密度示意图,据此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读上图,从地形和纬度两方面分析,A、B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2)、图中①地区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④区域平原面积广大,却人口稀疏,主要原因是。(3)、平原是人口集中的最理想场所,而墨西哥的人口却集中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墨西哥高原上,结合墨西哥位置示意图及等高线图,分析其主要的自然原因:。
-
10、我国东南沿海某中学组织同学们到附近郊区开展研学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活动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探究问题。(1)、同学们发现图中规模最大的村庄是。说出其规模最大的原因:。(2)、有同学认为吴村可能更容易受到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原因是吴村所在的地形部位为。(3)、同学们发现A地种植了橘子、橙子、柚子等果树,发展了农业观光采摘项目。请说出发展该项目的好处:。(4)、除了农业观光采摘,该区域还可以发展哪些旅游项目:。
-
11、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成为现代生活的时尚。某中学地理社团在暑假进行了环球网上模拟旅游。右图是他们确定的旅游线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旅途中经过亚洲和非洲的分界B是 , C为洋,D为洲。(2)、现代测量表明,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地中海在不断(填“扩大”或“缩小”)。(3)、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和地震,有“火山国”之称,原因是。 -
12、北京时间2023年8月10日12时03分,谷神星一号遥七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7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观察图1,甲在乙的方向。(2)、该火箭发射当天,甲、乙、丙三地中日出最早的是地,三地日出的时间不同,是由地球(填“自转”或“公转”)运动产生的。(3)、图2中正确表示地球公转方向的是(填“A”或“B”)。(4)、该火箭发射当天,地球运行至图2中公转轨道的(填序号)之间,南极点附近地区出现(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
13、读《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澳大利亚是RCEP成员国之一,该国的居民以( )A、白种人为主 B、黄种人为主 C、黑种人为主 D、混血人种为主(2)、泰国和中国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在国际中被称为( )A、“南北对话” B、经济全球化 C、“南南合作” D、互惠互利(3)、图中成员国,属于发达国家的有( )
①中国②日本③澳大利亚④缅甸⑤菲律宾⑥新西兰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③⑥ -
14、读某村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下面小题。(1)、有关该村落形成与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地规模不断变大 B、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C、村落仅沿河流扩展 D、公路运输越来越发达(2)、世界上很多城镇都分布在河流沿岸,这是因为河流沿岸能为城镇发展提供( )
①便利的交通②丰富的矿产③丰富的物产④充足的水源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5、下图为北极航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商船从大连出发走北极航线到荷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途经太平洋、马六甲海峡、北冰洋、大西洋 B、途经热带、北温带、北寒带 C、起止地区人口稠密 D、北冰洋被亚、欧、非三洲环绕(2)、下列关于北极航线沿途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以黄种人为主,美国印第安人是黄种人 B、韩国人大多信仰基督教,挪威人大多信仰佛教 C、德国人普遍使用英语,俄罗斯人普遍使用俄语 D、欧洲位于亚欧板块,北冰洋位于北冰洋板块
-
16、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不同地区人口密度差异很大。读世界人口分布密度图,完成下面小题。(1)、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位于( )
①非洲北部地区②北美洲东部地区③欧洲西部地区④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南极洲成为“无人定居区”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崎岖 B、气候酷寒 C、极端炎热 D、水源短缺(3)、一个地区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主要取决于当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一个地区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问题,如图,a地区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A、养老负担加重 B、交通严重拥堵 C、资源异常短缺 D、环境污染加剧 -
17、天气对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有很大影响,我们每天在电视和手机上都能看到天气预报,它可以用以指导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1)、[跨学科整合]下列诗句中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2)、假如看到明天天气预报中出现“
”天气符号,那么明天早上出门应该( )
A、带雨伞以防下雨 B、添衣保暖 C、戴口罩防沙尘 D、戴太阳帽防晒 -
18、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图为地球仪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 )A、(30°N,30°W) B、(30°N,30°E) C、(30°S,30°W) D、(30°S,30°E)(2)、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极圈上 B、位于甲点西南方 C、位于西半球 D、位于北半球
-
19、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已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近年来,环渤海经济?新建了多条高速铁路,经过区域以沿海平原为主,人多地少,全线规划以桥代路为主。如图为环渤海经济圈示意图。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环省海经济圈内分布着我国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A工业基地,B工业基地。(2)、A、B工业基地的共同特点是矿产资源(丰富、匮乏),濒临海。(3)、连接A、B工业基地的铁路线是线。(4)、B工业基地位于省。(5)、分析环渤海高铁全线以桥代路为主的原因:。
-
20、读我国局部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下列铁路线的名称:②线,③线。(2)、图中⑤铁路线的名称是线,它与京广线的交会城市为。(3)、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单选)A、甲——发展淡水养殖业为主 B、乙——发展种植业、渔业为主 C、丙——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