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家通过比较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氨基酸序列的差异,并由此推测生物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这属于进化的(       )
    A、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分子水平的证据
  • 2、航天育种利用太空中的特殊环境诱导作物种子基因发生突变,然后在地面选择优良的品种进行培育,最后得到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太空环境可提高小麦种子的突变率 B、产生的新表型不一定能够稳定遗传 C、发生变异的作物种子一定能获得预期的优良性状 D、该育种方式能得到其他育种方式难以获得的罕见基因
  • 3、DNA甲基化发生于DNA的CG序列密集区,可以导致基因不能转录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甲基化一定对生物体不利 B、DNA甲基化水平异常可以遗传给下一代 C、吸烟会导致精子中的DNA甲基化水平明显升高从而引发基因突变 D、基因的转录受阻可能是该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发生甲基化后无法与RNA聚合酶结合
  • 4、真核细胞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有很多相似之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催化氢键断裂反应 B、两者都以DNA单链为模板 C、两者都只在细胞核内催化反应 D、两者都以脱氧核苷酸为催化的底物
  • 5、某种单基因遗传病(S病)患者常表现为行走不稳、眼球震颤,多在成年发病。下图为S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该家族中正常个体的基因型均相同 C、1的致病基因可能传给Ⅲ2 D、2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后代患病概率为3/4
  • 6、DNA双螺旋结构在一定温度下会解旋成单链,这个过程称为DNA变性。下图是DNA热变性曲线图。吸光度增加到最大值一半时的温度叫做DNA的熔点,用Tm表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双螺旋DNA中的碱基堆积可能降低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 B、DNA变性与DNA水解破坏相同的键 C、Tm与DNA分子中G+C含量呈正相关 D、Tm相同的两个DNA分子G+C数量不一定相同
  • 7、矮牵牛花器官大而显著,花朵大小变异丰富,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有研究者将大花自交系W与中花矮牵牛S26为材料进行杂交,F1群体均为大花,F1自交,F2群体出现花径大小分离,其中大花102株,中花36株。已知矮牵牛W×S26组合的花大小遗传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据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矮牵牛大花为显性性状,中花为隐性性状 B、亲本矮牵牛W与S26两个个体均为纯合品系 C、理论上,F2大花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约有24株 D、F1大花植株和中花矮牵牛S26回交,所得后代花径分离比接近1:1
  • 8、体外研究发现,高糖会引起内皮细胞、肾系膜细胞、前脂肪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提前衰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所有基因的表达均受限制 B、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变大 C、细胞衰老时,结合水比重减少,细胞代谢变慢 D、高糖可能通过加速端粒伸长来加快细胞衰老
  • 9、胃酸指的是胃液中的盐酸(HCl),如图是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注:质子泵转运离子时,位于顶端膜上的K+通道和Cl-通道同时开放

    A、胃壁细胞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 B、胃壁细胞分泌H+的方式为协助扩散 C、胃壁细胞分泌Cl-时会出现对应转运蛋白的磷酸化 D、胃壁细胞分泌Cl-时Cl-要先与对应转运蛋白的特定部位结合才能转运
  • 10、下列实验材料和试剂,能达到实验目的的选项是(       )

    选项

    实验材料和试剂

    实验目的

    A

    蔗糖酶、蔗糖、淀粉酶、斐林试剂

    证明酶的专一性

    B

    过氧化氢溶液、肝脏研磨液、蒸馏水

    证明酶的高效性

    C

    胃蛋白酶、蛋白块、三种pH的缓冲溶液(pH为2、7、11)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D

    唾液淀粉酶、淀粉、三种温度的缓冲溶液(0℃、37℃、100℃),斐林试剂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A、A B、B C、C D、D
  • 11、根毛细胞是根表皮细胞的管状突起,位于根尖成熟区。下列关于根毛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根毛细胞观察质壁分离时,应将光圈适当调小 B、可用醋酸洋红液对根毛细胞进行染色,来观察染色体 C、根毛细胞无叶绿体,故该细胞合成ATP的场所为线粒体 D、根毛细胞和大肠杆菌共有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 12、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重要细胞器,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大约95%来自线粒体。
    (1)、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两层膜的主要成分是在(填细胞器)中直接合成的,线粒体中可合成ATP的部位是
    (2)、线粒体可在细胞中移动和增殖,为探究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增殖方式,实验小组用脉孢菌为实验材料,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步骤如下:将脉孢菌在加入3H—胆碱(胆碱是磷脂的组成成分)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使亲代脉孢菌线粒体被3H标记,一段时间后移入到没有3H标记的培养基中培养,定时取样做放射自显影。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生长几代后的细胞中 , 可认为子代线粒体是由亲代线粒体分裂而来增殖的。

    ②若生长几代后的细胞中 , 可判断线粒体可能不是通过亲代线粒体分裂来增殖的。

    (3)、细胞长时间缺氧会导致线粒体受损,受损的线粒体需及时清理来维持细胞内的稳态。受损线粒体可通过进入迁移体(细胞在迁移中形成的一种囊泡结构)而被释放到细胞外,即“线粒体胞吐”。为研究受损线粒体进入迁移体的机制,科研人员利用红色荧光标记线粒体,用药物C处理细胞使线粒体受损。

    ①真核细胞内的锚定并支撑着细胞器,与细胞器在细胞内的运输有关。

    ②为研究D蛋白和K蛋白在线粒体胞吐中的作用,对红色荧光标记了线粒体的细胞进行相应操作,检测迁移体中的红色荧光,操作及结果如图1和2。

       

