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 每年的2月初,海南琼海油菜田中的油菜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丙酯草醚是我国科研人员研发的一种新型油菜田除草剂,其具有高效、低毒、环境相容性好等优点。为探究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研究人员以洋葱根尖为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发现,经丙酯草醚处理后,洋葱根尖分生区组织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能进行连续的有丝分裂,具有细胞周期 B、该实验中,装片的制作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 C、丙酯草醚通过抑制DNA复制而使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数目增多 D、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处于分裂末期的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并逐渐形成细胞壁
  • 2、 下列关于遗传科学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梅塞尔森和斯塔尔探究DNA的复制方式,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同位素标记技术 B、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实验中,用玻璃棒搅拌以促进噬菌体外壳与细菌充分接触 C、沃森和克里克运用概念模型构建法和X射线衍射技术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艾弗里的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控制遵循了“加法原理”
  • 3、 选择合理实验材料和科学方法是科学家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选项

    科学家

    主要成就

    实验材料

    科学方法

    A

    孟德尔

    孟德尔遗传规律

    豌豆

    假说—演绎法

    B

    摩尔根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果蝇

    完全归纳法

    C

    卡尔文

    光合作用暗反应(卡尔文循环)

    大肠杆菌

    同位素标记法

    D

    梅塞尔森

    DNA半保留复制

    小球藻

    离心法

    A、A B、B C、C D、D
  • 4、 如图为性染色体X、Y的结构示意图,图中Ⅰ片段表示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同源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图中Ⅱ-1、Ⅱ-2片段表示X、Y染色体的非同源部分,非同源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下列关于控制某动物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Ⅱ-1片段上,则该种动物的基因型有3种 B、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片段Ⅰ上,则该种动物的基因型有7种 C、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片段Ⅰ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A与a不会发生互换 D、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片段Ⅰ上,杂交后代的性状不与性别相关联
  • 5、 果蝇的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WXw , 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wY B、F1全为红眼果蝇,F2出现性状分离 C、F2白眼果蝇中既有雌性,又有雄性 D、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 6、 如图是果蝇的一个精原细胞(为性母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分子数的变化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精原细胞经历了一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B、cd段和gh段染色体数目都相等 C、gh段都存在染色单体 D、最后形成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 7、 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精子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此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
  • 8、 D、d和T、t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两对相对性状。若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得到F1的基因型为DdTt,F1自交得到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1能产生D、d、T、t 4种配子 B、F1自交时,雌、雄配子有9种结合方式 C、F2中与亲本表现型不同的个体占3/8 D、F2中双显性状子代中,杂合子占8/9
  • 9、 下列对遗传学中的一些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狗的长毛和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B、表现型相同,基因型可能不同 C、性状分离是指后代出现不同基因型的现象 D、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10、 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可增加细胞的种类,分化程度高的细胞全能性更易表现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被清除的过程是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 C、人的成熟红细胞可进行无丝分裂,分裂过程中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 D、出现白头发是因为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黑色素合成减少
  • 11、 研究发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分离酶抑制蛋白(Securin)会与分离酶形成复合物。当有丝分裂进行到相应时期时,Securin降解,分离酶释放出来,后者通过切割粘连蛋白复合物触发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据此推测,分离酶具有较高的活性是在有丝分裂的(    )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末期
  • 12、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黑腹果蝇翅形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性状由B、b控制。现有两组纯合的亲本杂交实验结果如下:

    组别

    亲本组合

    F1表现型及个体数

    实验①

    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长翅红眼♀(920):长翅红眼♂(927)

    实验②

    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长翅红眼♀(930):长翅白眼♂(926):长翅白眼♀(1)

    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实验①与实验②可判断残翅性状是性状,控制眼色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理论上预期实验①的F2基因型共有种,其中长翅红眼纯合子的基因型有 , 雌性个体中表现型为残翅红眼的概率为 , 雄性的个体中表现型为长翅白眼的概率为
    (3)、实验②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可育白眼雌蝇,有人分析果蝇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也可能是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出现XXY个体。请设计实验探究果蝇产生的原因。

    ①杂交组合:

    ②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

  • 13、 茄子是雌雄同株单性花(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的植物,也是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茄子的花色(A/a)、果皮颜色(B/b和D/d)是茄子选种育种的关键性状。为研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选用P1、P2纯合体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亲本杂交

    F1表型

    F2表型及数量(株)

    实验1

    P1(白花)×P2(紫花)

