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1、研究发现,过度紧张、焦虑会引起人脱发和头发变白,具体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过度紧张、焦虑引起传出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干细胞,该过程(填“能”或“不能”)称为神经一体液调节,理由是
    (2)、据图分析,过度紧张、焦虑引起毛囊细胞数量减少的机制是
    (3)、正常情况下,血液中糖皮质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

    ①肾上腺要不断产生糖皮质激素,以维持其含量的相对稳定,原因是

    ②肾上腺产生糖皮质激素的速率会出现波动,这主要与调节机制有关。

    (4)、人体内除了有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以外,还有(答出一个)等。
  • 2、某品种南瓜的重量受三对等位基因A/a,B/b,D/d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BBDD的南瓜最重,aabbdd的南瓜最轻,每个显性基因的增重效应相同,且各个显性基因的增重效应可以累加)。该种南瓜的形状由Y/y和R/r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瓜皮颜色深绿色、浅绿色分别由E、e控制。下图为该种南瓜的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不考虑减数分裂过程中突变及染色体互换)。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种南瓜与重量有关的三对基因的遗传(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种群中与重量有关的基因型有种,表现型有种。用图中两亲本杂交获得F1 , F1自由交配获得F2。则F2中南瓜重量最重的个体占 , F2中南瓜重量与亲本不相同的个体占
    (2)、只考虑3号和4号染色体上的三对基因,若图1和图2亲本杂交产生的F1自交,则后代出现基因型为bbrree的个体的概率为
    (3)、某同学用图中两亲本杂交,F1为扁盘形南瓜,F1自交,F2中扁盘形:圆形:长形=9:6:1,则长形南瓜中瓜皮颜色为浅绿色个体占 , 若让F2中扁盘形南瓜测交得到F3 , 则F3南瓜形状的表型及比例为
  • 3、细辛是一种适宜在森林下腐质层深厚处生活的植物,主要接受漫射光,滨藜是一种适宜在沙漠环境生活的植物。图1表示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示意图,A-D代表反应过程。图2表示上述两种植物(用甲、乙表示)单位时间内吸收与释放二氧化碳的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1中②代表的物质是 , ATP合成发生在过程。
    (2)、图2中当乙处于b2点时,该植物葡萄糖的生成速率(大于/等于/小于)分解速率:当光照强度达到d点后,限制乙的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可能是(至少答二点)。
    (3)、假如滨藜、细辛两种植物叶绿体中的基粒大小和基粒类囊体层数存在较大差异,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角度分析,含有较大基粒和较多类囊体层数的植物是
    (4)、光有直射光与漫射光,漫射光环境中,光线以较短波长的光占优势。如图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暗带部分表示被吸收的光线),则滨藜、细辛两种植物中,叶绿素a与叶绿素b的比值较大的植物是

  • 4、下列关于动物细胞融合与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动物细胞经灭活病毒诱导融合后再通过培养能得到优良动物个体 B、杂交瘤细胞是B淋巴细胞癌变的结果 C、杂交瘤细胞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抗体 D、单克隆抗体和传统方法生产的抗体化学本质不同
  • 5、下图表示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正确的(       )

       

    A、图中B、C、D分别表示迁出率和迁入率、出生率、死亡率 B、图中E表示性别比例,E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C、图中F表示年龄结构,F通过影响出生率进而影响种群密度 D、图中A表示种群密度,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常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
  • 6、每年6月26日为“国际禁毒日”,厉行禁毒是我国一贯的立场和主张,面对当前禁毒新形势,青少年要掌握毒品致病机理的相关知识并做好禁毒宣传。结合如图及可卡因的作用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可卡因的作用机理是使多巴胺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功能 B、长期吸食毒品会使突触后膜上多巴胺受体减少 C、多巴胺与结构③特异性结合并进入下一个神经元 D、“瘾君子”未吸食毒品时会出现焦虑、失望、抑郁等情绪
  • 7、胚胎移植技术中,受体的条件不包括(  )
    A、同种 B、雌性个体 C、遗传性能和生产性能优秀 D、具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
  • 8、分析表格所示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3%H2O2