    图1结果表明,K蛋白

    图2结果表明

  • 13、CRISPR-Cas12a系统是第二类用于编辑哺乳动物基因组的CRISPR-Cas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crRNA和Cas12a蛋白两部分,crRNA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特定的DNA序列,从而引导Cas12a蛋白到相应位置剪切DNA。某科研团队基于CRISPR-Cas12a系统对宫颈癌细胞中的KIFC1基因进行敲除,来探讨KIFCI基因在宫颈癌细胞中的功能及对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影响。
    (1)、在CRISPR-Cas12a系统中,crRNA的序列与目的基因特定碱基序列部分结合,结合区域最多含种核苷酸;细菌细胞中的也能起到类似Cas12a蛋白的作用。若要将KIFCI基因从目标DNA上剪切下来,需要设计种crRNA。
    (2)、为保证目的基因与PX458质粒正确连接,在扩增目的基因时,应在引物端加入相应的限制酶序列,其中P1的碱基序列为5'3'(写出前9个碱基)。采用PCR技术对一个DNA进行扩增时,第n次循环共需要引物个。
    (3)、在目的基因与PX458质粒连接时,可用(填“E.coliDNA连接酶”或“T4DNA连接酶”)进行连接。
    (4)、将crRNA-Cas12a重组载体成功转染至HeLa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中KIFCl蛋白表达量如图2所示,细胞数目的变化如图3所示,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判断依据是

  • 14、蛋白质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被比喻为一种“分子开关”,“分子开关”的机理如图所示,形成有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磷酸化的过程,即“开”的过程,形成无活性的蛋白质是一个去磷酸化的过程,即“关” 的过程。下列有关“分子开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呼吸产生的 ATP 可以用于分子开关中蛋白质的磷酸化过程 B、分子开关可能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来实现“开”和“关”的 C、蛋白质去磷酸化过程是一个放能反应的过程、释放的能量有一部分可用于合成 ATP D、蛋白质磷酸化过程是一个吸能反应,与 ATP 的合成相联系
  • 15、底物浓度酶促反应速率曲线如图甲所示,低底物浓度时,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增加而增加(一级反应),高底物浓度时,随底物浓度增加酶促反应速率几乎不再改变(零级反应)。米氏方程(见图乙所示)可用于描述该过程,其中v是酶促反应速率,Vmax是底物过量时的最大反应速率,[S]是底物浓度,Km是米氏常数,数值为酶促反应速率为最大反应速率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Km值的大小受温度和pH的影响 B、Km值越大,酶和底物的亲和力越大 C、加入竞争性抑制剂之后,Km不变,Vmax变小 D、底物浓度低时,米氏方程约为v=VmaxSKm , 呈现一级反应
  • 16、动物体内棕色脂肪细胞含有大量线粒体。研究发现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Ca2+参与调控线粒体基质内的代谢过程,H+可以通过F0-F1和UCP2蛋白进行跨膜运输,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2+进入内质网消耗的ATP来自于细胞呼吸 B、Ca2+在线粒体中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 C、H+顺浓度梯度通过F0-F1和UCP2蛋白进行跨膜运输 D、线粒体双层膜结构上均存在F0-F1和UCP2蛋白
  • 17、化学物质2,4—二硝基苯酚(DNP) 可以作为H+载体影响线粒体利用ATP 合成酶合成ATP 的过程,此过程能抑制线粒体内膜合成ATP,但不影响此NADH与O2的结合以及能量的释放。在线粒体膜间隙 DNP 以DNP-形式与H+结合形成DNP,DNP 穿过线粒体内膜进入线粒体基质,在线粒体基质 DNP 可以解离为DNP-和H+ , 有关生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施加DNP会导致有氧呼吸ATP的合成量减少 B、施加DNP会导致有氧呼吸的水分合成减少 C、H+通过ATP合成酶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D、ATP合成酶利用H+的浓度梯度合成ATP
  • 18、单分子荧光测序技术原理如图所示。某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dNTP)提供一个相应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DNA子链上的同时,会产生一分子的焦磷酸(PPi),一分子的PPi可以通过一系列反应使荧光素发出一次荧光,通过检测荧光的有无可推测模板链上相应位点的碱基种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测序过程中dNTP不能为反应提供能量 B、单分子荧光测序需要在DNA复制过程中进行 C、测序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同时加入4种dNTP D、利用该技术测序时可能会连续多次出现荧光现象
  • 19、下图为酵母菌线粒体内的部分呼吸链,这些按特定顺序排列的蛋白质,被称为呼吸链的成员。前面的成员接受电子,又传递给下一个成员,同时将H+泵出到膜间隙。在电子传递的过程中,有机物逐步释放能量,并将其中的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分子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I、Ⅱ、Ⅲ会使线粒体内膜形成外高内低的H+浓度差 B、图中NADH是还原型辅酶I,可催化某些化学反应 C、图中F1 , 既是转运蛋白,又与ATP的形成有关 D、提供充足的氧气更有利于脂肪的分解
  • 20、人小肠上皮细胞膜上的Na+-K+泵(Na+/K+-ATPase)能够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维持膜内外一定的电化学梯度。该电化学梯度能驱动葡萄糖协同转运载体以同向协同转运的方式将葡萄糖等有机物转运入细胞内,然后由膜上的转运载体 GLUT2转运至细胞外液,完成对葡萄糖的吸收。下图为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Na+-K+泵既是转运蛋白同时具有催化作用 B、Na+-K+泵可同时转运葡萄糖和Na+ C、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不同 D、电化学梯度或ATP都可以为主动运输直接提供能量
上一页 522 523 524 525 52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