    紫花

    紫花(84)、白花(26)

    实验2

    P1(白果皮)×P2(紫果皮)

    紫果皮

    紫果皮(83)、绿果皮(21)、白果皮(7)

    (1)、为了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实验中需要对作为母本的雌花进行
    (2)、由实验1可知,F2紫花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数约为株;若将F2紫花全部种植于自然环境下随机传粉、授粉,则后代为紫花的概率是
    (3)、已知B基因能抑制D基因的表达,当B基因和D基因同时存在时,果皮表现为紫色。由实验2结果可知,果皮颜色的遗传符合定律,F2紫果皮中杂合子的概率是;若F2的某紫果皮植株与白果皮植株杂交,其子代表现为紫果皮、绿果皮和白果皮且数量比为2∶1∶1,则该紫果皮的基因型为
  • 14、 袁隆平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1970年,袁隆平科研团队在海南发现了一株花粉败育、雌性可育的野生水稻,并将这一品系的水稻命名为“野败”,从而实现了杂交水稻三系配套,育成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等优点的强势杂交水稻。经研究发现,水稻雄配子的可育与不育是一对相对性状,是由细胞核基因(R、r)和细胞质基因(N、S)共同控制,只有基因型为S(r)的水稻表现为雄性不育,受精卵的细胞质基因由卵细胞提供。现有水稻“三系”甲、乙、丙三个纯合品系,相关信息如表所示(水稻雌配子的育性与上述基因无关,都是可育的)。

    品系

    基因型

    育性

    甲(雄性不育系)

    S(rr)

    所产雄配子不育

    乙(雄性不育保持系)

    N(rr)

    所产雄配子可育

    丙(雄性不育恢复系)

    N(RR)

    所产雄配子可育

    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N、S(填“遵循”或“不遵循”)分离定律,原因是
    (2)、结合以上材料,写出生产杂交水稻S(Rr)的亲本基因型:父本 , 母本
    (3)、“海水稻”具有很强的耐盐性,假设其耐盐性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B/b)控制,含有两个不同显性基因(A_B_)具耐盐性,其余均不具耐盐性。现有各种不耐盐的纯合品系,为验证假设,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

    实验思路:

    预期结果:

  • 15、 下图为某植物(雌雄同株;2n=24,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回答问题:

    (1)、将捣碎的花药置于载玻片上,滴加染色1~2min,制成临时装片。在光学显微镜下可通过观察细胞中染色体的来判断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
    (2)、图丙一个细胞中染色体有条,核DNA分子有个,此时一个细胞内有对同源染色体。
    (3)、若图戊中的一个细胞基因组成是Ab(不考虑染色体互换和基因突变),则另外三个细胞的基因组成是
    (4)、若该植物的基因A和a均可被荧光标记为绿色(基因B和b不被标记),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图甲中的细胞有个绿色荧光点。
  • 16、 摩尔根通过研究果蝇的实验证明了萨顿假说,之后果蝇也作为“模式生物”进入科学家的视野。果蝇的眼色有红眼和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两只红眼果蝇交配,F1表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运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果蝇为什么是适合进行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答出两点即可)
    (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常)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
    (3)、亲本果蝇的基因型是 , F1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
    (4)、图表示的是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该果蝇产生的正常生殖细胞中有条染色体。
    (5)、果蝇的眼色遗传遵循基因的定律,摩尔根和孟德尔一样,都采用了法。
  • 17、 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a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如表信息可预测,如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


    AA

    Aa

    aa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1/4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4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0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1/8
  • 18、 如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病系谱图,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和丁所示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可能相同 B、乙是四家系中最可能表示红绿色盲遗传的 C、丙中所示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D、丁中夫妇再生一个正常女儿的概率为1/4
  • 19、 丙酯草醚是一种除草剂。研究者利用洋葱根尖作为材料,开展了丙酯草醚对植物细胞分裂影响的实验研究,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部分细胞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根尖分生区细胞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滴加丙酯草醚进行观察 B、图中甲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此时期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 C、图中乙箭头所指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D、在分裂期的细胞中,若中期细胞数比例增加,则丙酯草醚抑制了着丝粒的分裂
  • 20、 有一对夫妇,女方的父亲患红绿色盲,本人患白化病;男方的母亲患白化病,本人正常,预计他们的子女同时患两种病的概率是(    )
    A、1/2 B、1/8 C、3/8 D、1/4
上一页 691 692 693 694 69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