    H2O

    3.5%FeCl3

    新鲜肝脏磨液

    5%HCl

    1

    2mL

    2滴

    2滴

    ——

    ——

    2

    2mL

    4滴

    ——

    ——

    ——

    3

    2mL

    2滴

    ——

    2滴

    ——

    4

    2mL

    ——

    ——

    2滴

    2滴

    A、试管1和3比较可说明酶的催化效率较高 B、试管3和4比较说明酸性环境对酶的影响 C、各试管试剂添加顺序应从左往右依次添加 D、各组实验应该保持相同且适宜的温度条件
  • 9、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如图表示红树林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含有7条食物链 B、属于次级消费者的生物有虾蟹、小型食肉鱼、大型食肉鱼 C、若该地存在铅污染,则图示生物体内铅含量最高的是鸟 D、红树林防风、潮侵蚀海岸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 10、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野生狼是该地野生马鹿的主要捕食者,马鹿的取食则会影响区域内三角杨的生长。在1998—2001年期间,研究者在马鹿被捕食风险低(左列图)和被捕食风险高(右列图)的地方,分别测定了被啃食的三角杨比例(上排图)与三角杨平均植株高度(下排图)。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被狼捕食的压力增加可以使马鹿对植物的啃食强度明显下降 B、在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中的三角杨的生长比在风险低区域更困难 C、如果从该生态系统中移除狼,则三角杨的生长将出现明显下降 D、马鹿被捕食风险高区域内三角杨被啃食比例的变化趋势与捕食风险低区域内相反
  • 1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激素的产生既受相关基因调控,又能影响相关基因表达 B、细胞分裂素都是在根尖合成的,可促进叶片中叶绿素的合成 C、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表现为协同关系 D、脱落酸能促进叶的衰老和脱落,不利于植物进行正常生命活动
  • 12、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营养不良的患者,可通过静脉输液方式补充身体所需的各种蛋白质 B、只要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是过于剧烈,内环境就能维持其稳态 C、剧烈运动时大量流汗一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D、急性腹泻患者可静脉输入含特定无机盐的生理盐水
  • 13、细胞通讯是细胞间交流信息,对环境做出综合反应的生理活动。如图甲为两种细胞通讯方式,乙为甲图中括号部位放大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中②与⑤的形成有关,⑤所在的位置是内环境 B、图中结构1的末梢与靶细胞1合称为效应器 C、若图中靶细胞1为胰岛B细胞,则靶细胞2一定是肝细胞 D、图中靶细胞1对靶细胞2生命活动调节的方式为体液调节
  • 14、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B、在一定条件下可遗传给后代 C、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 D、组蛋白修饰可引起表观遗传
  • 15、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功能及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参与暗反应的酶分布在叶绿体的囊状结构薄膜上 B、淋巴细胞识别各种抗原与淋巴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密切相关 C、癌细胞容易分散和转移是由于癌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的缘故 D、受精卵形成不同组织和器官离不开细胞分化
  • 16、下图为藻类植物细胞质的流动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质流动可提高物质分配效率 B、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顺时针 C、一定条件下,该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 D、该细胞中可能含有一定的色素
  • 17、薄荷中的薄荷醇(C10H20O)可以与分布在口腔黏膜等处的冷觉感受器上的TRPM8受体结合(见图1),使其兴奋,能通过食用或皮肤接触的方式给人带来凉爽感。产生冷觉的过程中还存在某种神经肽的释放,神经肽能引发血管收缩和血管通透性减弱。人被蚊子叮咬后,可以使用薄荷醇止痒。科研人员研制出对皮肤施用薄荷醇后可以调控治疗蛋白表达的薄荷醇涂膏,作用机理如图2.回答下列问题:

    (1)、吃薄荷糖时,薄荷醇接触口腔黏膜,与反射弧中的TRPM8结合并将其激活,导致细胞膜外Ca2+等阳离子通过(填跨膜运输方式)进入细胞;当阳离子内流引起细胞兴奋时,膜外电位表现为
    (2)、TRPM8接受刺激后,冷觉感受器将产生兴奋并沿神经元传递,在形成冷觉,该过程(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3)、蚊子叮咬人体后,机体有关细胞释放组胺到体液中,可引起皮肤毛细血管舒张和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此过程的调节方式为调节。随后,血浆渗出引起组织液 , 从而出现局部皮肤红肿现象。已知感受器感受致痒物或薄荷醇是依靠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被叮咬者会不自觉地用手指触摸叮咬部位,该行为的神经中枢位于
    (4)、据图2分析,薄荷醇涂膏调控治疗蛋白表达的作用机理是:薄荷醇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并启动治疗基因的表达,合成治疗蛋白后释放到细胞外。
  • 18、某植株(2n=24)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导致花粉败育的原因有如下两种:①同源染色体配对时,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发生了融合,导致染色体丢失或失活(失活的染色体失去了着丝粒分裂等功能),如图甲所示;②连接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在本该正常纵裂时,却发生异常横裂而形成“等臂染色体”,如图乙所示。上述两个过程产生了染色体数目或形态异常的配子,这样的配子一般都不可育。已知每次减数分裂时只有图甲的2条染色体或图乙的2条染色单体出现异常,其他未显示的染色体均正常,不考虑其他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过程发生的具体时期为 , 此时发生图示行为的细胞中有个正常的四分体;若精原细胞发生图甲所示情况,且失活的染色体以及正常的2条相应染色体(一共3条染色体)在之后会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两极(一极至少有其中的1条染色体),则产生的花粉中可育花粉的占比为。科学家发现,在该植株的染色体上有一个Z基因能够抑制图甲所示过程,若精原细胞中缺失Z基因会导致部分配子不可育,原因是
    (2)、图乙过程发生的具体时期为 , 此时的细胞中含有条染色体;若精原细胞发生图乙所示情况,且2条“等臂染色体”在之后会随机分配到细胞的两极,则产生的花粉中可育花粉的占比为。图乙减数分裂所产生的子细胞中最多会出现个相同的基因。
  • 19、矮小鸡比正常鸡体型约小35%,两者杂交后获得的中型鸡体型介于矮小鸡和正常鸡中间,且具有饲养周期短、消耗饲料少等特点。已知鸡的体型矮小与正常分别由Z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和b控制,且无基因致死情况(不考虑突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型鸡都是雄鸡,但雄鸡不一定都是中型鸡 B、中型鸡与矮小鸡交配,子代不会出现正常鸡 C、中型鸡与正常鸡交配,F1再随机交配,F2中矮小鸡占3/16 D、为获得更多的中型鸡,应选择中型雄鸡与矮小雌鸡交配
  • 20、研究发现,人体在夜间长期暴露于光线下会增加血糖紊乱的风险,原因是光能激活视网膜自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引起下丘脑中相关细胞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从而抑制支配脂肪组织(BAT)的交感神经的活动,导致血糖紊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γ一氨基丁酸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从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 B、光刺激下ipRGC兴奋的产生是因为钠离子外流产生动作电位 C、ipRGC通过电信号和化学信号最终抑制支配BAT的交感神经活动 D、抑制γ一氨基丁酸的释放有利于缓解长期光暴露下的血糖紊乱
上一页 217 218 219 220 221 下一页 跳转